本文字数5814,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自我关怀的力量》。


作者克里斯廷·内夫:得克萨斯大学人类发展学副教授。心理学—自我关怀领域创始人。十几年前,她首次把自我关怀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和终身研究方向,并成为了这一领域的先驱人物。内夫博士在国际上开设了自我关怀的课程,她的理论著作也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传播。


我们都更容易关怀他人、包容他人、理解他人,却忽略了自己!自我关怀是当今社会高压下人们共同缺少的一种心理能力。因为自尊、自我批评的主流地位,人们在善待别人的同时,却不能同样善待自己。人非万能,总有人比我们做得更好,在坦然接受这一切后,我们才能重新感受到快乐与幸福,并能更加爱护他人。这不是一本心灵鸡汤,自我关怀是一个真正的研究领域,它有理论有练习,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1、我们为什么要自我关怀


世界上有很多比我们优秀的人,很多人总是觉得别人比我好,比我强。偶尔春风得意时,仔细一想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感受到幸福?


比如 ,平时跟朋友聊天、讲话都很好,但是只要在公众演讲或者做工作总结的时候,就莫名紧张说说磕磕巴巴。然后会觉得自己表达的太差了,不停的埋怨自己:别人都讲得挺好的,怎么就自己讲得不好?一点自信都没有,有些要点想了也没说,表现糟透了。


研究表明,世界上78%的人都是对别人比对自己更好。但自我批评会让事情变好吗?实际上并不会。那么解决之道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停止评判和评价自己。不再给自己贴上“好”或“坏”的标签,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自己。友善、关切和体恤地对待自己,就像对待朋友甚至陌生人一样。我们从没有像虐待自己一样虐待过任何人。所以,关怀自己才会让你感到温暖和安全,它能以更正向的方式让你脱离消极情绪,你内心会自然生出力量,你不再需要依靠太多外界的鼓励,而是靠自己,就能从困境和负面情绪里走出来。


那怎么自我关怀呢?关怀是对痛苦遭遇的觉察和洞悉,是对苦难之人的善意。自我关怀就是说让我们以宽容和慈悲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它主要有这么三步:首先,停止自我批评。其次,看到痛苦是人类共通的,理解我们只是人。最后,用积极的语言和行为安慰自己。


1、消解负面情绪


人在遭遇挫折,或者身处困境的时候,会不停地想那件没做好的事。当我们的注意力全被负面情绪占据的时候,我们是没办法感受到幸福的。人类大脑里本身存在一种消极偏向。在积极信息和消极信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就是会先注意到消极信息,而且在整合所有信息做判断的时候,消极信息也比积极信息占比更重。


比如,我们接了一个项目,前期准备的过程中进展很不错,领导也很认可,所以我们很开心。但是在项目发展的过程当中突然出了某个问题,导致项目需要改进,这个时候领导跟你说,前期我们准备的很好,但是这次出得问题有点大,我们以后要注意。

你听不进去领导说的项目前期准备的还不错,也没觉得领导其实就是提点一下你,让你以后改进,你的关注点知识那句这次出的问题有点大,然后不断得责备自己说:我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错误?为什么不仔细一点呢?我是不是要被领导放弃了,他会不会觉得我其实担不起这样的责任,后悔了?其实,领导真的觉得你还做得不错,只是一个纰漏,学个经验以后优化就好了。


重视消极信息是我们人类在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所以,不用强迫自己去忽略它。因为像在原始社会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消极信息,那么我们就无法意识到危险。比如,见了老虎不知道逃跑。


所有情绪都会在躯体上表现出来,愤怒时太阳穴砰砰地跳,情不自禁咬牙切齿;恐惧时喉咙发紧,心跳加速;悲伤时头昏脑胀,抬不起眼皮……,不同的人生理表现会不同,而且随着成长,表现方式可能也会有变化,但我们会看到,情绪和身体的反应是挂钩的。这个时候,我们把关注力放到身体上,感受身体的表现,能让注意力先快速从负面的事情里抽离出来。


感受到了身体在痛苦情绪下的变化后,你就感受到了痛苦的情绪。这时候,去关怀你的情绪。关怀情绪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像抚摸哭泣着的小孩的头一样,抚摸你的情绪,跟它说:“我知道这很难,我知道这很痛苦,但没关系,可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当你支持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你就会感到一种安全感:虽然我做错了、我没做好,但这是没关系的。


第二个办法是使用一些关怀的意象。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在脑海中想一个让你安心的情景,这个情景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然后去感受那个场景,里面有些什么东西,东西是什么颜色,慢慢让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创造一个心目中理想的关怀和慈悲的形象。


关怀自己的时候注意,不要去抵抗情绪,情绪越抵抗越容易起到反效果,去感受身体,感受情绪,关怀它们。慢慢地,当负面情绪来的时候,你就不会被淹没在负面情绪里了,你能通过关怀自己的身体和情绪,让自己很好地走出来,情绪也能更平和。

2、获得稳定的自我价值感,有爱自己的底气


个体心理学里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是人类所有行为的两个目的。归属感就是你对家庭、或者某个团体有归属感,你知道有人爱自己,你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这时候你就会感到安全。价值感,就是你感到自己能创造价值,你知道自己有能力去做事情,而且能做好,这样你就不畏惧挑战,还会享受挑战。


价值感,是一种在重要领域的胜任能力,就是说这个领域我很重视,同时我又能在这个领域取得一些成就,这时候我们就能形成价值感。但问题是什么?问题是大部分人的价值感都依托在别人的评价和事情的结果上。


比如父母、领导、朋友称赞了你,你就觉得很快乐,他们某天忽视了你,你就会觉得特别沮丧和难过。这样你对自己的价值感的评价就全依托在外界的评价和结果上,拼命去求“赢”,去求“最好”,去求“完美”。

这种事其实我们身边挺常见的,一个某项技能很优秀的人,每次都想战胜他人获得称赞和奖励。但一旦有一天他不再继续赢了,他整个人的状态就崩了。所以当我们把价值感放在别人的正面评价,或者结果上的时候,我们的价值感就会不稳定。


书里用了一个词,叫“视情况而异的自我价值”,就是你的价值感总在变化,可能这一秒有人称赞了你,你的自我价值感变高了,但下一秒有人指出你存在的一个问题,你的自我价值感马上又快速降低,或者今天某件事你做得还不错,觉得自己真棒,但明天你犯了个错,就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这时候,怎么用自我关怀方法让自己的价值感和情绪稳定下来?


首先,不对自己进行评价或者评判。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人无完人,我们要能接受并尊重“自己的形象不是一直完美无缺”这个事实,而且要有底气地觉得,所有人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就算一次做得不好,那又怎么样呢?


其次,我们要把关注点放在当下,用我们之前教的方法感受身体,把自己从痛苦的情绪里抽离出来。外界的事情随时都在变化,成功或者失败来来去去,它们都不能为我们这个人下定义,也不能决定我们的价值感。


3、是用爱激发潜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我们的文化里,比较常提倡严厉、批评的教育,似乎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懒惰,才会在批评中激发出学习的力量。但其实这种方式并不可取。批评为什么能取得进步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恐惧。因为批评本身不是个好的体验,尤其是有些家长,批评孩子甚至会当众批评,小孩子很好面子的,这种批评在他心里是个非常大的事。所以为了不被批评,他们得逼着自己去达到家长的目标。


但我们要注意,他们达到这个目标的核心动力,是怕,是恐惧,这种恐惧的力量太大的时候,他们就会焦虑,生怕自己做得不好,但特别焦虑又会让他们不能专心沉下来做事或者学习,这样就导致结果更不好。而且这种批评教育,还会造成“自我批评”。小孩子是会模仿大人的语言的,当大人一直说他不行、不行的时候,他自己以后也会这样说自己,这对小孩成长,以及他长大之后的行为反应,都会有负面的影响。所以不管是我们对孩子,还是对我们自己,都不要用这种批评的方式去推着人走,而要用关怀的方式。




2、自我关怀的核心


那我们到底要怎么正确地关怀自己呢?关怀的时候要注意这么三个核心要点:善待自己,理解人性共通,以及静观当下。


1、善待自己


其实自我关怀的整体都是讲善待自己,尤其是受挫之后,善待自己特别重要。,受挫和沮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自我批评。经常会无情地摧残自己。


但我们其实要看到:虽然我们没办法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是我们努力了,这就值得尊敬和自我欣赏。不要总想着求全责备,生活工作里那么多事,做不到十全十美的,有时候在这个困难面前摔个跟头很正常,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要学会安慰自己,安慰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拥抱。如果不方便拥抱,也可以柔和地抚摸自己的双臂和脸颊,或者轻轻摇动你的身体。重点是让身体呈现出传递爱、关切和温柔的样子。


2、理解人类共性


人都是不完美的,都会经历失败,都会经历低谷期。很多时候,我们在陷入痛苦时,会把我们和其他的人隔绝开来,我们没办法敞开心扉,也没办法关注到别人,只困在我们自己的痛苦里,就会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死胡同。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尤其是在痛苦的时候,我们才更应该看到,世界上不仅我一个人在经历痛苦,所有人都会经历痛苦,众生皆苦,看到这一层之后,我们就能在痛苦的时候和其他人建立关联感,这种关联感也会激活依恋系统,让我们感受到和其它人的联系。


比如,作者在德克萨斯大学任教的时候,内夫博士有了一个孩子,罗文。他们夫妻俩最开始非常开心,但大概八个月的样子,内夫博士发现了不对劲,这孩子不会像别的孩子一样,指着一个东西咿咿呀呀,他们叫他的时候,他也不转头,平时也不叫妈妈。

内夫博士就想:罗文是不是有某种类型的发展障碍?她带罗文去看了医生,又看了很多书自己研究,但是毫无办法。后来她才发现,罗文患了自闭症。自闭症的孩子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和社会割裂,大部分都不能自己照顾自己,也很难在社会上取得好的成就。他们本来希望罗文以后能像爸爸妈妈一样,拿博士学位,或者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但这些希望都破灭了,因为自闭症的小孩和社会割裂,很难适应社会,也比较难成功。

内夫博士这时候感到特别难过,当她看到别的妈妈带着正常的孩子时,她会想:为什么他们的孩子都是正常的,为什么只有我的孩子不正常?这对我太不公平了。她会觉得她特别孤独,没有人懂她的痛苦,她每天都感到特别难过。

后来她发现自己的状态不对,反思说这样不行,然后她关怀自己,关怀她经受的痛苦。她对自己说:养孩子的苦都是共通的,即使是孩子不是自闭症,也可能会有别的困难和痛苦,比如孩子抑郁、饮食障碍、在学校被欺负、重病之类的。


当她关怀到其他父母养孩子的痛苦时,她会渐渐感到,原来不是只有我这么痛苦、可怜,她的心会打开,想法也会发生变化。内夫博士自己说:因为自我关怀,她感到生活有了变化。


一是她开始感到生命的不可预测性。我们没办法知道未来到底会是什么样子,但当她想到她不是一个人,所有的父母都会经历养孩子的挑战时,她内心会变得柔软平和一些。众生皆苦,不是我一个人苦,就会少一些割裂和孤独感。二是,她发现自己能从更清晰的视角看到自己的处境。她不会再觉得:其它的父母就是过得比我好,我就是最可怜的。她反而能感受到其它的父母,也各面对各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比她的还棘手。这个时候,她就不会再顾影自怜,因为看到别人遭受的痛苦,她就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比我更值得被关怀,她心里反而生出一种力量,能更从容地去帮助罗文。

这件事也让她反思:到底什么是正常?美国社会觉得自闭症不正常,但内夫博士自己能感受到,罗文是一个懂得爱与幸福的孩子。这时候,是不是一定要让孩子符合大众对他的期待呢?不符合期待的孩子,就一定不能过得好么?其实不是。每个人都值得被关怀,不管是自闭症的孩子,还是不符合社会对成功定义的人,其实都值得被关怀。


3、秉持静观


静观有时被看成“元觉察”的一种形式,即觉察的觉察。不是简单地感到愤怒,而是觉察到我现在正在愤怒;不是简单地感到脚踵的水泡,而是觉察到我现在感觉到脚踵的水泡;不是简单地考虑明天我在会场该说些什么,而是觉察到我现在正在考虑明天在会场该说些什么。


静观即对此刻发生的事情保持清醒和非评判性的接纳。换言之,直面现实。我们需要如实地看待事物本身,不增,不减,才能对当前的境遇抱以最大的——亦有效的——关怀。我们平时大部分的状态,都是感受、情绪和想法。比如你看书,看到某个情节某个段落,你想到自己的经历,想到自己看过的其他的书。这些感受、情绪和想法会一直变化。


而觉察是容纳这些变化的一个筐。我们可以觉察到我们喝了冷水,我们可以察觉到端起杯子,杯子是凉的,我们可以察觉到暖呼呼的热水从喉咙咽下去,热气蔓延到四肢五脏……觉察的内容一直会变,但觉察本身不会变。当我们用这种元觉察的方式去觉察我们的经历的时候,我们就能感受到:什么都在变化,喝水、吃东西、和人聊天、思考事情……什么都不是永恒的,那什么是永恒的呢?我们察觉这些变化的察觉本身。


这样你自己的察觉,就会变成你感知所有事情的最重要的工具。世界上纷繁错杂的事情来来去去,我们的想法感受常常变化,它们就和掠过我们身前的风,我们感受到阳光和细雨没什么不同,都是会不断变化的。所以这些外物——成功失败、所思所想所感,其实都不能定义我们。真正能定义我们的,只是我们自己,只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定义,对自己价值感的确认。


这样,你的自我价值感会更稳定,你面对事情的时候也会更稳定,你就不会被眼前的感受、情绪、想法淹没,而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如果你很难进入觉察状态,试着想象一只红色的凤头鸟飞过天空,红色凤头鸟上下翱翔,忽高忽低,可以有很多种变化。但天空就只是静悄悄地在那儿,看着鸟的变化。


这时候,我们把自己带入天空的视角,鸟是我们的感受、情绪、想法,它们都是会变的,但代表觉察的天空却不会变。不能进入的时候你就想想这幅画,想想天空,把自己内心深处塑造出一个稳定不变的环境,你也能越来越坚韧,越来越坚强。


在平时,你也可以选择一项固定活动来秉持静观,比如在刷牙、通勤途中、吃饭的时候进行。那当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你就不要想我今天要干嘛,我昨天干了什么,而是把注意力放到当下,调动你的五感来感受你现在的状态。


我们要关怀自己,对自身的痛苦报以仁慈和怜悯,对生活中的缺憾报以宽容和抚慰,这样我们就能创造出积极的情绪体验。



举报/反馈

楠悦读

8491获赞 5321粉丝
全网同名| 每天一本书| 思维导图
乘风计划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