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写过:白蚁们在窝里闹哄哄的时候,就是到了它们繁殖交配的时刻,它们会飞出来互相追逐交配,配好以后就会落到地上,咬掉翅膀,钻到地下去。据说白蚁是可以吃的,爆炒以后比花生米还要好吃,尤其是蚁后更是十全大补,白蚁从卵、蛹、成虫都可以吃,白蚁的窝被一层厚厚的硬土壳包着,它们与外界做斗争的武器就是它们的唾液,一分白蚁的唾液和十分土掺起来就是很硬的土,一分唾液和三分土掺起来就像水泥,一分唾液掺一分土,就如钢铁般坚硬,当然如果是用纯唾液筑巢,那么就像金刚石一般地硬了,但要这样筑巢,估计白蚁的哈喇子就不够用了。

如果想要食白蚁,便要去刨蚁巢,白蚁在里面听到了动静,在巢里便会拼命地吐唾沫,到最后简直要把血吐出来了,越靠近里面,土质越硬,最后刨都刨不动了,白蚁或许就是用它们的意志和唾液保住了它们最后的阵地。

王小波在《青铜时代》里讲了一个有关失忆社科院历史研究员的故事,他在车祸以后失忆,回到现实中不认识自己的老婆,不记得自己桌上写过的小说稿,拿起来一看写的是晚唐时主人公薛蒿是长安城里的一个纨绔子弟,花钱买了一支队伍跟着去到一片荒凉的红土地上做节度使的故事,他看后不知写的是什么玩意儿,里面讲述了在这个落魄的队伍里有一名老妓名,后来薛蒿又绑了酋长的女儿红线,她教他怎么捉白蚁,就是要在白蚁飞出来准备交配的时候用一个大纱袋将它们全部兜住,然后让它们在里面交配,完事以后咬掉了翅膀,再交它们放到干锅里去爆炒,还能出半锅油来。

虽然王小波在书中说了是“据说”,倒也不知真假,有没有人真吃过白蚁,口感如何,是否大补也不得而知。但在王小波的小说里总能看到很多新奇的事情,佩服他这个理科男的想象力,比如在他的“时代四部曲”里的第一部《黄金时代》,讲了一个叫王二的男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七个女人的风流故事。王小波在书中写道: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了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详情可点《黄金时代》:现代韦小宝的风流余韵,王二和他七个女人的故事
第二部《白银时代》,也可以称为王小波最难懂的一部,讲的也是叫做王二的男人得了“数盲症”的“荒诞情节”,活在未来世界里,有关人的价值的探讨。王小波说:我这么怕死,说明我还活着。当一切都“开始了”以后,这世界上再什么可怕的事。我现在只是有点怕死,等死了以后就不怕了。(详情可点王小波最难懂的《白银时代》:“清醒的人最荒唐”,未来黑色预言

第三部是《青铜时代》和第四部《黑铁时代》,王小波用希腊神话里的四个时代为自己的小说命名,黄金时代是无忧无虑的年代;白银时代的人们缺乏理智,像巨婴一样地活着,成长时期很短,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知悲伤和疾苦;青铜时代的人们没有敬畏之心,喜欢征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是一个没有精神世界的时代;第四个是英雄时代,人们勇敢而公正,但王小波的小说跳过了这个;最后是黑铁时代,艰苦、冷漠无情而悲惨的世界,弱肉强食,欺骗掠夺,如地狱般地生活。

王小波的小说被称为他独特的“小波体文学”,他的“黑色幽默”也少有人看懂,但若当你真正看懂了他的小说,那么你便明白了他所指“时代”之下的嘲讽,他的思想深意都表达在了他的看似荒诞的小说里。

对于王小波的文学,看不明白的不喜欢,觉得语言粗鄙露骨,看懂了的,你便会真正爱上这么一个“鬼才”的思想,慢慢读,慢慢体会,你便明白了王小波语言里所指的无奈与心酸 。当你真正看懂了王小波的小说,你就真的明白了这个世界的“荒唐”

对于书籍,永远都是陪伴人们最好的精神粮食,像极了一位默默陪在你身边的老朋友,书越久,越像一位老知己,他不会来烦你,也不会唠叨不停,只是在你需要它的时候,拿起它静静地看着,就像在听它的故事,又像是它在安抚你的内心,任何时候,省下几杯咖啡的钱,便能拥有此生最好的“精神伴侣”,听作者倾诉他一生的经历,何乐而不为呢?

举报/反馈

夫夫之语

19.5万获赞 2.9万粉丝
深度讲解影视原著,东西方哲学,中外经典名著
文化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