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最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两次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局势,并且对世界诸多国家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当中,也就包括了咱们本期的主角——立陶宛

今天的立陶宛位置

今天的立陶宛是一个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在今天的的国家形式主要是立陶宛共和国,与北方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三国

而包括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都经历了相似的命运,即从独立复国再到灭国被占领

而这三国当中又以立陶宛历史最具代表:一战前的立陶宛长期处于俄国的控制之下;一战后获得了独立解放;随后经历了民主化实验(民主立陶宛时期与右翼独裁政变时期);最后在二战中陷入被苏德争夺的境地...

在二战期间的立陶宛就再次丧失了曾经的独立地位,而二战结束后的立陶宛,又成为了苏联的一部分,进入美苏冷战的历史阶段继续发展,一直发展成为了今天的立陶宛

而在后续立陶宛国家的转折、变动当中,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起源,深刻改变了立陶宛国家的发展轨迹

而咱们本期就来看一看立陶宛在二战时期的历史,聊一聊立陶宛在二战中做了什么以及二战给立陶宛带来了什么影响

战争将至

咱们上期讲到了立陶宛以及波罗的海剩下的两个小国(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主实验

波罗的海三国位置

这三国主要的经历都差不多,分为两个阶段:即民主化阶段权威主义阶段。而1922-1926年之间正是立陶宛国家的权威主义实验阶段

这个权威主义,咱们还有一个更为熟悉的名称,叫“独裁专制”,当然这跟封建社会的那种独裁还是有区别的,因此也称为是“仁慈的专政

《大独裁者》

在此期间,波罗的海三小国内外交困,为了国家利益,这三国都做出了一系列相类似的政策:

1920年7月12日,苏俄和立陶宛的白色政权签订了所谓的《立苏和平条约》,一同对付波兰

1922年立陶宛开始民主化实验;1926年9月28日,苏联、立陶宛方面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苏联

1926年立陶宛转入权威主义,立陶宛进入了阿塔纳斯.斯梅托纳总统的独裁统治。而阿塔纳斯.斯梅托纳政权主要靠1926年12月17日的军事政变才上台的,此次政变其实是受当时波兰毕苏斯基将军的政变才发展而来的

而斯梅托纳出身于银行职员,受民族主义文化影响颇深,上台后就把权力基础建筑在军队和民族主义准军事组织拉脱维亚步枪兵联盟之上

并且斯梅托纳政权强硬反共,以至于他政变上台时所用的口号就是“阻止布尔什维克革命”,上台后又马上逮捕了350名立陶宛共产党人,由此与苏交恶

但神奇的是,斯梅托纳在外交上竟然又是亲苏的,以立陶宛利益为代价,换取苏方对波兰的敌对。毕竟当时的波兰也是欧洲有头有脸的强国,即使波罗的海三小国联合起来也干不掉一个波兰

二战前的波兰

于是乎在1934年9月苏联跟波罗的海三国签订了《波罗的海三国协约》。与此同时,一战战败国的德国也悄然崛起,尤其在希特勒纳粹党夺权后,更是摆出来一副“要搞事”的架势

所以当时波罗的海三小国就主要面临了三大威胁:波兰苏联德国!而在这三大威胁当中。三小国就算捆在一块儿也干不掉任何一个,由此立陶宛二战的前奏就此开始...

危机

咱们此前讲波兰历史的时候就说过,波兰在二战爆发后的亡国,有一半原因都是自己“作”的,那么是怎么作的呢?

波兰在一战结束之后独立,随后国家蓬勃发展,国力一度称雄于中欧,而它的军队也一度排在了欧洲前五的地位

波兰军队

后来波兰因为领土争端,几乎跟周边邻国都发生了战争,跟苏联、跟立陶宛、跟捷克斯洛伐克、跟白俄罗斯等等等等,几乎把邻居得罪了遍

这当中最关键的就是苏波战争波立战争,立陶宛在1920年后就处于波兰军队的直接威胁跟控制之下,而首都维尔纽斯更是长期被波兰占领

维尔纽斯的位置

所以前文立陶宛的一系列外交政策,以及不惜忍辱拉拢苏联,目的就是要干波兰,至少也得夺回维尔纽斯

而1938年3月11日,波兰方面更是出面挑起了“一名波兰士兵死亡”的边境冲突,与立陶宛再起争端,最后迫使立陶宛屈服于1938年3月13日的最后通牒。

立陶宛人不仅被迫恢复了同波兰的外交关系、开放同波兰之间的交通、“不得继续迫害国内的波兰人”。而且必须在宪法里删掉“维尔纽斯是立陶宛首都”的表述,也就是波兰人吃定了维尔纽斯

与此同时,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也已经开始了扩张计划,1938年春德国向立陶宛施压,迫使立陶宛在克莱佩达地区废除军事管制、允许纳粹党自由活动。

希特勒

1938年12月11日,纳粹又因此赢得了克莱佩达地区的大选,控制了克莱佩达自治政府

到了1939年3月23日(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一周后),德国再次向立陶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立陶宛归还克莱佩达(梅梅尔),立陶宛又被迫接受了这一要求。

克莱佩达位置

而1939年8月23日苏联方面跟德国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之外,还附有一些密约,即苏德双方暗暗划定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分界线(尽管到了今天俄国都不承认有这种密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而密约当中的分界线,无疑就是二战之初苏德双方维持的军事停火线。但无论是希特勒还是斯大林都不是傻子,谁都明白苏德必有一战,因此互不侵犯的条约从签订那一天开始,就注定面临被撕毁的命运

而条约只不过是为了缓和局势换取时间,什么时间?对德国来讲就是对西线用兵并胜利的时间,毕竟一战德国的两线作战的经验尚在;对苏联来说就是做好战略纵深与战争动员准备和搞定远东小日本子的时间

于是乎双方都为了即将到来的大战做足准备,而这一准备,可就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等国给准备进去了...

二战爆发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的装甲部队闪击波兰,波兰方面尽管很勇,但还是节节败退,最后转向苏联,结果此时的苏联新仇旧怨加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内容,也瓜分了剩下的波兰

等到1939年10月10日,波兰基本覆灭,此后苏联跟德国按照预先计划的势力分界线划定了双方势力范围,也就是苏德将波兰分而食之

闪击波兰地图

并且1939年10月10日,苏联为了日后跟德国作战,特地与立陶宛签订了《苏联立陶宛互助条约》,苏联方面答应把被波兰占领、在波兰灭亡后被苏联控制的维尔纽斯地区交给立陶宛,换取苏联在立陶宛获得最多两万人的驻军权

这其实也是苏联方面构筑“东方战线”,维持战略大纵深的大战略考量,但过程当中无疑会触犯到这些小国的利益,比如芬兰就不愿意,所以才有的苏芬战争

东方战线

而此时波罗的海三小国也是如此,但实力相差太悬殊,尤其在苏、德两强的夹击之下,也没有更多的选择给他们

于是乎1940年6月14日(即苏芬战争结束的三个月后),苏联向立陶宛等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立陶宛允许数量不限量的苏军进驻立陶宛

由此立陶宛内部发生革命斯梅托纳的独裁政权被推翻立陶宛建立了亲苏的人民政府。得以更大程度上跟苏联方面进行“合作”

当然波罗的海三国在总体上还是被“强迫”的,伴随着苏联红军的进驻,实际上波罗的海三小国被苏联方面给“占领”了,这就是著名的第一次苏联占领立陶宛(1940年-1941年)

后来伴随着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开始了苏德战争之后,苏联方面的准备不足以及德国方面的准备充足,使得苏军节节败退,而德军势不可当

苏德战争

很快德军的装甲就开进了立陶宛,立陶宛由此结束了被苏军的占领,而进入了被纳粹德国占领的阶段

期间立陶宛还短暂地独立了一下,但毫无疑问还是被德国方面给掌控的,而在此期间的立陶宛,也参与了一些纳粹的勾当——屠杀犹太人

立陶宛人的二战

二战爆发之初,立陶宛曾是整个苏占区内犹太人最密集的地区,随着苏军的撤退,立陶宛再次宣布独立,但很快德国人打进来了,立陶宛就被德国所统治

纳粹德国的灭犹政策在立陶宛得到了实行:当时立陶宛的民族主义者更是积极、主动参与了屠杀犹太人的过程

此举背后当然是纳粹的盖世太保们在支持,但也少不了立陶宛民族一些人的民族主义倾向作祟,事实上立陶宛对犹太人的屠杀早在德国的灭犹指令下达前就开始了

盖世太保

据统计,二战德国占领期间,约有94%在立陶宛境内的犹太人惨遭杀害。立陶宛这些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作为纳粹的帮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立陶宛人参与到了反法西斯的斗争当中

而当时对于立陶宛境内犹太人的屠杀主要集中在考纳斯波里地区,而考纳斯的第六堡垒第七堡垒第九堡垒,杀害的生命尤为数量众多。

考纳斯的位置

还有相当多的犹太人未遭杀害,但被送往纳粹德国进行强制劳动,最后也是死得多而活下来的少。

而在立陶宛境内也是建立了大量的集中营,甚至立陶宛人还参与了将犹太人驱赶至波兰集中营的活动

总而言之,纳粹德国统治下的立陶宛人,也并非完全的“无辜”。但相当数量的立陶宛人也跟苏联红军联络,致力于解放祖国

最终伴随着二战的转折以及苏联红军的惨重伤亡,像波兰、立陶宛等地被解放,二战也进入了尾声,但立陶宛人的国家又将面临新的建国问题......

那么二战结束后的立陶宛国家何去何从?立陶宛跟苏联的关系如何发展?并入苏联的立陶宛能够老老实实安安分分过日子吗?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

举报/反馈

加大号的DK

2.5万获赞 1万粉丝
以业余爱好者的视角去进行科普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