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亮
第1063期
苏东坡诗句“我生无田食破砚”,意为我这辈子靠破砚写字作文维持生计。在“以文为业砚为田”的古代读书人中,砚最被亲近,也是日常生活或生计的必备之物。雅士无砚,似美人无镜,良砚为砺友,宝镜为明友。
清乾隆钦定《西清砚谱》开篇便说:“向咏文房四事,谓笔砚纸墨,文房所必资也。然笔最不耐久,所云老不中书。纸次之,墨又次之。惟砚为最耐久。故自米芾李之彦辈,率谱而蔵之,以为艺林佳话。”谱书毫不隐晦地表明,“文房四宝”中,惟砚为最耐久。近期笔者拜读施闰章《砚林拾遗》一书,新悟作为“文房四宝之乡”的宣城,在其中“砚一宝”中,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晚号矩斋,宣城人。他学识渊博,居官清正廉洁,体恤民艰,务实尽职,颇得民心。他一生著述甚丰,有《学馀堂文集》二十八卷、《学馀堂诗集》五十余卷(收诗三千三百余首),另有《外集》二卷等(包括《砚林拾遗》,和《试院冰渊》各一卷)。
施闰章是清初诗坛大家,其五言律诗倍受清初诗坛领袖人物王士禛的赏誉。王士禛曾将施闰章的五言佳句与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谢脁的“澄江静如练”等名句相提并举,并特地为施闰章作《摘句图》,列举了施闰章五律中八十余联佳句。在《池北偶谈》书中,王士禛对施闰章诗作评价甚高:“予读施愚山侍读五言诗,爱其温柔敦厚,一唱三叹,有风人之旨。其章法之妙,如天衣无缝……康熙已来,诗人无出‘南施北宋’之右。宣城施闰章愚山,莱阳宋琬荔裳也。”
作为施闰章的家乡——宣城,乡亲们对他的学识才华、做官为人方面的成就,至今可谓家喻户晓。然而,施闰章还是一位爱砚迷砚乃至收藏名砚的大家,恐怕知晓的人就不多了。
以诗人著名的施闰章,同时也是一位识砚、品砚和藏砚大家。据考证他家藏砚六十余方,其中不乏名砚。并于甲辰正月八日(康熙三年)在宣城寓所双溪之寄云楼完稿《砚林拾遗》一卷。
书中开篇点明自唐宋以来,先后有多位名家著有《砚谱》和《砚史》之类书籍,关于砚台方面的学说可谓相当完备。但自己还是于顺治壬辰(1652)夏奉命使肇庆府时,专门考察了端砚。他通过实地走访与研究,以清初这个时间节点的品砚藏砚及审美情趣,再次阐述砚台方面的学说。《砚林拾遗》全文虽只有两千余字,分十二章节,但语言高度精炼、内容丰富、品位高端。对砚阬、辨旧阬、取砚材、辨砚眼、石采、子石、砚品、砚式、辨发墨、琢砚、藏砚、涤砚等环节的技能学问,都有独到的见解和阐述。对居文房之首的“石砚”收藏研究及审美,真可谓精准与精辟,影响深远。
据《石砚斋随笔》记载,施闰章曾有一方雨点金星歙砚,属随形子料,正面雨点金布满砚面,而且其间有数道白眉纹,砚池巧用帽花大的圆形金晕雕琢而成,背面有几道黑色细眉。石质细润,扣之金声,有砚铭:“不雕不琢,纯任自然,笔耕无税,永为良田。”落款“愚山居士施闰章”七个字。
砚面带雨点金星属歙砚名品,被认为是歙砚的代表。所谓金星,是一 种琉化铁的点滴散布物,其硬度超过歙石的硬度,若置砚堂处,有锉墨伤笔的不良作用。但其恰似金星飘雨, 捕捉瞬间洒落动感,增添砚石的美观与趣味。因此,在砚背或是砚额、砚边和砚壁等除砚堂研墨之外的区域,恰到好处的金星点缀,会令歙砚身价大增。施闰章将这方雨点金星歙砚视为珍宝,终身相伴。他死后流落民间,不知在何处藏存,笔者难作考证。
在宣城古代名人藏砚中,另一位北宋大诗人梅尧臣也有趣事。曾读过梅尧臣诗《谢潘歙州寄纸三百番、石砚一枚》:“永叔新诗笑原父,不将澄心纸寄予;澄心纸出新安郡,触月敲冰滑有余;潘侯不独能致纸,罗纹细砚镌龙尾;墨花磨碧涵鼠须,玉方舞盘蛇与虺;其纸如彼砚如此,穷儒有之应瞰鬼。”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诗中这方罗纹细砚是龙尾阬歙砚,以产于歙州而得名。产砚诸坑主要在歙县、祁门县、婺源县等地,而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下溪涧中所产为最优。据北宋唐积《歙州砚谱》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之归,刊出成砚,温润大过端溪。"自此以后,歙砚名冠天下。
五代南唐时,朝廷在歙州设置砚务,选派砚工高手李少微为砚务官,派石工周全等从其研习砚艺,专门搜罗佳石为御府造砚。施闰章在《砚林拾遗砚品》中称:“昔李后主用澄心堂纸、李廷圭墨、龙尾砚,三者为天下冠。当时贵之,端石尚未大显。”到了宋代,歙砚盛名和影响继续扩大。当时著名文人学士、书画名家无不对歙砚寄情赋诗,倍加赞赏,如:苏东坡“罗细无细角浪平,米丸犀壁浦云泓”,黄庭坚“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同时期的大书画家米芾还专著《砚史》,该书问世便成为研究砚史的范本和指南。
史载米芾藏有多方名砚,其中一方是南唐李后主的歙砚,有大小山峰三十六座,层峦叠嶂,明暗相间,储水则水光潋滟,砚池罗纹倒映水波,砚额似电光闪烁。米芾得此砚,拜之为“兄”,亲刻砚铭,即《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米芾同时图绘手卷一幅,不足一平方尺。后来,米芾用此砚换取了友人苏仲恭的一片宅地。
梅尧臣还受赠收藏有“寒林石砚屏”。他有诗作《广陵欧阳永叔赠寒林石砚屏》:“磷磷石岸上,浓淡树林分。隔水见寒岛,暗枝藏宿云。贤哉吾益友,持以赠离群。琥珀不须问,中心多化蚊。”
上文叙外地友人赠送石砚石屏给宣城人梅尧臣的雅事。到了南宋,同样也有宣城人陈天麟以石砚与好友范成大韵诗的佳话。范成大《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诗云:“金星荧荧眉子绿,婺源琢石如琢玉。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文君远山蹙。丈人笔阵森五兵,书品入妙仍诗名。我有陂陀天海样,与公文字俱金声。枭卢一掷不须呼,况敢定价论车渠。只烦将到妆台下,试比何如京兆画。”此诗流传有绪,据孔凡礼先生和于北山先生在各自编著的《范成大年谱》中分别考证了此诗和原韵者陈季陵(天麟)之关系。
此诗在宣州《宛北养贤圩陈氏宗谱艺文外集》中也有收录。陈天麟,字季陵,宣州人,南宋绍兴十八年进士。任太平州教授,迁太学博士,知赣州等,累官集贤殿修撰。有多部著作,诗集有诗三千余篇。《宁国府志人物志﹒宦绩》记:“辛弃疾讨贼,天麟给饷补军事平,弃疾奏,今成功,实天麟方略也。”范成大与陈季陵之间唱酬还有绍兴三十二年(1162)《次韵季陵贡院新晴》,淳熙二年(1175)《途中寄题陈天麟赣江亭,并及李大正》等。
观古人的砚铭、砚诗、砚赋,多褒扬而乏写实。范成大此砚诗却别开生面,诗中触及砚纹、色、星、晕,囊括产地、视觉、听觉和感受。“我有陂陀天海样”句,可以想象有多美妙!砚面似茫茫云雾充盈海天间。天有云霞“陂陀”,地有“海样”浪涌。眉子砚美胜名家画眉,“宝玩”不顾饥饿“枵腹”,“但爱”之情洋溢于诗里行间。品味诗意诗如画,砚纹如画中有诗。这方“金星荧荧眉子绿”砚,当时算得上是名贵品了。宋高似孙《砚笺》 :“眉子色青或紫短者簇者如卧蚕犀纹,长者阔者如彪松纹,其雁攒湖、对眉最精绝。”此砚金星与绿眉交相辉映应是歙石中的珍稀品种。出金星眉子的主要坑口是砚山眉子坑,另有水舷坑、黄皮眉纹坑等极少数老阬口少量有出。
有趣的是,范成大母亲的祖父是四大书法家之一蔡襄,也写有赞歙砚名诗:“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
在宋代,砚的样式一般以各种抄手砚居多。南宋末,担任过宁国府知府的文天祥,收藏的名砚“玉带生砚”,属别具一格。据《西清砚谱》记载,砚为长卵形(又称履形)。端溪子石,紫色。砚面有一条洁白石脉,像条玉带。墨池上端刻“玉带生”几字。侧面石脉下,环刻文天祥铭38字。下刻清乾隆题铭一首,砚背刻乾隆玉带生歌一首,并题识。
文天祥,字宋瑞,庐陵(吉安)人。,为官清廉正直,政声颇佳。据考证文天祥一直将玉带生砚带在身边。他的《正气歌》《金陵驿》等不朽的传世名篇,也正是蘸此砚墨写就。他的名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他的爱国精神的写照。砚为南宋诗人谢翱收藏,作《登西台恸哭记》悼文天祥之死。元诗人张宪、清诗人朱彝尊等各作有《玉带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