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一场雪恋上一座城!”“走,坐上高铁游凉都!”这既是来凉都游客的感叹,又是本地民众的心声,更是五年来六盘水市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结果。
山,是六盘水的象征。连绵的群山,造就了六盘水绝美的风景。这里,森林覆盖率已达62%,已达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标准,是最佳旅游目的地。
旅游是事业,也是产业。过去五年,六盘水在打通“两山”转换通道上,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全力推进旅游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六盘水文旅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产品日趋丰富,对外宣传影响空前,各项工作圆满收官。以正常年份2019年为例,接待游客52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9%和33%,分别为2015年的4.2和5.4倍,连续多年持续“井喷”增长,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凉都美誉“赋内涵” 喜迎八方来客
12月16日上午,梅花山国际滑雪场举行“相约梅花山助力冬奥会”2021-2022年滑雪运营季开滑仪式,梅花山国际滑雪场激情开滑。
山道上,一道长长的白色匹练蜿蜒而下,滑雪爱好者们穿着厚实的棉衣,戴上保暖手套,换上沉重的靴子,拿起雪杖和滑雪板,正式开始了滑雪体验。
“许多游客都是贵阳、毕节、都匀来,滑完雪就住在雪山上,预计平均每天的游客有1000人左右。”在接待游客的梅花山国际滑雪场一负责人说。
作为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六盘水以“凉”字破题。
凉,让六盘水成为避暑胜地,19度的夏天舒爽惬意;凉,让六盘水成为“冰雪城”,南国的冬季亦有北国风采……从“煤都”到“凉都”,六盘水这座老工业之城完成了从“一业独大”到“百花齐放”的华丽转身,旅游业迅猛发展。
“中国凉都”360度激情点燃19度仲夏,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上升为国际铜标赛事,打造了山地汽车越野、滑翔伞、攀岩等精品体育赛事,推出了四季滑雪、观光索道、滑翔飞艇等一大批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推出“三线”博物馆、红军长征“盘县会议”会址、海坪彝族文化园等一大批景区景点。
走出“煤山”致力转型的六盘水,进一步解读“凉”的内涵,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业态开发日趋多元,其中冰雪旅游将“冷资源”变成“热效应”,撑起了六盘水冬季“旅游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时填补了贵州冬季旅游的空白。
时间回到2012年,六盘水抢抓2022年冬奥会及国家冰雪运动项目“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机遇,大力发展冰雪项目,建成玉舍雪山滑雪场、梅花山国际滑雪场、乌蒙滑雪场,相继举办全国高山、越野滑雪青少年挑战赛、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分会场、贵州省青少年冬季阳光体育大会、冰雪运动进校园等活动。
今年,结合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也将持续开展省十一运会越野滑雪赛、陆地冰壶赛等系列体育赛事活动。经过几年的发展,梅花山滑雪场入选“中国滑雪30强”,玉舍雪山滑雪场获中国最具潜力冰雪旅游度假区称号。
如今,在六盘水既能赏雪又能泡汤,包括荣获第五届博鳌国际金汤奖最佳生态温泉奖称号的龙井温泉的6家温泉,让游客尽情体验“冰与火之歌·雪与泉共舞”的浪漫之旅。冬季的六盘水,成为周边城市冬季旅游目的地,弥补了全省冬季旅游的“空白”,“南国冰雪城·贵州六盘水”冬季旅游品牌从小到大。
发展蓝图并不止于此,按照“避暑康养+冰雪运动”文化旅游这一特点,六盘水在改革中育创新、于变局中开新局,打造颜值更高、气质更佳、品质更优的山地旅游强市,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凉都美誉度,增强群众获得感。
也就是在今年,盘州市、水城区在文化旅游领域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入列全省县域第一方阵,分别获省奖励5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携程《2021暑期旅游大数据报告》发布了“暑期十大避暑城市”榜单六盘水上榜。
成绩来之不易,六盘水将围绕建设一流的避暑康养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以全域旅游为方向,以丰富业态为重点,以融合发展为路径,持续念好全、新、融“三字经”,让广大游客在快进慢游中尽赏“凉都四美”、畅享“凉都五养”。
发展成果“提成色” 旅游产业蒸蒸日上
六盘水市各大景区游人如织,所到之处、目之所及皆是美景。
走进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古色古香,风情浓郁。
今年国庆假期,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迎来四方游客。达体舞、拦门酒、打糍粑、彝族烤茶等彝族特色活动深受游客喜爱。一连7天,野玉海景区民宿天天爆满,共接待游客1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411.9万元。
六盘水的景区,都主打“生态牌”。在打通“两山”转换通道上,六盘水以旅游业为“杠杆”,撬开六盘水的一片新天地。野玉海景区,打造“金山银山”,这里从寂寂无闻的小镇,“成长”为农旅融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强镇。
野玉海景区的美丽“蝶变”,离不开一张图的有力推动。近年来,为丰富业态,景区与宣威亚拓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由宣威亚拓投资8.3亿元,开发建设可渡河峡谷,预计布局峡谷民宿、索道、旅游小镇等业态。
此外,景区对野鸡坪酒店资源整合打包,整体性租赁,成立贵州佳境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全面推进野鸡坪区域的酒店及民宿运营;依托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打造食用菌采摘产品,打造集游览等为一体的研学互动旅游产品。
文化是内涵,旅游是形体,项目是基础,只有融合发展,才能相得益彰。野玉海景区从更高层次、以更宏大视野实现旅游产业化破局,景区的嬗变,正是六盘水着力延长产业链,拓展新业态,旅游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六盘水依托“邂逅一场雪恋上一座城”“走,坐上高铁游凉都”等主题旅游宣传推介守正出新、蔚然成形。多次荣获“最受欢迎全域旅游目的地”“避暑旅游十佳城市”“中国康养城市50强”等荣誉称号。
——北盘江世界第一高桥、世界最高的螺旋盘升跨坐式单轨桥野玉海山地小火车、世界鞭陀博物馆、世界第一索道梅花山索道相继建成并经世界吉尼斯纪录认证,成为网红业态。野玉海继赤水之后成为贵州省第二家创建成功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国字号”核心拳头产品零突破。
——荷城花园酒店成功创建五星级旅游饭店,成为继贵阳、黔西南后全省第三家享有五星级旅游饭店的市州,旅游产品实现了“量质齐升”。“康养胜地·中国凉都”名片越擦越凉,品牌效应从有到优。
——率先出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服务规范,高质量完成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任务,实现市有“五馆一院”、县有文图“两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活动室和文艺队,市图书馆、文化馆获评一级馆。水城区(农民画)入选2021—202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六盘水市图书馆“新布客”绘本故事夜间课堂项目获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应急广播体系全覆盖建设,完成37.3万户广电云户户用工程和易扶搬迁安置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消夏文化避暑旅游季长盛不衰,凉都马拉松赛事连战连捷。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被评为“全国最值得去的八大博物馆之一”。盘州市、水城区入选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岩博村2个红色景点纳入国家“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文艺作品百花争艳,创作班底蔚然成林。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优到特。
“景”上添花 乡村振兴看大“景”
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从2006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目的是通过召开旅发大会,使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建设提速五年,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和新闻宣传等各类优势资源,大力支持和帮助举办地加快旅游业发展,大幅度提升举办地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
六盘水市获得第八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办权以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完善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着力推动景区建设。
2020年,六盘水市又获得第十五届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办权,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支持六盘水市加快建设避暑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精准、精美、精细、精彩”的第十五届全省旅发大会成功举办并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大会开幕式网络观看浏览量达1.8亿人次。
在市级层面,通过一地举办、多地联动,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六盘水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坚持把旅发大会作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精品景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旅游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旅游业态日益丰富,旅游业发展无中生有、有中变优,六盘水旅游成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至今已连续8年举办全市旅发大会。
通过承办、举办省市旅发大会,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成功引进世界500强、全国旅游企业20强上海复兴旅文集团落户六盘水。新增8家涉旅规上(限上)企业,盘州宏财集团获批2021年省级旅游龙头企业。建成牂牁江、乌蒙大草原等重点景区,十方云舍、天空之恋等精品民宿和月亮山庄、671三线主题酒店等高端住宿从无到有。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活,则全盘活。
在享有“世界古银杏之乡”美誉的石桥镇妥乐村——盘州妥乐古银杏风景区,前段时间,一片金黄耀眼、人潮涌动的盛况已不见踪影。繁华过后,红墙黛瓦的农家院旁、虬枝老干的古银杏树下,依旧是一张张舒心的笑脸。
原来,妥乐村因有集中连片“千年千株古银杏”而驰名。景区有银杏树数万株,树龄最小的300多年,树龄最长的达1500多年。近年来,依托古银杏树,景区不断挖掘这里的特色文化,当地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窥一斑而知全豹。过去五年,六盘水全力打造全季节、全天候、全龄层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取得了良好成绩。盘州市荣获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一期培训班在盘州市开班。其余三个区(特区)率先通过省级验收,六盘水成为全省首家县域全部通过省级验收的市州。
此外,7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5个村入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野玉海景区海坪模式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娘娘山模式在全国扶贫推进大会上作为典型推广。全市文旅扶贫工程累计带动9.8万群众脱贫增收。发展全域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文旅扶贫成果从弱到强。
今年,按照相关要求,六盘水制定了《六盘水市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评价方案》,对各市(特区、区)政府(含管委会)、全市11个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在“建运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对各市(特区、区)政府的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全面推进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建设和发展。
在上半年景区考核评价工作,其中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梅花山景区、乌蒙大草原景区3个景区被评为“好”等次。11个4A级旅游景区上半年实现旅游收入5.36亿元,同比增长146.4%,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的68%。
“十四五”期间,六盘水将深刻理解“于变局中开新局”的丰富内涵,全面落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决策部署,聚焦“两大提升”,扎实推进“四项行动”,以实际行动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用国际化理念引领旅游业发展,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地域特色,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高品质开发旅游业态,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以融合发展为路径,持续念好全、新、融“三字经”,实现留人、留钱、留心“三个留”,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奋力推动旅游大提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一审 聂建云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马刚
举报/反馈

天眼新闻

899万获赞 90.7万粉丝
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