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放牛班的秘密花园
来源:英国《每日邮报》
编译:Sail2008
责任编辑:Sunnisky
在培养皿中培育的人类脑细胞学会玩经典复古电子游戏“Pong”(乒乓),效率秒杀人工智能。这些迷你大脑会根据游戏中球的位置激发神经元来回移动球拍。
在培养皿中培育的数十万个人类脑细胞发现了生命的新意义——它们整天都在玩复古电子游戏“Pong”。
澳大利亚Cortex实验室(cortex Labs)的科学家仅用5分钟就教会这些细胞玩这款游戏,学习效率远超人工智能,后者用了90分钟才学会玩这款游戏。
该系统被称为“盘中脑”,由生长在微电极阵列上的脑细胞组成,这些微电极阵列能同时对脑细胞进行刺激。
为了教这些迷你大脑玩“Pong”,研究团队采用了一个单人游戏版本,向阵列右侧或左侧发送电信号来指示球的位置。
然后大脑会根据球的位置激活神经元来移动球拍。
领导这项研究的Cortex Labs首席科学官Brett Kagan告诉New Scientist:“我们认为可以称之为半机器人大脑。”
“我们经常称它们生活在《黑客帝国》的世界里。在游戏中,它们认为自己就是球拍。”
在玩“Pong”的过程中,当球拍向左或向右移动时,神经元的活动模式由这些迷你大脑决定。
游戏中的虚拟世界会对这种活动作出反应,电极的反馈会帮助迷你大脑学会如何操作球拍。
Cortical Labs的澳大利亚科学家只用了5分钟就教会这些脑细胞玩游戏,学习效率远超人工智能。
Kagan指出,尽管迷你大脑学得比人工智能快,但它们的游戏技能不如人工智能熟练,这些类器官会输给像DeepMind这样的AI。
但AI需要连续玩5000次才能掌握玩这款游戏的诀窍,一次就是一个游戏回合,持续15分钟,而这些“盘中脑”只需玩10到15次就能学会游戏玩法了。
发表在bioRxiv上的一项研究称:“利用这个‘盘中脑’系统,我们证明了在模拟游戏世界中,单层体外皮层神经元可以自我组织,并表现出智能和感知行为。”
“我们已经证明,即使没有对细胞活动进行大量过滤,在神经元培养物适应目标导向任务的行为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能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的显著差异。”
今年8月,德国科学家公布了他们在实验室培育的大脑,这些大脑发育出自己的基本眼睛结构,它们能感知光线并与大脑的其他部分进行交流。
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的海因里希-海涅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干细胞培育出成对的“视杯”类器官,这是眼睛形成的早期阶段,大约为胎儿五周大左右。
声明:著作权所有,转载需授权
Come on,给你的灵魂充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