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春节,中南海工作人员为病中的毛泽东放映电影,片名叫《难忘的战斗》,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新片,根据孙景瑞同名小说改编,由著名导演汤晓丹执导。《难忘的战斗》在中南海放映的情景,后来被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写进书中。汤晓丹的夫人、电影剪辑师蓝为洁在整理汤晓丹的日记时,写下这样一段话:“《难忘的战斗》影片的摄制,最后绽放出让汤晓丹感到无穷的亮点,是他接受任务时和拍摄过程中想都不敢想的,然而活生生的现实又让他清晰地见到历史真实。”

1958年,作家孙景瑞在北京创作完成长篇小说《粮食采购队》,小说以1949年春天武汉刚解放,武汉军管会为了迅速克服粮荒,组织了一只粮食采购队深入到汉水中游一带去采购粮食为主要事件。孙景瑞当年是粮食采购队的随军记者,亲历了那段斗争生活。据孙景瑞回忆:“我接到命令,随采购队下乡采访,深入汉水西岸的乡镇,处在十分险恶的环境里。武装特务和土匪,频频袭击区乡政权和采购队,残害群众,暗杀干部,抢劫粮食,破坏交通,活动猖獗。”

《粮食采购队》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上海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分别印刷和发行了这部小说。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重版《粮食采购队》,这次重版,作者进行了较大修改,书名改为《难忘的战斗》。至1975年,《难忘的战斗》印数高达90万册。对比1958年的初版本和1973年的重版本,两个版本主要的不同是初版本塑造了一组英雄群像:粮食采购队队长田文中、警卫连副连长孙雄飞、采购队女会计范可君、粮食保管员秦老刚,这四个人物的情节线并行发展,贯穿全书,秦老刚和范可君壮烈牺牲的描写令人难忘。而重版本用很大篇幅突出塑造田文中这一主要人物形象。重版本虽然比初版本多了7万多字,但故事情节没有变化,都是围绕着军事斗争,很少涉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

197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上影厂”)成立《难忘的战斗》摄制组,天然和于本正担任导演。影片开拍不久,上影厂让汤晓丹进入摄制组,这是汤晓丹在“文革”中的第二次出山。第一次是上影厂1973年重拍《渡江侦察记》,安排在干校劳动的汤晓丹回厂做摄制组的顾问。汤晓丹是1954年老版《渡江侦察记》的导演,重拍《渡江侦察记》,他只是挂名。这次拍摄《难忘的战斗》,上影厂让汤晓丹任首席导演,负总责。汤晓丹在日记里写道:“这时我才感到责任比新拍《渡江侦察记》重多了,……我必须尽全力完成导演任务。不仅仅是为了事业,也是为了我自己。说实话,我除了电影,别的什么都外行,都不会干。拍电影应该是我的强项,应该拍出精品,做到名副其实在难忘的战斗。”

电影《难忘的战斗》是“文革”时期较少受到“三突出”创作谬论影响的作品,主要原因是电影剧本摆脱了小说原著,丰富和增加了较多的人物、事件和情节,在电影化方面作了很大努力。小说原著主要写武装斗争,改编后的剧本大部分是写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这样就突破了军事题材作品的局限。小说里,富国粮行总经理陈福堂是公开的敌人,改编电影时,把陈福堂改为以经营粮行做掩护的国民党潜伏特务。粮食采购队队长田文中在私商会议上和陈福堂面对面的斗争是影片的重场戏,饰演田文中的演员达式常有一段台词,很多观众记忆犹新:“可是,谁要是执迷不悟,想要对我们共产党人耍手腕,搞阴谋,那他一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今天,我们要坦率地告诉大家,有人以为卡断太平集的粮源,就能把我们赶走,这是痴心妄想!不错!我们需要粮食,我们需要千百万石粮食!这个数字,你陈福堂是办不到的!但是,我们依靠了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就能够办到!”

电影《难忘的战斗》中的反派角色,集中了一批老戏骨,可谓群星荟萃:白穆(饰演陈福堂),焦晃(饰演刘志仁),顾也鲁(饰演朱善斋),陈述(饰演汪明德),程之(饰演武大癞子)。焦晃在“文革”前是上海青年话剧团的台柱子,“文革”中挨批斗、关牛棚,下放劳动。2009年,焦晃来北京演出话剧《钦差大人》,笔者带了一张《难忘的战斗》电影海报来到国家大剧院的后台。焦晃看着海报,感慨地说了一句:“那时候我正在遭罪呢。”《难忘的战斗》是焦晃第二次在电影里客串角色,饰演叛变革命的副区长刘志仁,拍摄间隙,他穿着灰色的干部制服,肩上挎着盒子枪,一个人静静地待着。在拍摄陈福堂拉拢刘志仁一场戏里,焦晃和白穆建议修改台词,制片担心演员改词多,领导通不过。汤晓丹对制片说,先对戏,不忙做肯定或者否定的表态。我们也好仔细想想,如果改得好,我想领导也会考虑。汤晓丹在1975年11月15日的日记里写道:“焦晃和白穆都是很有修养,很有水平的演员,他们根据人物琢磨修改的词我认为比原词到位。”

老演员曹铎饰演的账房先生,是个隐藏很深的特务,他用秤砣杀害了粮食采购队通讯员赵冬生,继续潜伏。影片结尾,当军民庆祝胜利的时候,账房先生坐在账桌前面,毫无表情地打着算盘。账房先生在电影里没有一句台词,却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账房先生这个人物小说里没有,改编的电影通过增加这个人物,使主题进一步深化:巩固政权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甚至是要付出流血代价的。

1975年12月,《难忘的战斗》摄制完成。1976年春节,影片公映。《难忘的战斗》的拍摄,摄制组中的很多人由此获得“新生”。汤晓丹接受新任务,筹拍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的献礼片《祖国啊母亲》;已经调离演员岗位从事杂务工作的顾也鲁又干起了老本行;九年没戏演的焦晃回到了话剧舞台;上海郊区农场知青陈烨(在电影《难忘的战斗》中饰演范可君)接拍了上影厂的新片《阿夏河的秘密》,后调入上影厂,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之一。

(原标题:《难忘的战斗》从小说到银幕)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杨庆华

流程编辑:TF065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举报/反馈

京报网

1481万获赞 112.2万粉丝
北京日报官方网站·首都视角天下观
北京日报官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