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周口太康县一五年级女孩写下一篇怀念刚刚去世的曾祖母的作文,老师看后写到:“这是我读过的最感人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表达了老太对自己的爱,没有什么可以取代,感人至深!”
老师将这篇作文拿到班上读给全班同学听,文章读到一半时,就听到台下有学生在哭泣,读完后,全班20位学生因作文内容真实感人而趴在桌子上流泪不止,有的同学直接崩不住了,越哭越大声,老师怎么喊“别哭了”,怎么哄孩子们也停不下来,十多分钟后,孩子们依然无法平复心情,老师不得不让学生们到操场上站队平复心情,还把学校校长叫来,跟孩子们聊天谈心。一段时间后同学们才慢慢平静下来。
当孩子将作文拿回家,父亲看到后,同样悲恸万分,称:不敢看第二遍。
是什么样的文章能如此打动人心呢?
写作文的女孩今年刚过11岁,是当地一所乡村小学的五年级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小时候跟太奶奶相处时间较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上学后的小女孩既聪明伶俐,也乖巧懂事,一有时间就会跑去太奶奶家帮太奶奶洗头、洗脚、剪指甲等。在小女孩心中,她的太奶奶也特别爱她,宠她,常常把好吃的留给她吃。
本月初,91岁的太奶奶突然去世,这让小女孩悲痛不已,太奶奶出殡当天,学校正在上课,父母考虑到孩子还小,就没让她参加。而语文课上,当老师让学生写一篇《XX,我想对您说》的作文时,孩子的情感一触而发,写下了这篇饱含对太奶奶万般不舍和思念的作文,字里行间将祖孙俩的情感表现得真实动人。
作文中,女孩喊自己的太奶奶为“老太”,女孩回忆了“老太”对自己的偏爱,说老太有五个孩子,五个孩子都很孝敬,每天都给老太带一堆好吃的,而老太却舍不得吃,留给她。
有一天,她去给“老太”送吃的,“老太”像往常一样将一堆好吃的拿出来给女孩吃,但女孩却发现这些好吃的都已经过期了,“老太”很惊讶,说:“不可能,这些吃的是上次你来,说好吃,我都不舍得吃。”女孩那一刻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来看老太了。
如今“老太”走了,女孩陷入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中,想到老太经常给自己做的蛋花汤 和糯米糍,她恨自己不能快点长大来孝敬“老太”……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班上同学们的心,除了作文字里行间的真情流露外,还因为农村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大多跟爷爷奶奶有着深厚的情感,孩子们因此产生了共鸣。
很多家长都曾为小学生写不出好作文而发愁,很多老师还千法百计地教小学生一些作文技巧,事实上,任何作文技巧离开人们的真情实感,都是华而不实。
要想让小学生写出能打动人心的好文章,首先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表达情感。
能从和亲人、同学、朋友的交往中感受到真情,同时也能付出一颗真心,真心地去关心、帮助他人,只有在情感的丰富体验中,孩子的思想情感才能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细腻,写起作文来才能有真情实感。
其次,要让孩子融入生活,尽可能多地体验生活。
很多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家庭中的琐事总不愿让孩子参与;家庭中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或者父母遇到工作上的不顺总不愿让孩子知道,家务劳动也嫌孩子做起来效率不高,岂不知只知道学习,不能体验生活的孩子,情感、思想认知就会发展缓慢,久而久之,很难体会人生真味,因此写起作文就会空洞乏味,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总之,好孩子既是家人用真心关爱浇灌出来的,也是在勇担生活重任中磨难出来的,而一个能体会人间真情,懂得感恩,又有丰富生活经历的孩子才能有着无穷无尽打动人心的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