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F2021国际科创节暨DSC2021数字服务大会(数服会)于12月7日-8日在天津举行,主题为:数智引领未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蓝庆新担任特邀演讲嘉宾,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下午好!

今天分享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数字经济已经扑面而来了,它是未来世界经济、中国经济重要发展趋势。在数字经济全球时代,德国提出工业革命4.0,更加偏重在数字经济创新方面;今年,欧洲提出了工业革命5.0版本,数字经济发展越来越开始注重到共享时代。让所有人通过数字经济的发展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这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

一、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去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主题。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在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同时,要不断注重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具有能够高效完成发展目标的底气和能力。

从供给侧来看,一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已经建立了相当完整的产业体系,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供应链条,为中国经济赋予了超强韧性和超强抗风险能力。二是全新的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日益壮大。中国的数字化应用走在全球前列,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数字经济、共享经济、3D 打印、无人工厂等新生产模式不断涌现,企业的智能化运营效率、上下游业务协同能力不断提升,已形成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三是中国人才红利优势愈益突出。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由人口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提升带来的“人才红利”,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从需求侧来看,一是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投资增速加快,社会民生领域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民间投资持续发力,外资投资持续增长,显示出我国具有完整的产业体系、稳定的发展环境、超大的市场结构和优越的人才优势,对各类资本具有巨大吸引力。二是需求结构不断优化。我国消费质量正在进一步提高,个性化、多元化、定制化消费已经成为新的趋势。从消费结构来看,我国服务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农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消费,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正在成为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三是新业态不断刺激新需求。近年来,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进一步提升。综上,构成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底气。

二、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机制

一是数字经济通过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数据要素的高流动性、低边际成本和累积溢出效应不仅使其能够实现边际报酬递增,能与其他要素融合突破传统要素瓶颈约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效率变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数据决策、在线监测等数字技术能够有效整合线上线下、前端后端各环节,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优化,供给成本进一步下降,企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可将制造优势与网络化、智能化优势叠加,形成新的数据变现模式,提高生产制造的灵活度与精细性,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数据要素自身价值被极大发挥,不仅促进了相关领域技术创新,其在跨部门、跨区域及跨系统之间的渗透联通使单一部门的技术创新扩散至全社会,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系统技术进步。

二是数字经济通过激发市场活力潜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将有效整合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海量数据资源,挖掘数据价值,形成具有极高承载力和无限价值挖掘潜力的庞大网络,促进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激活潜在价值。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在新基建和新消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加快激活市场潜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发展,在数字化和大数据的支撑下,企业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消费者也将获得全新的购物体验,进一步推动我国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此外,数字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形成各种数字经济新型业态,创造了大量新就业岗位,增强了就业灵活度,同时也提供了相对公平的就业机会,创造较强需求能力和市场潜力。

三是数字经济通过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数字经济能够搭建起高水平开放的快车道。大数据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使信息传递日益透明化,减少签订契约和实施监督中的交易成本,供需匹配过程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深化资金、人才、科技等领域国际合作,实现跨境高效流动,驱动“企业互联”世界生产格局的形成,促进对外贸易和双向投资发展。数字经济在技术交流、数据共享、市场贸易、信息消费等方面,能够搭建共建共享共赢的新平台,带动相关生产要素的重组和集聚,通过区域市场整合发挥系统集成和规模经济效应。在数字经济驱动下中国竞争优势加速重构,能够推动我国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培育更多利益契合点和经济增长点。

三、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非常迅猛,2020年的时候,数字经济占规模已达39.2万亿人民币,与之相比2012年仅为11.2万亿。从占GDP比重来看,2012年占比为20%左右,到了2020年的时候已接近40%,在全球仅次于美国。要使得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持续提升数字技术水平。应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链安全,瞄准世界数字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着力解决基础共性技术问题。找准现有数字技术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加大资源投入,补齐基础研究短板,在前沿技术上实现赶超,在工业芯片、操作系统、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领域进行突破,实现自主可控和进口替代;加速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其成为国际通用标准以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支持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联合共建数字化转型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机构;通过薪酬激励、研发经费使用便利化、税收减免等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数字科研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加速推进产业链数字协同融合。应充分发挥中国完备产业体系优势,完善数字技术服务、测试验证、创新孵化、产权保护等一系列公共服务,打造新模式与新业态;引导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加快推进“互联网+”向“智能+”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营造利于融合发展的环境,用财政资金扶持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其发展提供融资便利,积极拓展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积极依托行业协会、大型互联网企业,建设开放共享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对先进制造行业的数据采集和应用;构建覆盖全国全行业的权威数据库,促进大数据应用创新;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消费领域应用,支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三是着力解决数字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针对当前我国区域、城乡在数字经济发展上差距较大的问题,要加快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推广,将发达地区发展经验和成功模式进行扩散,做好发间产业转移和承接工作,强化区域间产业对接,推动共建数字化协同平台,带动落后地区共享“数字红利”。加强对落后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区域布局,通过政府引领、企业主导,推动全国数字网络基础设施,尤其是移动互联基础设施建设;扩大 5G 网络、光纤网络在欠发达地区的有效覆盖,激发广大农村地区数字消费潜力,提升农村电子商务效率,使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数字红利”。

四是持续推进对数据的共享和挖掘工作。综合运用技术、法律、行政等手段,制定全面的数字经济安全制度,在确保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促进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完善政府协同,优化政府管理服务模式,积极推动数据互联互通,着力构建同一框架下的协同联动数据治理机制;优化应用协同,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打破多部门、多机构间“数据孤岛”,加强“政产学研用”合作共享;加大政府公共数据的民众公开,向公众提供大量公共数据的访问权限,为企业和民众提供公平发展机会。加强数据安全治理和监管力度,建立权责明确、保护有效的制度体系,合理统筹个人数据保护与利用,维护个人数据合法权益;推动全球共同协作,制定全球治理规则,健全相关的隐私、伦理、法规等方面的制度,更好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今天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举报/反馈

数央网

2263获赞 297粉丝
产业创新观察家,以助力产业创新升级。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