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视频剪辑 彭影 刘迅

通讯员 涂晓晨 王成

摄影:王永胜

01:02

他是一名脊柱外科专家,每一次手术如同在“悬崖峭壁上行走”,他在守护患者安全的同时,极力追求细节上的完美:他就是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骨科副教授吴斌。他说,“任何一场手术都是细节的把控,一步没做好,后面步步都难,影响手术效果,导致患者恢复不佳”,好比武功高手,吴斌一步一步修炼“刀尖上的真功夫”,大家都称他是个“细节控”。

由湖北省卫健委指导、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主办的“2021寻访魅力医生大型公益活动”启动后,不少患者和网友推荐了吴斌。

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骨科副教授吴斌

女子腿痛彻夜难眠,做完手术爬山玩极限

“上午连上2台手术,都是腰椎问题,下午还得继续。”12月2日,在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极目新闻记者见到吴斌教授时已是中午12点多,他刚从手术室赶回骨科病房,手里端着一份盒饭,急匆匆地没来得及吃。他笑说,转战新院区大半年,患者很多,像这样三餐随机模式是家常便饭。

吴斌教授是协和一名骨科专家,主攻脊柱外科。一说在这个部位动刀,很多患者都想打退堂鼓:“做完手术,大半年下不了床吧”、“人会不会瘫了”……这些问题,吴斌听了哭笑不得。他的患者大多是微创,第二天就能下床,即使是开放手术,5-7天也能出院。

“我印象很深的一位患者,前不久复查时秀照片,又是海边潜水,又是背包爬山,完全看不出像过腰椎手术。”吴斌提到的这位患者,是河南一位58岁的阿姨,她腰腿痛持续了数月,走个几百米就得停下休息,夜晚疼得不能平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才去协和医院就诊。吴斌检查发现,患者是腰椎滑脱、椎管狭窄,导致神经被压迫得较严重,只有进行手术治疗。

吴斌为患者手术中

检查时,吴斌发现患者脊椎的3个节段都有问题。“没必要把有退变的节段全处理掉,只用处理关键节段,缓解疼痛就可以。”吴斌说,当天1个小时手术,他切了一个腰椎间盘后再对脊柱进行了固定,尽可能保护椎旁肌肉。

“患者还没下手术台,我心里基本有底了。”吴斌说,患者后期恢复和预期一样很顺利,再加上积极康复训练,术后第5天就戴着支具走路,出院后腰腿不疼了,有时间就和姐妹们出去旅行。

“快速康复的背后,关键是手术细节处理到位,肌肉筋膜等软组织剥离少。”吴斌说,尤其是做脊柱外科手术,不能“拔了萝卜带出泥”,如果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大量剥离正常软组织,导致周围软组织损伤,虽说是解除了神经压迫,患者很可能又会出现其它症状,最终影响手术效果。

细节把控环环相扣,他尽全力精益求精

手术做得好不好,吴斌心里一直有自己的坚持。“每一台手术都有风险,医生的细节把控很重要,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步失误可能导致连环风险。”他说,从医以来,他做手术的每一步都尽可能做到精益求精。

比如,如何把脊柱手术做“小”,吴斌一直在努力“做减法”。“有的患者腿疼、腿麻,检查也发现脊柱多个节段有问题,但医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有问题的全都‘一锅端’。”吴斌分享说,一个好的脊柱外科医生要精准判断,有些节段是自然“衰老”的退行性问题,它并非是疼痛的幕后真凶,完全可以保留,这样对患者脊柱的活动性、稳定度都有好处。

“手术台上的每一步操作,我是慎之又慎,同时手上动作得又快又轻柔,不能磨蹭。”吴斌坦言,在剥离、切除等动作时格外小心,尽快减少对关节突、关节囊、肌肉的破坏,这样患者术后的恢复明显要快很多,不会“治好了腿痛,腰痛又来了”。

吴斌手术时每一步胆大心细

多年来,吴斌还有个习惯,无论手术到多晚,他会再回病房看看。他记得曾有位胸椎肿瘤的患者,手术虽然很顺利,清醒后腿没了知觉,紧急检查发现术后椎管内有血块压迫了神经,幸亏紧急解决了问题。“如果不是当时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患者预后就要打折扣。”

“这些细节的把控,都是经验的一点点积累所得。”他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外科医生就像武功高手修炼绝世武功,成功之前必须一招一式打基础,偷不得一点懒。早些年,他在骨创伤、运动医学、骨关节等亚专业“打磨”了一轮,后又跟随脊柱外科专家郑启新教授上手术,从咬骨钳、神经钩怎么用,如何分离组织、止血,到剥离神经多大力度合适等等,吴斌耳濡目染。在历经1500多台手术的锤炼后,他在传承下又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

他说,所有大手术都由细节支撑,稍有哪一步走不好,后面就越发艰难,即使勉强做下来了,患者术后恢复也好不到哪去,“现在我们推崇快速康复理念,把手术创伤降到最小,患者才能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人少吃亏不说,费用也少了。”

看病不能只看看片子,查体问诊同样重要

翻看吴斌的行程,每周排得满满当当,不是上手术就是要坐门诊,“这几年几乎没休一天,手机24小时开机。”他说,现在重心搬到金银湖院区,患者依然很多,门诊、手术高强度运转。

吴斌教授坐诊

12月6日上午,记者随吴斌教授一同坐诊,当天3个多小时,接诊的绝大多是腰腿疼痛的患者,有的人主动想开检查,有的人拿着手术建议来寻求意见。56岁的李先生一进诊室就说,“医生,我这左腿从屁股到大腿都很疼,持续了半个多月,几个医生怀疑是坐骨神经压迫,建议住院检查,很可能后期还要手术。”

李先生担心,便赶到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就诊。吴斌通过拍片检查结果来看,的确发现有椎间盘突出,“但压迫很轻微的,不太可能引起这么严重的腿部疼痛。”吴斌查体时掀起患者的裤腿,竟发现大腿外侧长了一圈水疱,这才找到病根。原来,这是带状疱疹,会引发神经疼痛,由于长的位置特殊没引起重视,误以为与腰间盘突出有关。吴斌嘱咐,不用手术,去皮肤科治疗就好。王先生感谢说,“我看了几家医院,您是第一个掀起裤腿发现我是带状疱疹。”

“如果不是仔细查体,很难发现患者其他症状。”吴斌说,任何一项诊断,一定是基于患者症状、影像学检查,以及查体结果,三项缺一不可,万万不能只是听症状或者看片子,就轻易做判断。

另外,患者该不该做手术,手术能不能解决问题,是不是非要手术不可,也是吴斌在门诊经常会自我追问的。实际上,很多腰腿疼问题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功能锻炼、卧床休息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手术只是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一步。

有需要的患者,吴斌会加微信方便沟通

每位患者仔细问诊

下沉支援基层医院,带动当地提档升级

“吴医生,老人手术想听听您的建议。”前几日,吴斌手机上还收到了洪湖当地骨科医生的会诊微信。他看过病例资料后,给出“微创手术”的建议,不必所有节段都切除。这是吴斌工作的一部分。作为湖北省博士团成员,他曾挂职任洪湖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现在即使回到武汉,仍会和当地医生保持紧密联系。

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是吴斌这位留德博士后,来到有洪湖人民医院挂职后一直思索的问题。通过对洪湖市卫健委相关部门及医院各科室的走访,他最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医疗质量安全和医学人才培养和引进两个方面。

吴斌借鉴协和医院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理念,制定及更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了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多学科联合门诊(MDT)等,使洪湖市人民医院医疗质量安全得到有效提升;针对留才难的现实,他制定了《柔性引进高级医学人才管理办法》《青年医师导师制培养管理办法》,引进副高职称特聘教授10名,招聘硕士研究生3名,同时遴选医院优秀青年医师20余名参加导师制培养计划。吴斌还邀请武汉各大医院的专家到洪湖开展了18期学科讲坛系列活动。目前该学科讲坛已经成为洪湖市人民医院的一张学术名片。

繁忙的管理工作之余,吴斌坚持每周开展门诊和脊柱手术,一年时间门诊诊治患者900余人,手术30余台次。我省洪涝灾害时,他组织博士团成员参与黄冈市团风县的抗洪救灾工作,在抗洪一线坚守一个多月。此外,他还组织博士团成员开展义诊培训授课,走访10个县级医院,行程2000余公里,义诊患者4000余人,培训二级医院医师1500余名,为当地医疗“输血”。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

极目新闻

2519万获赞 523.1万粉丝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楚天都市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