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提问

花生您好,我儿子今年7岁,上二年级了。他平时的开销都我们出的,我怕他乱花钱,所以没有给他零用钱。同班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有零用钱,他回家也要求要零用钱。我想问问应该给吗,给多少合适呢?

花生回答

家长您好!应该给孩子零用钱。通过使用零用钱,孩子可以培养最早的金钱意识,学会延迟满足,学会理财。所以不要因为担心给了孩子零用钱,他会乱花钱就不给。


对于零用钱我们只需要注意,足够孩子合理开支,不超出家庭负担即可。给孩子多少钱基于你的原则,而不是你的存折数字。

给孩子零用钱太少或是不给,孩子会因为童年在金钱方面的匮乏,成年后会变成在金钱方面锱铢必较的人;给太多,孩子又会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还会有走入歧途的风险。


家长可以跟孩子共同协商零用钱的金额、发放周期、及使用用途。给的时候要跟孩子约定这些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文具、小玩具、甚至小零食。比如一个星期,给孩子50块。告诉他,超过这个额度就不会再提供零用钱。先明确界限,才能防止孩子挥霍无度。

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孩子,自控能力还比较弱,零用钱尽量不要涵盖必须的学习用品。他们往往还不能判断对文具的真正需求,可能会把买文具的钱省下来,买其他他们看中的小东西。


有些家长会把零用钱跟孩子的成绩挂钩,考好了就多给点儿,考得不好就少给点,甚至是完全不给,想用这种方式敦促孩子好好学习。


还有的家长会要求孩子做家务,家里的家务“明码标价”,孩子做多少家务,就给多少零用钱,以此来鼓励孩子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务。


如果我们把零用钱跟孩子的日常表现相关联,为零用钱添加过多的附加条件,就很容易给孩子带来一种错觉,让他们认为金钱是一切的终极目标,从而形成金钱至上的单一世界观。


那么我们到底可以用金钱奖励孩子吗?答案是可以,但是要区别对待,分类奖励。


比如:做自己的事,做作业、收拾玩具等,这是孩子自己的事不用奖励;做家里的事,洗碗、打扫卫生是孩子的家庭义务,可以口头表扬或精神鼓励,也不要用金钱奖励;做赚钱的事,孩子收集纸盒、饮料瓶、旧书等,拿去卖钱或者参加义卖,获得的收益都是他应得的奖励。


这样区分可以让孩子懂得承担自己和家庭的责任,明白有劳才有获。

父母给对了零用钱,正确地引导孩子使用零用钱,可以建立孩子的理财能力、金钱观,胜过太多物质奖励。


如果能让孩子通过零用钱的实践,学到如何能用有限的、可以支配的钱去实现更多的愿望,孩子一定会受益终身的。

举报/反馈

花生说教育

1373获赞 432粉丝
高中选科资讯,原创育儿随笔,语文学习笔记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