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建设强大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近代以来的世界海军史,为我们建设海洋强国、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保持战略定力,注重长远利益
近代欧洲,有些陆权大国曾大力发展海军,大多昙花一现。以法国为例,路易十四时期建立起强大的舰队,路易十六时期海军也暂时做过“国王第一军种”。这些成就源自政府在资源分配上的重视,但海军建设的力度也随着国王注意力的转移而有所变化。法国这样的海陆复合国家面临海权和陆权的诱惑,当决策者忽视海上利益、寻求大陆扩张时,对海军的投入就停滞下来甚至退步。被誉为海权论鼻祖的美国军事家马汉总结过,如果一次战斗不能产生决定性的差异,那么储备力量将会发挥作用,包括有组织的储备力量,航海人口的储备,机械技术的储备,财富的储备。英国的海权就是植根于巨大的贸易、庞大的机械工业和广阔的殖民地,它拥有了把海外世界与欧洲其他竞争对手相隔离的能力。正如《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所指出的,不依托贸易和海运的海军即使建立起来了,“但事实上它就像没有根的浮萍一样,很快就凋谢了”。
美国在建国之初,对于是否发展海军争论不休,支持者主张建造一支保护美国贸易不受海盗袭击的舰队,反对者认为发展海军成本过高,甚至将海军视作“国王和暴君的玩物”。但现实是残酷的,仅1795年,法国的私掠船就俘获316艘美国商船,被俘的船员命运悲惨。到1797年,有些私掠船靠近美国海岸甚至驶入港湾进行暴力掠夺,最终促使参议院通过了总统提出的海军计划,取代了向强盗交“保护费”保平安的方式。因为“没有海军,我们在紧要关头所表达的国家意志也就仅仅成了一个泥足巨人所做的笨拙无用的姿态而已”。
晚清时期有过“塞防”与“海防”之争,清政府对海防的重视跟外患的刺激程度紧密相关,缺乏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例如,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促使清政府筹议海防,1884年马江海战惨败推动设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清廷以日本为重要威胁,“今之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所以,优先发展北洋海军,但这项决策实际上是牺牲其他地区的海防建设,以保证京师周边的安全。到1888年颁行《北洋海军章程》,北洋海军正式成军。中国一度跃居世界海军大国行列,近代海防建设进入鼎盛时期,对日本形成强大威慑。清廷自以为安享太平,“停购外洋船炮军火两年”。1894年是慈禧太后60大寿,仅她从颐和园宫门到西华门“所经道路两旁,要分六十段点景”,搭建龙棚、戏台等耗银240万两,而北洋海军添置18门速射炮等军械需银61余万两捉襟见肘。及至黄海海战,北洋海军已处于煤炭劣质、炮弹短缺、军舰老化的危局。
明确发展重心,注重体系建设
能否遂行远洋作战任务是衡量世界一流海军的重要标志。大国海军在编制构成上也比较完备,涵盖水面作战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支援保障舰艇、海军陆战队以及岸防部队等。航空母舰自诞生以来,作为综合性海上作战平台,逐步成为远洋海军的核心和象征。二战前的日本,二战后的苏联,都在建造和运用航母的问题上走过弯路。
日本是最早发展和运用航母的国家之一,1922年就建成了全通甲板式航母“凤翔”号,后来还以航母舰载机偷袭了珍珠港。但是,日本海军既重视航母,又寄希望于战列舰的海上决战。二战前日本耗费宝贵资源建造的“大和”号、“武藏”号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反而成为大炮巨舰时代落幕的最佳注脚。笃信核武器威力的赫鲁晓夫认为未来战争是核大战,装备导弹的潜水艇能胜任海军所有的作战任务,航空母舰和巡洋舰作用不大。这种对水面舰艇的轻视很快便结出了恶果,古巴导弹危机中,执行封锁任务的美国舰队在航母护卫下驶入封锁带,检查苏联海军运输船,这让苏联海军颜面尽失。直至各型航母的入役,才使苏联海军各兵种建设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为其跻身世界一流海军奠定基础。
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强调体系作战、联合制胜。正如“不沉的定远”挽救不了甲午危局,航母效用的发挥也离不开体系作保障。1982年马岛战争中的交战双方都拥有航母和喷气式舰载机,但阿根廷的“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在英国核潜艇的威慑下无奈避战。尽管阿根廷依靠法制“飞鱼”反舰导弹击沉击伤多艘英舰,取得重大战果,但无法撼动劳师远征的英军特混舰队。这表明,拥有个别先进武器不能从根本上以弱克强,单一指标的优势不及整体作战能力的提升。
注重技术与战术的互动
恩格斯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在风帆时代,接舷战延续了千年,火炮对射可能不是一决胜负的最后方式。随着蒸汽时代的来临,海军技术与战术的互动越发频繁。例如,1866年的利萨海战是铁甲舰队首次交锋,横队战术和撞击战术十分奏效,影响了一段时间的海军战术和军舰设计思路。1880年清廷自德国订造的“定远”舰、“镇远”舰,2座主炮塔就采用了右前左后的不对称设计,可以同时转向舰艏方向射击,利于横队战术。但是,19世纪后期中口径速射炮出现后,在铁甲舰侧舷多布置炮位,就可以用速射炮的射速、数量优势抗衡少数的大口径舰炮。便于发挥侧舷火力的纵队战术焕发生机,这种技术引发的战术变革也左右了甲午海战的结局,日本海军正是凭借航速和速射炮数量优势,以纵队战术取胜。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技术迷信也会走向歧途。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发射的苏制“冥河”导弹击沉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揭开了海战导弹化的序幕。为抗衡美国的航母优势,苏联大力发展反舰导弹并提出“饱和攻击”战术,即利用水面舰艇、潜艇和作战飞机等携载反舰导弹,采用大密度、连续攻击的突防方式,使敌航母编队的防空系统在短时间内处于无法应付的饱和状态,以此提高反舰导弹突防概率。连苏联的航母也要装备反舰导弹,挤占了宝贵的机库空间,牺牲了航母的核心战斗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个后发的海权国,无论是首艘国产航母、大吨位的多用途舰艇,还是新一代远程两栖飞机,都是我国吸收前人经验再创新的成果。回望历史,关于海军发展的战略思维、战术运用和技术演进,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责编:郭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