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已经超越《战狼2》拿到了中国影视票房冠军,除了电影本身的魅力,抗美援朝的底子不可忽视。70年前的那场战争配得上这样的关注。

《长津湖》拿下国内影史票房冠军

从某些角度说,解放战争确立了国内秩序,建立了新中国,抗美援朝理顺了国际秩序,确立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真正做到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那场战争,大战役就不下十次,中小战斗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任何一场战争都是抗美援朝,但你知道长津湖、金刚川、上甘岭们在这场宏达的战争中的精确坐标吗?

1950年的中美国力及工业能力对比图

从当时中美两国的国力来看,抗美援朝无疑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除了人口占绝对优势之外,其余各项战争资源都处于绝对劣势。从战争的过程来看,抗美援朝又确确实实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因为整个过程就是在不断拉锯,美军从来没有取得过绝对优势,即便是在走到谈判桌前之后的那些为谈判争取主动权的战争也没有占到丝毫便宜,最终以朝鲜半岛恢复原状为结果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下面这些文字和图片将这些拉锯战一一呈现在你眼前 ,让你有机会从图片中寻找《长津湖》、《金刚川》和《上甘岭》们的精确坐标。

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

1948年8月,朝鲜半岛南部成立“大韩民国”,9月北部成立“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 ,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对立的形势。

1948年12月,苏军撤出朝鲜半岛,半年后,美军撤出朝鲜半岛。

1950年

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6月27日,美国在苏联代表缺席,中国合法席位被剥夺的情况下操纵安理会通过决议,向南朝鲜提供军事援助;美国总统于同日发表“六二七声明”,动员美军参战。

7月2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在釜山登陆朝鲜半岛,正式参战。

7月7日,同样在苏联代表缺席,中国合法席位被剥夺的情况下操纵安理会组成“联合国军”。这支美军占比高达88%的联合国军队的总司令叫麦克阿瑟。

“联合国军”首任总司令 麦克阿瑟

9月15日,麦克阿瑟指挥军队登陆仁川,截断朝鲜人民军的后勤补给线。釜山和大邱的美军及南朝鲜军队趁势反击,扭转战局,变被动为主动。

10月7日,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美军悍然越过“三八线”,迅速向北推进,战火一度烧到鸭绿江边。

10月8日,中国领导人发出抗美援朝的命令,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元帅亲自挂帅出征。

10月19日,彭德怀率军出征,首批志愿军6个军30个师共计26万人渡过鸭绿江奔赴战场。

志愿军 跨过鸭绿江

10月25日,第一次战役打响,由于美军推进速度太快,志愿军还没到达预定防御阵地就已经遇上美军了,志愿军制定了“东顶西打”的策略,东部以山地地形为依托,在黄草岭、赴战岭一线依建立防御工事,打阻击战,确保西部主力侧翼安全;西部主力全线推进,并于11月7日成功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一直赶到清川江以南。

11月8日,联合国通过了讨论麦克阿瑟报告的决议,邀请中国代表参会,遭中国政府拒绝。

11月7日-12月24日: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彻底击溃美军攻势,将美军赶到三八线以南,扭转战局。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军对志愿军司令部的空袭中,俄语翻译毛岸英牺牲。

第二次战役

这次战役,志愿军在西线清川江布置了六个军,在东线长津湖布置了三个军。这其中就有临时从福建调入朝鲜战场的第九兵团,冬装还未齐备就仓促入朝的志愿军战士们在零下40多度的冰雪天气里,在长津湖地区与机械化美军血战17天,这就是“长津湖战役”,也是电影《长津湖》的故事背景。

电影《长津湖》剧照

长津湖战役坐标:1950年11月27日-12月24日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扭转战局

12月31日-次年1月8日,志愿军发起第三次战役,迫使“联合国军”南撤,占领汉城,南朝鲜临时政府前往釜山,直到战争结束才重新迁回汉城,也就是今天的首尔。

1951年

1月25日-4月21日,美军集结20万大军发起战略反攻,为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志愿军发起第四次战役,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大规模防御形反击。为达到“以空间换时间”的目的,志愿军全线转入运动防御,主动撤出汉城,主打消耗战。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战役中,“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因为与美国总统杜鲁门意见相左而被撤职,他的继任者叫李奇微。

麦克阿瑟的继任者 李奇微

第四次战役结束,最大的成果是歼敌7.8万人,战线重新回到三八线附近。

4月22日-5月21日,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歼敌4.6万,将战线整体往南推进50-70公里。

这期间,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中国实行“禁运”的提案,打算釜底抽薪。

5月-7月上旬,美国意识到这场战争将无法在短时间内取胜,开始酝酿谈判,美国原驻苏联大使乔治凯南拜会苏联驻联合国大使马立克,表示愿意讨论恢复朝鲜战前状态,并建议外国军队逐步撤军。6月23日,马立克在联大发表演说,提出停战谈判,中国响应。

7月10日,三国四方开始停战谈判,只是让全世界没想到的是这场停战谈判一谈就跨了两个年,整整持续了两年零一十七天。

7月26日,谈判双方在讨论军事分界线时,美国提出了一个没有任何合理性可言的要求:中朝军队主动后撤十千米,这一撤就是将一万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让出,中朝明确不同意后采,美军采取了一个不明智的选择:企图以军事进攻迫使朝中就范。

8月-10月:美军一方面连续发动夏季和秋季局部攻势,另一方面开始对志愿军后方支援补给线持续进行高频率轰炸,实行“绞杀战”。对应的,志愿军一方面组织夏秋防御战,另一方面在重要交通中转区域及重点铁路沿线布置高射炮,实行“反绞杀”战。

11月27日:军事分界线的问题达成协议:以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

1952年

1952年春,“联合国军”在战俘遣返问题上提出所谓的“自愿遣返”,为战俘遣返制造困难,谈判又一次陷入僵局。为此,志愿军和美军先后于9月和10月向对方发起进攻。美军的这次进攻盯住了三八线以北的交通枢纽五圣山。

上甘岭战役

五圣山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上甘岭大家一定听说过,上甘岭就位于五圣山南麓。要夺取五圣山,上甘岭是必经之路。就在这样一个不是很出名的山头上,双方鏖战了整整43个昼夜。美军的炮弹更是将上甘岭变成一片焦土,山头被反复轰炸而降低了2米。

这就是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小学课本中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负伤后毅然选择用胸膛抵住敌人的机枪口的壮举就发生在这里,这也是电影《上甘岭》的故事原型。

电影《上甘岭》剧照

上甘岭战役坐标:1952年10月14日-11月25日 抗美援朝第二阶段,坚守阵地,以打促谈

1953年

5月,为促使早日停战,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对“联合国军”发动进攻,经过两次作战,迫使“联合国军”重新回到谈判桌前,但李承晚企图绕开美军单独行动,从而破坏停战谈判。
7月13日晚,为打击李承晚,促使美国尽快签署停战协议,志愿军发起以金城战役为主的第三次进攻作战,最终实现彻底停战。

金城战役

金城战役志愿军歼敌5.3万,把南朝鲜军的四个主力师打残,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这是决定后面打还是停的关键一战。此役,志愿军以顽强的毅力让桥梁打不断,也炸不烂,成为电影《金刚川》的故事题材。

电影《金刚川》剧照

金城战役坐标:1953年7月13日-7月27日 签字前的最后一战,彻底打消李承晚的侥幸心理
7月27日,战争双方正式签署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历时两年零九个月,先后共有27个军另1个师共计240万的志愿军战士入朝执行作战任务。这个数字可能还不直观,换算成军队人数比例更直观:步兵、炮兵占比都接近60%,高射炮兵的比例更是高达70%,铁道兵几乎全员出动。

抗美援朝志愿军总司令 彭德怀元帅

对于这场战争的意义,彭德怀元帅曾说过一句话: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举报/反馈

西门吹灰

8.8万获赞 3624粉丝
风起于青萍之末,念动于毫发之间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