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留申
影
万恶的旧社会,大部分地区都是重男轻女,特别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重男轻女特别严重。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重男轻女逐步得到了改善。有些地方,有些家庭应该说是女掌权男顺从。
当然,大部分家庭都是男女商商量量、和和睦睦过日子的。
可是,个别家庭仍然有重男轻女的现象,或者说对自己的子女有“偏心”。
按理说,在一个家庭里,父母保护弱势子女,或者说,父母保护温顺善良的子女不让强势的兄弟姐妹欺负——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可是,有的强势子女却偏偏对此大加议论。还有一些人在网络平台上公开的“诉苦”:自己的父母偏心,自己的父母重男轻女。
我曾经见过这样的人,也没少听说类似的事例,今天分享给朋友们。
有这样一个家庭:年轻的男士不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他的妻子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同样是一心一意的爱护自己的儿女——这里面没有溺爱。
他们的家庭和大多数的家庭一样,女儿比较温顺,听话,男孩儿有些倔强淘气。
当时,年轻的夫妻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自从子女入学以后就严格的要求:要好好学习!
——可是,他们的方法并不能让子女专心攻读。
他的儿子15岁那年就不再读书,年轻的夫妇毫无办法,竟然答应他与同村人一起外出打工。(后来才知道,不上学的原因是校园霸凌——时常被群殴!)
女儿倒是听话,仍然是坚持学习——无论成绩怎样,总是有那一份喜欢学习的心情——父母无论如何都要供应。
为了更好地供应女儿读书,也为了能让月光族的钱回笼,男士就与自己的儿子商议:要一起挣钱,供应自己的女儿读书。有朝一日女儿学业有成,她绝对不会忘记你。
儿子倒也十分听话,只要是因为女儿学习用钱,有求必应。
儿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自然有媒婆上门提亲。这时,年轻的夫妇已进入中年,仍然在外打工——他们知道,用钱的地方多的是。
当儿子要举行婚礼的时候,他们才从外地赶回家乡,匆匆地在城里买房、装修,为儿子举办了婚礼。
这时,全家人都居住在城市的新房里。当然,这时候的女儿也为儿子的事情操心帮忙。
女儿走出大学校门,也加入到打工的行列——全家人在外打工——东西南北,在几个城市忙碌、挣钱。
不久,女儿找到合适的郎君,父母又花钱出力,把女儿嫁了出去——已经奔向花甲之年的夫妻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从此以后,一家人分别在几个城市打工,家中的房子成了闲置的客栈——谁有事时回家住上一两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外面“打拼”——全家人想团圆都难。
直到有一天,女儿在电话里向父亲哭诉:你怎么怎么待女儿不好,如何如何“重男轻女”……
这一切真是出乎意料:儿子诉苦的劲头刚刚减弱,女儿又鼓起了喉咙。
这一夜:
父亲听了半个小时的诉苦,也不愿分辨,不想多说,也不去多想……当听到“重男轻女”之后,不自觉地掉下了眼泪——他的心彻底碎了。
在他的思想意识里,“男女都一样”。甚至,他们对待女儿更好!今晚的事情真是出乎意料,让人难以想象。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女儿认为自己重男轻女呢?难道就是因为在城里买房吗?那房子是全家人居住的啊!
再说,女儿花的钱比男孩还要多——这件事只有做父母的最清楚!
真想不到女儿会说父亲“重男轻女”。
做父母的不容易,最不容易的是能够得到子女的理解!最难过的是你对他(她)报以最大的希望,他(她)却让你失望最大。
只想到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愚昧,没想到知识可以让一个人更尖酸刻薄、忘记大局、失去理智……
为了这件事父亲两夜未眠——哭湿了枕头。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有一个“重男轻女”的绰号——如果这话出自儿子之口,或许不会那样伤心。
亲爱的朋友,你说:
这是重男轻女的典范吗?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