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面对武器精良的日寇进犯,装备落后的敌后游击队员们,在艰难困苦之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充分发挥智慧力量,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战术打法,像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等等。

麻雀战

然而,在战后,日本人对中共游击队战术军事讨论之中,对于声东击西、飘忽不定的“麻雀战”,评价在第一位,而排在“麻雀战”之后的那个战术,却让不少人人感到有些陌生——“吸弹巢战术。”

那么到底什么是“吸弹巢战术”呢?

照片中的吸弹巢战术

1942年7月,《晋察冀画报》上曾刊登了这样一张照片,这是当时八路军著名摄影师沙飞所拍的一张阵地照,照片里面的阵地之上,竖立着几个带着八路军帽子的稻草人,稻草人的身高比例和真人仿佛,远远望去,分辨不出真假。

唯一存世的“吸弹巢”战术照片

照片旁边的注释是这样描述的:

“1940年冬季反“扫荡”中,冀西平山水月村的一个游击小组,用十几个稻草人,一面旗帜和一些手榴弹,在山头上迷惑、牵制了数百敌人,并消耗了敌军许多子弹。”

这种虚虚实实、难辨真假的战术,让当时的不少侵华日军,印象深刻。

在日本历史文学博士菊池一隆的《中国抗日军事史1937-1945》书中,就曾这样描述过这个令日军十分头疼的战术:

这个战术类似于三国时期,诸葛孔明的草船借箭。人数只有寥寥几人的民兵,往往会扎数量很多的草人、土人,然后将其摆放在山头、林间,乍看去,人影绰绰,如临大敌,让人误以为遭到伏击,慌乱之际拼命射击,从而造成弹药的大量消耗。

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残酷现状之下,这种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土战术,虽然有着十分无奈的现实原因,但效果却相当不错。

现实原因:

抗战时期,敌我力量悬殊,沦陷区内,八路军游击队的武器除了比较落后之外,武器弹药更是十分紧缺。

咱们平时看电视,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场战斗,甭管敌人多少,战士们战前分配的弹药就那么多。打完了,就没了,因此必须要省着打,而且要敌人靠近了打,这样才能打得准,不浪费弹药。

抗战时期扛红缨枪的民兵

在当时,不少民兵的手中还是大刀、红缨枪。红缨枪曾被日军称为中国人的“红色长剑”,虽然不少人曾调侃,这款武器让日军为之胆寒,但如果冷静下来,细想的话。

在热武器盛行之时,当时的抗战先辈们,拿着这种冷兵器去死磕敌寇,那可真都是豁出了命来救国。

在这种严峻的战况之下,尽可能地消耗敌人的弹药,便成为了一个有效减少己方损伤的战术手段,这种战术,看起来虽然比较土,但实际效果却是相当不错。

效果不错

在当时,游击队员们往往在阵地上放一些稻草人,然后在旁边打两枪,便能让日伪军风声鹤唳。

不辨虚实的日寇,往往会向稻草人阵地上倾泻弹药轰击,进而提前消耗不少弹药,等敌人冲上阵地发现上当之后,我方游击队员已经进入山林,化整为零,与敌人开展起了,忽东忽西的麻雀战。

1940年冬 北岳区反扫荡战斗

已经消耗不少弹药的敌人,接下来,再与游击队员周旋之时,可就比较吃力了。

后来,因为“吸弹巢”这种战术的效果不错,在八路军主力部队当中,也开始逐渐推广起来。

据皮定均将军回忆,1939年下半年,他所率领的八路军一二九师特务团,在收复邯郸、长治之时,在进攻日寇之前,就曾对陷入包围的敌军采用了吸弹巢战术。

“我们随便在据点外面或山上,扎上几个草人,放上几声冷枪,敌人的机枪、大炮便会打上几个钟头。”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当年《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都没有想到,自己笔下创作出的离奇想象——草船借箭,竟会在数百年后,被后人,运用得如此出神入化。

当年的先烈们,为了救护这片河山,确实拼尽了全力。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每天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故事。欢迎关注评论,共同交流、讨论,谢谢大家。

举报/反馈

青史如烟

402万获赞 26.5万粉丝
青史如烟已吹散,故纸堆里白首寻。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