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7月4日中午,苏联名将朱可夫接到侦察机的报告,哈拉哈河东岸附近高地发现了日军成建制坦克部队,正缓慢地向苏蒙联军的渡口浮桥方向推进。朱可夫当即下令雅可夫列夫少将率第11坦克旅前往迎击,又命令索维伊少将的装甲第7旅迂回包抄切断日军坦克的退路。刹那间,3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滚滚铁甲洪流向战场冲去。亚洲战史上最大的坦克决战马上就要上演了。

正在悄悄向苏军阵地前进的日军安冈坦克师团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苏军发现,诺门罕地区起伏的沙丘遮挡了他们的视线,等前卫车发现苏军坦克直扑过来的时候,双方距离仅一公里,遭遇战瞬间打响。

当时日军的坦克分为三种。十吨以下为轻型,十吨到二十吨为中型,二十吨以上为重型。日军的八九式中型坦克为13吨,已经是当时战场上日本坦克中装甲最厚、火力最强的型号了。而苏军的T-28坦克全重31吨,两者相比简直就是奥尼尔遇到了潘长江一般。

不仅如此,苏军坦克在数量上也比日军多。苏军庞大无比的坦克成群结队闯进日军单薄瘦小的战车群里如入无人之境,有的干脆不用开炮而一头撞去就能把日军坦克撞翻。日军坦克只能左躲右闪,千方百计绕到苏军坦克尾巴后照准履带猛打,才能使其瘫痪失去战斗力。但苏军坦克也是在高速的运动当中,这样的机会是很难抓住。

战斗仅仅持续了十多分钟,日军坦克师团就扛不住了,一辆辆八九式坦克被打成废铁在那冒黑烟。日军指挥坦克一上来就被苏军盯上,几辆T—28坦克立刻死死咬住不放。76毫米坦克炮轻易地击穿了八九式坦克20毫米厚的装甲,一声巨响之后吉丸大佐和他的座驾瞬间就去见天照大神了

日军第4坦克联队根本无法与苏军坦克对阵。那些坦克全重只有8吨,装甲仅仅为10毫米,正宗皮薄馅大。只能凭借车身轻机动性能强躲避苏军坦克炮的轰击。看着这些玩具似的小家伙,庞大的苏军T—28坦克开上来直接冲撞,把日本坦克一辆一辆掀翻在地,然后再冲上去把他们压成薄薄的铁皮,方便日军回收卖废品

安冈部队一半以上的坦克、全部装甲车很快都变成了一堆堆废铁,这些在中国战场可以横行霸道的钢铁怪兽在苏军的坦克面前就是垃圾废物。后边的退路已经被苏军第7装甲旅切断。眼看坦克第一师团将要全军覆没,天皇保佑,突然一阵狂风吹来,沙尘四起遮天蔽日,能见度瞬间降为零。安冈中将趁机带着残兵败将夺路而逃,一口气跑了一百公里才敢停下来喘口气。

刚刚成立才半年的第一坦克师团第一次参战就败得如此惨,日本大本营心疼地不行。坦克造价昂贵,穷酸的日本承受不起这么大的损失。参谋本部坚决不允许如此“宝贵”的装备消耗在诺门罕,安冈及其残部因祸得福,再也不用上前线卖命了。

战后朱可夫这样评价日军坦克部队:“坦克技术非常落后,与苏军20年代中期的主力坦克基本相当。战术动作也很呆板,死盯着迂回和侧击这一种办法,很容易被消灭。整体上看,日军坦克部队在整个二战期间既无战术也无技术。

举报/反馈

老夫子观古今

180获赞 103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