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团凤饼即龙凤团茶,它是北宋的贡茶。

在北宋初期,宋太宗遣使至建安北苑,监督制造一种皇家专用的茶,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就叫“龙凤团茶”。

现代仿制宋的茶团

宋徽宗曾提笔“龙团凤饼,名冠天下”;朱元璋曾下诏“罢造龙团,惟芽茶以进”;欧阳修做官20年才4人分到一饼龙团……种种记载都能看出龙凤团茶在当时的地位,可谓是中国古代制茶史上的第一个顶峰之作。

从蒸青的出现再到龙团凤饼鼎盛,这期间都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饼茶也许出现在三国之前,是茶叶制作的萌芽

根据三国《广雅》的记载“荆巴间采茶做饼”,人们猜测饼茶也许在三国之前就已经出现。将采来的鲜叶蒸煮制作成饼,晒干或者烘干,饮用的时候虽然也是煮茶或者羹饮,但是饮用方式已经多样化,发展成为碾末冲泡,再加些佐料调和制作成羹饮。这种把鲜叶制作成茶饼的工艺,可以说是茶叶制作工艺的萌芽。

饼茶的出现,有人猜测可能与当时的“饼食”文化有关,但我觉得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散茶不好携带,占据的空间大并且干燥的散茶非常容易破碎,不利于茶叶的传播与交易。

唐代已经有完善的制饼方法

到了盛唐时期,蒸青做饼的制作方法已经逐渐完善,通过陆羽在《茶经·三之造》中记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记载完整的饼茶制作方法,需得晴天无云的时节采茶青然后再蒸、捣、拍、焙火之后再穿成串,密封好,茶叶就制好了。

之后又记载“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京锥文也);犎牛臆者,廉襜然;浮云出山者,轮囷然;轻飙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之(谓澄泥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籭簁然(上离下师)。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

告知我们制作饼茶需经过七道工序,制作的成品分八档等级:

胡靴——饼面有皱缩的细褶纹;

犎臆——饼面有整齐的粗褶纹;

浮云出山——饼面有卷曲的皱纹;

轻飘拂水——饼面呈微波形;

澄泥——饼面平滑

雨沟——饼面光滑有沟纹;

以上六种都是肥、嫩、色润的优质茶。

竹箨——饼面呈笋壳状,起壳或脱落,含老梗;

霜荷——饼面呈凋萎的荷叶状,色泽枯干。

以上两种都是瘦而老的茶。

宋代奢靡,龙团凤饼盛行

从唐代至宋代,贡茶开始盛行。唐代时期的茶饼还停留在大小之上,大则“一斤至五十两”,小则“手阅月团三百片”到了宋代,制茶技艺也突飞猛进,茶饼的制作不再是单纯的捣压成饼,还要经过研磨,再倒入模具中压饼烘干。盛行一时的龙团凤饼即是这种选用了龙凤纹饰的模具,用以打造贡品茶。显然,龙团凤饼已经不仅是一种饮品,也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唐宋时期,人们生活富饶,饮茶不仅是生活方式,也成为了一种攀比的载物,“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也正是这种风气,促进了茶叶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龙团凤饼兴盛一时,为何从此没落,而一直存在的散茶、压饼等制茶方式留存至今呢?因为龙团凤饼有一个致命缺点!关注我,下期继续跟大家分享。

举报/反馈

晚风说茶

1169获赞 430粉丝
聊一聊习茶、喝茶的哪些事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