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纳粹德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占领欧洲,当时整个西欧仅有少数地区得以幸免,这当中芬兰共和国就是较为特别的一个
当时的欧洲仅有瑞典、瑞士保持了一定程度的中立,而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则也是法西斯专制,只不过没有参加轴心国同盟,仅与其保持紧密联系
在芬兰这里情况又有不同:芬兰共和国本也“中立”,至少是不打算参与如此大规模的战争,但1939年苏联出兵波兰后,就在一系列复杂原因背景下对芬兰开战
芬兰由此被迫加入二战对苏作战,老实来讲当时的苏联老大哥干得“不地道”,至少也是欠考虑,所以在苏芬战争/冬季战争期间的芬兰赢得了世界舆论的支持,虽然最终还是以芬兰忍辱求和割地而结束
于是乎芬兰又在1941年再跟苏联作战,即为继续战争,只不过这次的芬兰为了“报仇”夺回在上次冬季战争失去的土地,开始跟当时的纳粹德国携手揽腕,一同对苏作战
但伴随着盟军的转折,尤其苏联方面在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的转折,开始全线反攻纳粹德国,而芬兰最终也节节败退,最终芬兰方面眼见撑不住要跟苏联单独媾和
此时纳粹德国又不愿意失去芬兰,至少也是芬兰的领地,于是乎秘密准备军队,准备对芬兰作战。最终爆发了德国-芬兰之间的拉普兰战役
由此芬兰共和国在二战当中的角色更加难以分清,它早期中立,后来抗苏,中期跟纳粹德国关系紧密,一度也被认定为法西斯轴心国国家,但后期又跟德国正面开战,投降苏联
那么芬兰在二战当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有着什么样的立场?拉普兰战役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咱们本期聚焦拉普兰战役,看一看德国-芬兰间的正面对决,聊一聊芬兰政策的变化
拉普兰战役是发生于二战期间1944年9月,至1945年4月的一场对抗战,规模相比之下不算特别大,仅是在当时纳粹德国和芬兰共和国之间
而这场对抗战主要就发生在芬兰共和国最北的拉普兰省,拉普兰战役也就因此得名。当然实际波及范围不限于一省之地
战争开始前,也就是1943年夏,在德军最高统帅部的估计下,战争形势可能会有大变,而芬兰方面的态度又使得这些参谋们确信只要时局有变,芬兰就可能抛开纳粹德国与苏联单独签订合约
所以早在1943年夏季,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就开始秘密筹备对芬兰的战役,目的就是以防止芬兰单独与苏联媾和,为苏军进军北方德军占领地开道
所以当时的德国人就计划将他们在芬兰境内或周边地区的兵力向北收缩,优先保护佩萨莫附近的镍矿,当时除了北欧的战略位置外,其境内资源也是德国人的重点“保护对象”。
为此德国人还在1943年冬至1944年初大规模使用战俘,强迫其劳动去改善挪威北部到芬兰北部的道路交通(挪威当时被德军占领,瑞典虽然保持了独立,但允许德军如入无人之境)
而这些个战俘大多都是在南欧被俘的,像法国战役当中的、巴尔干半岛的这些,所以大批量的战俘只穿着薄薄的夏装就被直接投入北欧的工地
当时正是北欧的冬天,漫长又寒冷,不少战俘被活活冻死,当然德国纳粹也不在乎这些,几千万的犹太人都杀了,还在乎这点战俘?
所以德国人就这样在芬兰北部通过道路运输储存了大量物资,做足了战争准备。最终在1944年夏天,芬兰决定向苏联求和时,德国人已经完全做好了战争准备。
就在德国地面部队向北收缩的同时,德国海军也没闲着,不仅在通往芬兰的各个航道上布了数不清的水雷,以阻止外来舰船的支援或芬兰舰队的撤出;还试图夺取苏尔萨里岛
当时德国海军通过代号为“东方冷杉行动”的战役,直接实施了夺取芬兰湾的苏尔萨里岛的行动。
当时德军的主战派也并非全部,部分德国国防军和芬兰军队的军官都试图进行相对和平的撤退,但即便如此双方还是擦枪走火展开了战斗
对苏尔萨里岛的战役早在苏芬草签和约之前就已经打响。当时的芬兰人按照苏联的要求,试图将所有德国军队赶出芬兰,由此芬兰、德国之间的战斗开始变激烈了。
当时的芬兰跟意大利、罗马尼亚一样,名义上跟德国有着同盟友好关系,但实际上国家之内处处被德军控制,至少也有德国驻军
所以像意大利就是投降了盟军,然后跟着盟军一块儿对德作战才能够获得国家解放,当然实际上意大利的战斗力咱也都知道[笑哭]
所以在芬兰这里也是同理,因苏联方面要求芬兰解除其大部分部队的武装,甚至不管当时芬兰正在对德国作战
当时芬兰方面顶住压力对德作战的是亚尔马·西拉斯沃将军,是他指挥了芬军对德国的战斗。也就是咱们一直说的拉普兰战役
等到1944年10月至11月为止,他已经将大部分德军赶出了芬兰北部。但是当时德军指挥官洛塔尔·伦杜利克采用焦土战术,也就是自己得不到,那谁也别想要
最终结果就是德军被赶出芬兰,但德军也破坏了芬兰北部的大片地区。而省会罗瓦涅米更是被烧为白地。
据统计当时约有三亿美元的财产损失,更有10万芬兰居民沦为难民,给芬兰的战后重建带来了一系列棘手问题
战后盟军就以战争罪判处伦杜利克20年徒刑,当然那就是后话了。总之在芬兰境内的最后一支德军部队于1945年4月也被赶走。
在芬兰的继续战争中,前期在纳粹德国的支持下侵略苏联夺得大量土地,但随着德国在二战中其他战事的不利,1944年夏芬兰单独向苏联求和引发了芬兰-德国间的拉普兰战役
而此前的冬季战争芬兰失去了苏芬边境的一部分土地,在继续战争结束后芬兰又失去了唯一的不冻港——佩琴加。
在芬兰与苏联在莫斯科达成休战协议后,苏联即要求德军自芬兰境内离开,但德军并不愿离去还做足了战争准备,芬兰就必须对过去的同盟德国宣战,也就是拉普兰战争
虽说在芬兰对德国的战争中芬兰损失惨重,但芬兰对德宣战也给了战后芬兰共和国一些生机,也就是战后盟军对芬兰的审判减轻
而芬兰也在战后认清了形势,开始转向中立政策,在冷战期间,跟西方、东方之间都打得火热,获得了国家的发展
而这不仅让我们再次想起文章开篇的问题:芬兰在二战当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有着什么样的立场?
事实上芬兰共和国在独立建立共和国后,那就是跟苏联一边的,尽管因为历史问题苏芬有矛盾,但十月革命后列宁为首的苏维埃俄国政府跟芬兰共和国之间关系还是不错
但随后芬兰内战直接让芬兰国内资本主义势力跟社会主义势力分道扬镳,这当中苏联不仅站在社会主义一边,还直接对芬兰的社会主义者进行援助
但芬兰资产阶级的胜利导致了双方意识形态的差异和矛盾,最终继续围绕着双方边界问题、历史问题、民族问题,跟当时二战前的欧洲形势,促使了苏联方面斯大林决定对芬兰用武
由此苏芬战争爆发,双方也就以这种形式成为了二战的一部分。所以芬兰最初仅仅是出于国家利益而与苏作战被卷携进了二战
假如当时芬兰打的不是苏联,而是另一个中立的瑞典,那么这场战争的法西斯跟法西斯的色彩还会那么浓吗?
出于国家利益和自保,芬兰跟苏联在冬季战争中“结仇”,才有的后来的继续战争。而继续战争之所以能打响还是因为芬兰有了个纳粹德国的靠山
所以当时芬兰跟纳粹德国的结盟并不完全跟德意日法西斯相同,更像是双方出于短期共同利益的暂时合作
但后来随着纳粹德国控制力的增强,以及芬兰内部领导集团思想的转变,芬兰多多少少也有点“法西斯”那味儿,表现就是“大芬兰”的构想
继续战争起初只是芬兰想夺回在冬季战争失去的地盘,但德芬联军收复之后,芬兰并未停止,而是继续占领土地,完成所谓“大芬兰”的构想
所以中期的芬兰其实多多少少也带有法西斯的色彩,只不过在当时的背景之下,芬兰的境遇更像罗马尼亚
最后芬兰投降苏联,为此还跟德国打了一架,算是表明了自己跟轴心国之间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毕竟当时芬兰内部领导集团也换了一届,政策方方面面也是有所改变
所以到了后期的芬兰共和国又回到了最初苏芬矛盾的轨道上来,并致力于和平、中立的对外政策
最终,这就成为了芬兰在二战期间的表现,芬兰也由此开启了和平中立的发展道路,并在冷战期间迅速崛起,成为了今天北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之一
那么战后的芬兰历经了哪些变革?芬兰在冷战期间如何表现?现代芬兰国家又是如何形成的?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