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成长者不会刻意抹杀自己的本性,而会主动接纳它,因为只有接纳了利己,我们才能坦然地向它告别。回避和自我欺骗只会削弱我们的力量。

——周岭《认知驱动》

大多数人普遍认为,改掉一个坏习惯并不意味着要终结这个坏习惯,而是要另一个更具有建设性的习惯来取代它。

艾略特.博克曼博士曾指出“比起没有替代行为,只是停止做之前习惯的某件事情,用新的行为取而代之会更容易。”一个习惯的养成已经在我们身上不断重复了无数次,甚至我们都没有思考过它的存在是对是错,是否合理。突然的改变会让我们产生不适感。

小时候你是否因为用左手写字,用左手吃饭而被长辈斥责,拿小棍子纠正你的“错误”呢?是谁规定的写字吃饭都得用右手,而不能用左手呢?这真是奇怪的逻辑。但几乎所有人都认同这个行为,并跟着照做。

这里包含两个信息:一方面是思维的转变,另一个方面是肌肉的记忆习惯。

人是群居动物,那些大多数人在做的事就会被认为是正确的,这就是我们本性。其次,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习惯在不经意间形成后,我们身上的肌肉对行为已经产生惯性,就像总是用右手写字的人你让他用左手写字试试,是不是很难。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见改变这条路注定艰难,我们有必要接纳一些与生俱来的东西,不管好与坏。接纳是为了更好的告别。

而趋难避易,不知餍足是人类的天性。利己是人类的本能脑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不受威胁而做出的反应。稻盛和夫先生认为现代文明若想能够存续下去,那么必须抑制这种不好的利己之心,把价值观从“利己”转变成“利他”。

可见,假若你想改掉某种习惯,转变某种思维的最好方法不是否定和抹杀,而是找到更好的东西替代。

举报/反馈

LuLu如初见

1627获赞 1175粉丝
生活是一门美学,分享真实的情感故事。
教育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