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可降解塑料市场大热,今年5月底曾有媒体报道,因为可将塑料市场前景看好,大量资本“疯狂”涌入,导致大量新建或拟建项目纷纷上马,总规划产能远超目前市场需求,据相关数据统计,以PBAT为例,截至2021年4月底,仅PBAT一项可降解塑料材料的项目产能规划已超过800万吨预计。但据估估宝科技了解,市场上对可降解塑料降温的声音一直不曾间断,对可降解塑料能否解决塑料污染的质疑此起彼伏。那么,可降解塑料是如何成为传统不可降解塑料的最佳替代品而被市场认可的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市场上占据主流的以PLA和PBAT为代表的生物降解塑料基本上可以说是第三代可降解塑料了。估估宝团队梳理可降解塑料发展脉络发现,最早出现的可降解塑料源于欧洲,以淀粉改性为主要路线,即在传统PE(聚乙烯)等的聚合过程中加入淀粉等添加剂,使其改性,以这种塑料为原料的制品,可以在环境中裂解为微小的塑料碎片,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机构发现,这些塑料碎片无法得到降解,并且会以微塑料的形式继续污染环境,因此,这种塑料被称为“不完全降解型”塑料。紧随其后的发展起来的是光热降解塑料,因其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受到众多厂家的欢迎,但此类塑料的降解对光照、温度等条件的要求标准高,降解处理局限性大,甚至被部分人士归类为“伪降解”,因此发展速度缓慢。生物降解塑料之所以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主要原因是其理论上能够通过微生物的参与实现全面降解,最终完全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且其降解条件的限制相对于光热降解类塑料要小。
再次,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改进,早期的淀粉基塑料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与生物可降解材料PLA、PBAT等混合之后更是使其物理性能得到大幅提升;PLA、PBAT等本身具有较高的起点,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将其使用领域不断拓宽,综合来看PLA、PBAT的性能与普通的日用消费级塑料已经比较接近。
最后,其他替代产品的市场反馈不佳。除了可降解塑料材料,国家发文中也提到大力发展其他替代材料的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对常用塑料制品的替代材料反响低于预期。吸管领域,纸质吸管是最早出现的替代材料制品,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与反馈,纸质吸管在受力性、耐泡性、口感、合格率等方面与塑料吸管相比均存在不少问题,甚至有终端饮品店表示,因为采用了纸质吸管,而导致客流减少、销售量下降。木质餐勺也存在类似问题,木头味导致口感下降、边缘弧度影响使用等。在最常用的手提袋市场,纸质替代品更是问题多多,除了受力差、易破损等问题,遇热或受潮导致应用性迅速降低,也给仓储、运输等增加了难度。
经过市场阶段性的市场试错后,应用性能基本接近传统不可降解塑料性能的可降解塑料成为多方认可的最佳替代方案,尽管可降解塑料当前还没有实现自然降解的技术突破,但估估宝方面认为,任何新事物的诞生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困境和难题,只要我们为了环保这一最终目的不变,多方发力加速技术升级、配套产业链完善等,合力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让可降解塑料具备更加符合预期的属性,那一天就不会太远。当然,也有可能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再次发现新的更好的替代材料也未可知。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只要我们能够克服困难坚持下去,每一天都是充满希望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