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行舟系统

这几天在军迷圈里有个词火了,它就是“旱地行舟”,原来外国商业卫星发现,在中国西部沙漠深处有一个大型平台,上面有各种实验设备,下方则铺设有铁轨,有外国媒体据此推断,这是中国一处“反航母”实验平台。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机动性,所以网友们给它起了个非常贴切的名字“旱地行舟”,也有网友不解:中国不是已经有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导道导弹了吗?为何还要继续反航母研究呢?

几年前曝光的中国路上反航母实验平台

其实中国军迷对此类航母模型并不陌生,早在几年前国外民用卫星就曾拍到过在中国西部戈壁滩上的类似实验平台,只不过当时的实验平台还十分简陋,只不过是一块模拟航母甲板主体部分的长方形水泥地而已。但从卫星图片上可以看出该实验平台上已经有了两个大弹坑,这种垂直打击很可能就是反舰弹道导弹的杰作,大的那个可能是东风-26所为,小的那个则可能是东风-21D。别看这两个弹坑和航母甲板比并不算大,但任何一个都足以瘫痪甚至沉没10万吨级的超级航母,但打航母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旱地行舟平台几年前就曾出现在展览上

事实上,上面的卫星图片中仅能证明我们的导弹命中精度很高,并不能直接证明我们的弹道导弹有命中移动目标的能力。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很多世界武器市场上响当当的明星武器,在宣传时都标榜极高的参数,什么拦截概率99.7%、命中精度0.1米、最大射程XX百公里等等,结果一到实战往往打了脸,其实这些参数严格来说也没有造假,这和我们买新能源车一样,最大行驶里程XX百公里,结果买回家一跑轻则打七八折,重则折半,这就是因为宣传数据都是在理想实验室环境测得的,比如速度恒定、风向、路况等都必须是完美条件,但我们自己开则要面临各种复杂情况,其实武器也一样。

无奈什么导弹打航母,都绝不是导弹发射然后等待命中那么简单

一般武器广告中那些神乎其神的数据,都是在理想实验条件下取得的,比如防空导弹,一般是在天气良好、雷达视野良好、无电子干扰、目标单一等条件下取得的,但实战中战场变化多端、战情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再加上使用方实战经验参差不齐,武器效能肯定要大打折扣。回到我们的反舰弹道导弹上,虽然我们的东风-26和东风-21D拥有打击海上移动目标的能力,但这个能力也分强弱,在一览无遗的大海上,在我们卫星、侦察机可以时刻监测靶舰的一举一动,在没有任何反导拦截情况下能击中目标是一回事,在天气情况恶劣、对手采用反卫星侦测、电磁干扰、派战机威胁我们侦察机、采用高速机动、布置严密的防空反导网络的条件下击中目标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美国航母的水下爆炸冲击试验,美航母强大的不只是技术,更是经验

另外虽然我们在发展反舰弹道导弹,但我们的对手也不傻,他们也在研究各种应对措施,矛和盾的关系本就是此消彼长,如上文说的,对付反舰弹道导弹一方面可以准备射程更远的防空反导导弹拦截,另一方面可以攻击干扰核心的卫星和侦察机等侦测引导节点,另外核动力航母本身极优秀的高速机动规避能力,这一切都让反航母更加困难。既然盾变厚了,那矛就必须更加锋利,文章开头的“陆上行舟”平台就是我们的“磨刀石”,帮助我们模拟航母机动能力、电磁信号等特征,不断更新技术、更新战法,让我们的反舰弹道导弹以及其他反航母手段更加强大。

东风26导弹发射

现在已经在可见的未来,核动力航母编队仍将是世界上除核武器外最强大的战斗单位,我们决不能满足于现有武器,只有不断让我们的矛更加锋利,才能在越来越厚的盾面前挺直腰杆。

举报/反馈

双马尾班长

120万获赞 10.7万粉丝
军事装备、武器动态随时掌握、时时分享。
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乘风计划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