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战略性关键金属科普平台

生命影响生命

——记2021年秋昆明-昭通-攀枝花地学科普行活动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程佳敏

"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题记

2021年十月下旬,作为所内科普教育基地的学生志愿者,我有幸参加了赵太平老师和翟昕老师带领的科普队伍,前往我国西南地区开展地学科普活动。十天时间里,我们在云南昆明、昭通和四川攀枝花三座城市的13所大学和中学,举办了36场地学科普讲座。忙碌且充实的行程让当时的我无暇停下来思考,待返回所内、端坐桌前,活动中所经历的一幕幕不自觉地在眼前浮现,有着太多的感悟……于我而言,这是一场生命影响生命的旅程;在这场旅程之中,师者影响着学子,青年影响着少年,而祖国的山川河流,影响着芸芸众生。

师者影响学子

“我们要去云南、四川那边做一段时间科普,你感兴趣吗?”当赵太平老师九月初第一次问我时,我的内心是充满怀疑的。因为在我看来,赵老师长年埋头科研,沉迷于前寒武地质、燕山期岩浆与成矿作用等领域的研究,应该没有时间做费时费力的科普工作;而且,赵老师年近六旬,没有必要为了做科普而千里奔波,如果要尝试,完全可以就在广州进行。因此,我觉得赵老师只是一时兴起,最后一定会不了了之,便只是应承、没有放在心上。但没想到的是,赵老师真的开始雷厉风行地实施自己的想法——申请科普项目资助、召集报告人、联系当地教育局与学校、策划行程与报告内容……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他仍然努力推进。常常在深夜,我们都能在微信群里看到他发布的最新进展。我对赵老师的决心与毅力肃然起敬,但之前内心的疑惑也更深了几分——为什么赵老师要放下自己的科研,去那么远的地方做科普呢?

直到听到赵老师在云南大学的活动介绍报告,我才豁然开朗。原来,做科普一直是赵老师的心愿——在他看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同样是科研人员工作的一部分,但由于平时科研比较紧张,很难有时间做科普。这一次,得益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战略性关键金属超常富集成矿动力学》项目办的资助,他才可以一展身手;如果可以,他希望退休以后专门做科普。而之所以选择西南边陲,是因为他早年在网上了解到一位大凉山的小学老师的感人事迹,他觉得如果要做科普,就要去最需要的地方。赵老师对待科普的态度和选择西南的原因让我动容,也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观念。作为一名平均每个月就要参加一次科普活动的学生志愿者,我诚然感受到了做科普的荣耀,但更多的是感觉做科普是一件非常消耗时间与精力的事情,退出科普志愿工作的想法也在我的脑海里盘旋已久。这次赵老师用行动告诉我,科普工作不仅值得坚持,还值得将它做得更好。

同行的其他老师也用实际行动深深地感染了我和所有的听众。赵振华老师与乔玉楼老师已是耄耋之年,仍坚持参加科普活动,赵老师还为云南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的学子们介绍了上个世纪我国稀有稀土金属矿产资源研究的峥嵘历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肖龙教授,是我国杰出的行星科学家,他是嫦娥五号钻取子系统飞控专家组成员,连续5场都充满激情地为大家介绍嫦娥探月工程与天问工程,晚上还得继续加班加点编写最新的月壤研究报道;同为地大武汉的赵新福老师,是在从武汉去贵阳做实验的间隙,转道昆明,为大家贡献了3场紧跟时事的《碳中和背景下电动汽车的资源需求:以铜和钴为例》报告;所里的刘星成老师和杨阳老师也分别从各地紧张的学术会议中赶过来向青少年们分享地球深部与海底火山的科学知识。另外不能忘记的是翟昕老师,她其实不是学地学的,但她自从担任我所科普办公室主任以来,一直专注于我们所的地学科普工作,所里的每一次科普活动几乎都能见到她不停忙碌的身影,每场报告都能看到她认真学习的背影,这次也不例外。队伍里所有的老师都倾尽全力,大到报告立意、小到互动奖品,处处可见大家费尽心思。

本次科普行的宗旨是“专著关键金属、普及科学知识、服务社会大众”。在报告内容上,肖龙老师侧重介绍宇宙和地球的基本组成,杨阳老师侧重介绍地表海底地形地貌,刘星成老师侧重介绍地球内部情况;同时也希望学生们关注本次科普活动的主题——资源与战略性关键金属,因此除了肖老师、刘老师和杨阳老师在介绍地学基础时会提及宇宙中及地球上的各类矿产资源,赵太平老师专门介绍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的含义、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对人类过去及未来的重要用途以及目前关注该类矿产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赵新福老师则从“碳中和”、“碳达峰”出发,进一步加深大家对战略性关键金属的认知;赵振华老师的报告回顾了上世纪我国对稀有稀土矿产的研究历史和相关科学问题,考虑到其的深度和难度,该报告只面向大学生、研究生开展,而其余报告则根据听众知识水平的不同,在语言组织和内容编排上都会做出相应调整,比如肖龙老师在大学、高中和初中所用的幻灯片和讲解方式均不相同。互动奖品上,翟昕老师精心准备了印有中国科学院logo的文化衫和内附我所科普教育基地彩图的纪念本。所有老师都心怀同一个目标,那便是希望本次活动能让听众们接触新的事物,对宇宙、地球和矿产资源有新的认识,对战略性关键金属有新的关注,对科研世界和地学研究产生兴趣和热情。

现场的反响证明我们做到了。我看到,赵太平老师在讲我国战略性关键金属“被卡脖子”的现状时,学生们眉头紧皱;赵新福老师在讲新能源电动汽车对铜钴的需求时,学生们充满好奇;肖龙老师在讲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时,学生们自豪期待;杨阳老师在分享大洋科学考察经历时,学生们满心向往;翟昕老师分发奖品时,学生们激动万分……也许就在这一个个瞬间,他们心中热爱自然与科学的种子已经发芽破土,未来也一定会茁壮成长。

青年影响少年

除了老师们,本次队伍还安排了我和所内另一位博士研究生赵思宇两位学生做报告。在云南昆明与昭通,我主讲《东川铜矿知多少》,到攀枝花后,我主讲《攀枝花宝藏——钒钛磁铁矿》。选择这两个当地重要的矿床进行科普,是赵太平老师与我商议多次才定下来的——既契合战略性关键金属的大主题,又能凸显当地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两个报告都面向中学生,东川铜矿由于知名度较小,我们侧重讲解其悠久的开发历史与重大的社会贡献、矿床的地质情况与形成原因、矿山绿色开发的未来畅想;攀枝花铁矿由于在当地家喻户晓,因此侧重讲解其矿石与矿物特征、钒钛等关键金属的赋存形式、矿床成因,以及通过钒钛的应用举例来凸显攀枝花钒钛资源的重要战略意义。两个报告都希望让少年们有机会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领会矿产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还能在培养家乡自豪感的同时,引导他们学会珍惜资源,爱护环境。赵思宇的报告题为《神秘的海底世界》,采用了大量的视频、图片生动形象地为大家展示了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丰富多样的生物和矿产资源,梳理了人类探索海洋的光荣历史和展望人类探索海洋的美好未来,最后介绍了国内海洋与海底资源的高校和研究机构,鼓励大家报考。她的报告抓住了小朋友们的兴趣点,希望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小朋友们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云南时,很多小伙伴表示这是第一次听说家附近竟然有这么重要的矿床。当我在攀枝花第七中学讲完报告后,一名文静的男生举起手来,表示想说说感想。我很热情地邀请他上台发言。他站在台上,有点紧张,但还是举起话筒、语气坚定地说:“今天听完姐姐的报告,我了解到了钒钛磁铁矿的成因和重要用途,我希望自己大学毕业后,能回到家乡,为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今天感觉化学很重要,我的化学不太好,但我会努力的。”小男孩的发言让我内心一度惶恐——我没有想到自己一个二十几分钟的报告能让他产生这样坚定的想法。

赵思宇师妹也发现很多少年们在听完她的报告后,对海洋探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纷纷举手说以后想从事海洋研究。为此,我们俩在赶路途中探讨过一个话题——为什么我们的报告会影响他们的未来选择?我们俩一致认为,当地中学生接触的科学研究不多,我们所讲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新鲜而有趣的,所以他们会有这些一时兴起的想法。

回到广州后,一位昭通市靖安中学的小学妹加我QQ与我聊天后,我进一步明白了原因。小学妹告诉我,他们之所以有这些想法,是因为我和思宇比他们也就大十来岁,我们做报告的语言和讲述科学研究的方式,让他们觉得非常通俗和亲近,他们发现科学不是那么死板和遥远,原来同辈人都可以从事科学研究。这同样也是一份影响的力量——青年影响少年。如果说老师对少年们的影响是高山般巍峨、大海般深沉,那么青年对他们的影响,多了些小桥流水的平易近人。多媒体时代让青少年与父母老师等长辈之间,出现了较大的鸿沟,而所有青少年成为一个整体,大家却有着许许多多共同的话题。那么,谁来影响更为懵懂的少年们?答案是青年。如果青年们对社会抱怨、对人生悲观,那么少年们自然产生类似的想法,同样追求“躺平”;如果青年们积极向上、充满斗志,那么少年们自然向往热血的人生。现在想起,自己在家时经常向弟弟妹妹们抱怨自己的科研不易与生活的艰难,害得他们对长大充满畏惧,觉得十分懊悔。

山川影响众生

我之所以经常与弟弟妹妹们抱怨,是因为总觉得自己遇到了太多的困难——科研进展不顺、论文写不出来等等,学习与生活的挫折挤压在一起,一直让我的内心十分压抑与郁闷。西南之行的前半段,不做报告时,我经常处于神游状态,实在没有心情关注其他事物。

离开位于海拔3000余米的昭通市炎山镇中学后,我们驱车沿着崎岖的盘山路,下降到海拔1000米左右,顺着金沙江岸,赶往四川凉山州。就在这翻山越岭之间,我的心境竟然随着风景的变幻而变化。

那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震撼!沿着盘山路一直下降——海拔3000米,在你眼前的,是绵延起伏的高山草甸,一群群牛羊在蓝天白云之下悠闲地散步,远处的牧羊人遗世独立;海拔2000米,眼前又变成翻腾的云海和被云海淹没的群山;海拔1000米,金沙江如同一条蜿蜒玉带,一开始或隐或现,最后展露真颜。过了白鹤滩大坝,金沙江水在我们身旁缓缓流淌;江水两岸,是千米的巍峨高山;而头顶上,是无边的天际。身处此景之中,无论是流淌的江水,还是路过的我们,一切都变得无比静默。对于我们地质人来说,除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祖国山川的壮美,我们还有着他人无法体验到的深刻感受——陡峭的山峰,蜿蜒的流水,都是地球母亲生命的见证。那两岸成层的岩石,不知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沉积?那纵深的河谷,又不知经受了几百万年的冲蚀?而那薄薄一层沉积岩跨越的岁月,那小小一处河岸拐角磨砺的时光,又是多少人的一生?

在地球母亲面前,一切苦难都过于渺小,不足一提。45多亿年的历史,沧海桑田几经变换,但地球母亲仍然在不悲不喜地前行,唯留连绵高山诉说着激烈碰撞的过往,唯见汪洋大海掩盖着强力撕裂的疤痕,唯存宝贵的矿产资源以供她的儿女们——人类建设更美好、更便捷的世界与未来。大地无言,我们又何必因一点痛苦就消极沉沦呢?所有的挫折终将磨砺我们的心志,所有的困难终将塑造我们的灵魂,最终,我们也会如地球母亲那样从容不迫,淡然前进。

我想,科普教育之中,无论是老师影响学生,青年影响少年,最终极的,就是让所有人燃起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索,而自然与科学,亦会报以哲理之歌。

途径云南省昭通市时,昭阳区孔飞跃副区长曾专门来听我们在靖安中学和昭阳一中的科普讲座,他说我们的活动让他想到教育学家李政涛所说的一段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确实如此,因为这次科普教育活动,一棵棵树正在被摇动,一朵朵云正在被推动,一个个灵魂正在被唤醒,而一个个生命也正在影响着另外的一个个生命。


致谢:感谢赵太平老师与翟昕老师组织本次科普活动!感谢参与本次活动的所有老师和学弟学妹们!很高兴遇见你们!本文虽然堆砌千字,但不能表达我这次收获的万分之一。另外,感谢赵太平老师提供的部分照片,您不仅是知名科学家、出色的科普人,也是一名优秀的摄影爱好者,还有您的文字水平,都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举报/反馈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15.9万获赞 7.8万粉丝
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