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为了维持和强化封建统治秩序,统治者常常需要利用各种有形的符号使得权力秩序公开可视。
除了通过冠服的形制、颜色和纹样来“明尊卑、异贵贱”外,佩饰也是重要的表现工具。
佩饰虽小,其蕴含的意义却很大。古代官员身上佩挂的印绶、鱼袋、朝珠和手持的笏板,都曾经是特定历史时期非常重要的官员身份和地位的标识工具。
今天,我们介绍汉代的一种重要佩饰制度—印绶制度。
01 印绶是汉代可视性最强的一种区别官员身份的佩饰
汉代,品色衣制度尚未出现,官服上用以区别官阶高低的标志,一是官员头上所戴的冠,二是官员腰部所佩的印绶。
关于汉冠,史普君在介绍古代男子首服的文章中曾有涉及。汉代的各种冠中,最有名的有两种,一种是文官所戴的进贤冠,另一种是武官所戴的武弁大冠。进贤冠以冠梁多少来区分身份的高低,不过每一阶的跨度很大,等级分得不细;武弁大冠则不分等级。
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冠进贤冠。——《后汉书·舆服志》
汉代可视性最强、最能彰显各级官员权力和身份阶序的就是印绶。
印是指官员所佩的官印,绶则是指用来系印的丝带。所谓“官凭印绶”,汉代官员,依官品与俸秩的不同,佩以不同的印绶。如印有金印、银印、铜印等;绶有绿绶、紫绶、青绶、黑绶、黄绶等,以此来昭彰权职、明示等级。
诸侯王印,金玺盩绶;相国、丞相、太尉、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皆金印紫绶;彻侯金印紫绶,避武帝讳,曰通侯,或曰列侯;御史大夫,银印青绶;自太常至执金吾,皆中二千石;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风,皆秩二千石;凡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光禄大夫无;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无;其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者,有印绶;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汉书·百官公卿表》
(颜师古注:盩,草名也,似艾,可染绿,因以为绶名也。)
02 汉代印绶的形制
汉代一官必有一印,一印则随一绶,统称为“印绶”。
印
汉代的官印制作由中央统一规划,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从文字样式的制定到印工的刻印,都有专门的机构负责。
按照质地,汉代官印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等,一是金印,授予诸侯王、列侯、三公、将军等高级官员;二是银印,授予俸禄为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三是铜印,授予俸禄为二千石以下、二百石以上的官员。俸禄为二百石以下的官员则使用半通印,半通印的质地也为铜质。
汉代官印形制以正方形为主,尺寸都不大。据《古玺印与古玺印鉴定》一书介绍,汉代的官印,边长为汉制一寸,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所以称为“方寸之印”。下级官吏使用的半通印呈长方形,为正方形官印的一半。
汉代的官印均以篆书入体。印上的钮,做成特定形状,称作“钮式”。钮上有穿孔用以系绶。官印的“钮式”也有一定的制度规定,高级官吏用龟钮,中下级官吏用鼻钮。
绶
汉代的官印需要与绶结合佩戴,绶带的颜色、质地、长度因佩印者的身份和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使人能更直观地区分不同等级之间的差异,将官员的等级以更加明显的方式表达出来。
从颜色上看,西汉时,绶带的等级划分为绿、紫、青、黑、黄五等。东汉时,绶带的等级已经发展为黄赤绶、赤绶、绿绶、紫绶、青绶、黑绶、黄绶、青绀纶八等;且在黑绶以上,每一等又以三到四种颜色的丝线制作,称作“采”,色泽上比西汉时更加丰富。
从质地上看,汉代的绶带通过质地的细密程度(称作“首”)来区分身份高低。“首”数越多,绶的制作越细密和精美,使用者地位越高。如天子用的黄赤绶有五百首,而俸禄为四百石的官员用的黄绶只有六十首。
从长度上看,地位越高,所用的绶带越长;地位越低,所用的绶带越短。如诸侯王的绶带长度为“二丈一尺”,而俸禄为一百石的官员绶带长度仅为“丈二尺”,短了将近一半。
乘舆黄赤绶,四采,黄赤缥绀,淳黄圭,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诸侯王赤绶,四采,赤黄缥绀,淳赤圭,长二丈一尺,三百首。太皇太后、皇太后,其绶皆与乘舆同,皇后亦如之。长公主、天子贵人与诸侯王同绶者,加特也。诸国贵人、相国皆绿绶,三采,绿紫绀,淳绿圭,长二丈一尺,二百四十首。公、侯、将军紫绶,二采,紫白、淳紫圭,长丈七尺,百八十首。公主封君服紫绶。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绶,三采,青白红,淳青圭,长丈七尺,百二十首。自青绶以上,縌皆长三尺二寸,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縌者,古佩璲也。佩绶相迎受,故曰縌。紫绶以上,縌绶之间得施玉环鐍云。千石、六百石黑绶,三采,青赤绀,淳青圭,长丈六尺,八十首。四百石、三百石长同。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绶,一采,淳黄圭,长丈五尺,六十首。自黑绶以下,縌绶皆长三尺,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百石青绀绶,一采,宛转缪织圭,长丈二尺。——《后汉书·舆服志》
03 汉代印绶的佩戴与管理
汉代的印绶,是统治者颁发给各级官员的信用物,是官员政治权力的凭证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印绶需官员随身佩戴,且不可以借与他人。如身兼数职,则需佩戴多种印绶。
汉代的印绶从制作、授予到使用都有着严密的规定和严格的程序。在官员升迁、致仕(正常退休)或者获罪等情况下,都需要将印绶上缴,“解印绶”也就成为辞官、罢官的代名词。
汉代有专门收藏印绶的容器,叫“鞶囊”。官员平时将印装在腰侧的鞶囊中,将绶垂在外边,以表示自己的身份。"怀金垂紫"是无数人的梦想和追求。
《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拜为会稽太守后,仍然穿着之前的破衣服,怀揣“印绶”,步行回到会稽郡邸。吃饭的时候,朱买臣不知是故意还是无心,把印绶的带子露了出来。有人看到了,赶紧仔细查看其印,才发现朱买臣已经贵为会稽太守了。于是大家连推带挤,排列于中庭,对着朱买臣拜谒行礼。可见,印绶在汉代,是官员身份的显著标志,认印不认人是当时的常态。
04 汉代印绶制度的政治功能
印绶制度是汉代进行国家行政管理、保障官僚体制正常有效运转的重要制度,承载着非常丰富的政治元素。
在森严的等级社会里,维护国家秩序的最佳方法就是保持明显的等级关系,不得出现僭越的情况。印绶不仅是官爵等级的标志,也是官员政治地位高低的标志。印绶制度的实施,既神化了皇权,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又透露出浓厚的等级色彩,甄别了各级官员的官阶高低和等级差距,在维护国家秩序、管理官僚系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汉代的印绶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魏晋南北朝时期仍以印绶区别官阶的高低。即便后来出现了品色衣制度和补服制度,印绶制度也没有完全从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消失。尤其是绶的用途有所扩展,不仅可以连接于佩玉,而且也用作佩刀、双印之饰。
正是因为印绶制度在汉代的广泛应用,使得印在后世成为汉王朝的一种象征,人们常把汉印与唐诗、宋词、元曲和晋唐书法、宋元绘画并列在一起加以称颂。如今人们学习篆刻,也大多是从临摹汉印着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