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村民富,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广元市苍溪县歧坪镇旭光村采取“大园区+小庭院”的模式,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新农村,持续提升村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走进旭光村,一排排民居错落有致,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宛如一幅田园山水画。

村民冯秀华告诉记者,以前是住的土房,现在修成楼房,以前土巴路,现在变成了硬化路,现在各方面比较好,种点猕猴桃在地里还可以收入点点,现在家里也安的自来水、天然气,各方面比以前好多了。

水泥路、卫生室、文化室、“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产业干劲也越来越足。2010年,该村建成800多亩的猕猴桃产业园,通过“大园区+小庭院”发展模式,村民们实现了持续稳定增收。

村民邱棵介绍说,家里面有三亩多地流转给了老板,每年土地租金这块就有1000到2000块钱,另外就是说从土地流转过后,在园区这边儿打工,时间长了一点儿,也就学会了一些技术,后来在这个园区当管理员,现在我每个月工资也就是说5000块钱,一年有五六万块钱的收入。

村民郑大家高兴地说,主要是在园区务工,做点零活,关键是保证自己一年的收入。家里两个人一年有2万带点,自己有一点猕猴桃,目前有一万把块钱,家庭收入也就是鸡、猪,可能也就几千块钱,再做一点庄稼,种点庄稼,保证生活没问题, 总共有3万多 4万块钱。

按照“抓生态、强绿色、创有机”思路,该村大力推行“大园区+小庭院”模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村种植猕猴桃1000多亩,建村特色产业示范园46个,农户小庭院5400个。旭光村也成功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和省级产业兴旺名村。

村党总支书记李旭说,从土地租金,就近务工,让群众收入从人均5800元增加到人均25000元以上,同时,兴建光伏电站、水果保鲜库等,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歧坪镇人大主席王超表示,下一步,全镇将通过新植猕猴桃600亩,低效园改建1600亩,建成高产优质示范园3个、户办示范园60个,让老百姓实现持续增收。

苍溪融媒 王韬 韩静

编辑 王郁

举报/反馈

直播四川联盟

210万获赞 9.9万粉丝
四川广播电视台官方账号
四川电视台直播四川联盟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