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作为有史以来第一座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北京准备得怎样了?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又会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带来哪些影响?北京冬奥来了,你动起来了吗?
2015年申办至今
冬奥会准备得如何了?
奥林匹克研究专家 温州大学教授 易剑东:奥运会从申办到筹办到举办到赛后是一个完整周期,国际上通常叫作赛事管理整合路线图。中国人做事非常认真也有条不紊,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筹备,国际社会对我们的评价是经常超出预期完成,甚至有些项目提前完成。
这次筹办冬奥会也是有条不紊,虽然由于疫情影响,测试赛在去年被中断,但现在利用疫情缓解阶段我们又紧锣密鼓开展了大量的测试竞赛和活动。因此,有理由相信,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们也会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如期完成。
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也经常会对我们的筹办工作进行高度评价,包括巴赫主席对我们的评价也是,相信我们能办成一届非常精彩的,让世界注目高水平的冬奥盛会。
测试赛曾因疫情中断
测试成果如何检验?
奥林匹克研究专家 温州大学教授 易剑东:国际奥委会从2001年开始,就启用了一个计划——“奥运知识转让计划”,现在叫“奥运知识学习和管理计划”,它的核心是让以往办过相关赛事的组织管理团队直接来向筹办当中的团队传授经验,这已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与此同时,国际奥委会高度重视测试赛活动,测试赛主要测试赛事的三个环节:
赛事组织管理团队如何保障赛事运营,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相关技术官员;
场馆技术设施设备,是不是能达到高标准,符合赛事要求;
赛事后勤和服务保障团队。
从这次紧锣密鼓做冬奥会测试活动来看,这三方面显然都会得到全方位检验,这个阶段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因为我们是为了测试。相信在高密度测试环境中,我们的场地设施能够经受考验,组织团队管理人员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服务保障也能够做得更加完善。
水立方变“冰立方”
对原有场馆高效利用
奥林匹克研究专家 温州大学教授 易剑东:近几年国际奥委会特别强调绿色、可持续办赛事,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速滑馆等都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附近留下的专用土地,我们对赛事资源尤其是场馆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是为国际奥委会倡导2020议程计划当中的节俭办赛和持续管理提供了一个典范,这也为目前社会上对国际奥委会的一些不满,甚至对一些批评作了很好的回应。我们要让区域发展包括经济社会体育发展,与整个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融为一体。北京2022冬奥会对大量原有场馆的高效使用,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杰作。
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接下来要做什么?
奥林匹克研究专家 温州大学教授 易剑东:从奥运会筹备阶段来看,现在属于准备就绪阶段,接下来是赛事运行阶段,后面是赛事总结阶段,就绪阶段有三个核心环节:
场馆建设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现在竞赛场馆都完成了,但可能一些辅助设施还在最后收尾,这个阶段要有条不紊进行检验和推进。
赛事参与的核心人员,各个业务口的人员的训练,以及保障是否到位,包括安检、注册、人力资源管理、交通、餐饮等,这些相关环节是不是已经完全落实到位。
整个赛事管理指挥系统、控制系统是不是能做到赛事城市、场馆有条不紊进行匹配对接,这对主办城市和赛区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我相信这个阶段我们正在做这些扎实准备。
对我国冰雪运动有何拉动作用?
冰场和雪场数量激增,2015年我国只有400多个雪场,现在已经有770多个雪场、600多个冰场,比以前增长三倍。
冰雪运动人口增长,2014年我国滑雪人次只有1400多万,现在已经超过2100万人,而冰上运动人口现在也高达6000万人以上,我国现在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口已经翻了两倍以上。
我们推广冰雪运动的很多政策、措施已经落到实处,比如“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比如现在南方除了海南,基本都有了自己的冰场,大量南方城市还有雪场,甚至从数据显示我国室内雪场已经是世界第一。
这些都充分说明北京2022年冬奥会对我国冰雪设施、冰雪人口和冰雪产业的全方位拉动。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推进我国冰雪运动发展
奥林匹克研究专家、温州大学教授 易剑东:体育界有个说法,运动场馆是激发人从事运动最积极的外部诱致性条件,一个人也许刚开始并不想运动,可能借口是没有场馆,当有了场馆之后更多人会被激发起来,这已经被一些先发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明。对于中国来说,现在也把提高体育场地设施的普及率以及增加指导员人数,包括增加赛事活动等等,作为群众体育提升的一个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冰雪场馆数量的增加、赛事活动的增加、指导教练员人数的增加,都是在积极推进冰雪运动在我国更好发展。
北京冬奥来了
让我们运动起来
健康起来
勇敢起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举报/反馈

中国青年报

2167万获赞 134.5万粉丝
推动社会进步 服务青年成长
中国青年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