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民可信集团两子公司在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的28亿存款被莫名质押一事,引发广泛关注。目前,济民可信和渤海银行均称已报警,但济民可信对外公布了多份视频、音频和文字材料,作为指控渤海银行违法违规的佐证,而渤海银行只表示关注到“企业间异常行为”,并没有披露更多具体案情。

有法律界人士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济民可信对外发布的信息来看,渤海银行违规操作事实确凿,部分工作人员甚至可能涉嫌犯罪,但现在渤海银行方面提供的信息太少,真相究竟如何还需要警方进一步调查。

该人士还指出,前几年渤海银行也曾被企业指控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数亿元存款质押给第三方,但是案件最终以渤海银行胜诉或原告主动撤诉告终。

中技物流称"不知情”下存款被抵押 法院判渤海银行胜诉

法院认为中技物流无法对公章被未授权人员随意处置作出合理解释

上海金融法院为何一审判决渤海银行胜诉呢?

判决书显示,渤海银行提供了一整套此案质押业务的文件作为证据,包括《开立存单申请书》、定期存单、账户冻结止付凭证,《质押协议》、中技物流公司章程、准予变更(备案)登记通知书、股东会决议,以及中技物流法定代表人袁某人名章使用说明一份。《质押协议》上加盖了中技物流公章及袁某姓名章。

渤海银行认为,这些证据可以证明中技物流股东会为相关质押担保一事进行了审议,股东富控股份还加盖公章确认了股东会决议,渤海银行对担保尽到了审查义务。

从判决书内容来看,渤海银行并未出具办理该项业务的视频、音频资料,也没有提及中技物流方面具体的经办人信息。

中技物流则在诉讼中表示,不知道签订《质押协议》经办人是谁,经办人也未得到中技物流的授权;同时无法确认相应《质押协议》上的公章是否真实,袁某本人也不记得在上述文件上签字,无法确认法定代表人人名章使用说明中签字是其本人所签,请求对袁某的签字进行鉴定。中技物流认为,渤海银行存在与中技物流经办人及借款人煜培公司串通的可能,合同签订属于无权代理。

蹊跷的是,中技物流后来没有如期向法院提交鉴定公章的申请,于是法院对涉案两份《质押协议》真实性予以确认。

法院审理认为,《质押协议》上加盖中技物流及渤海银行公章,该合同有配套的《开立存单申请书》、定期存单等证据材料相互印证。中技物流无法对该公司2.5亿元资金及相应公章、法定代表人姓名章被未授权的人员随意处置的作出合理解释。且即使该公司未授权,也是其内部管理问题,现有陈述不能推翻渤海银行提供系列证据的证明效力。

富控互动承认印章管理曾经混乱

银行办理质押担保需有严格手续

从目前情况来看,济民可信的遭遇与中技物流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不同,至少济民可信主动报警,已能看出其态度。不过,从中技物流的判决书可以看出,渤海银行对于企业存单质押业务应有一套严格的流程规定,很多环节都会要求加盖企业公章或签名。

今日,济民可信对媒体表示,“事件发生后,我们内部就启动内部检查。我们内部分工是很严格的,特别是涉及大金额业务,公章由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专人管理,任何一次使用公章都要从公司OA系统上提交后,经过层层审批申请。我们调取了所有的审批结果和因出差等需要的外借记录,但都显示没有任何问题。”

截至目前,渤海银行方面并未对外发布与此案有关的更多信息。

目前这一案件还在警方调查阶段,未形成最终结论。济民可信集团的存款被质押过程中,是否有真实完备的相关手续材料?银行方面又是否进行了严格核查?银行工作人员是否与不法分子存在内外勾结的行为?还需要等待警方调查的结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樊宏伟

[ 北京头条客户端 ]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