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瑶族铜鼓舞
在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边缘,有一个居住着壮、汉、瑶、苗、彝、仫佬、布依等民族的美丽的地方——田林。由于山脉的隆起和河流的切割,在田林形成了山高、谷深、峰峦迭起、河溪纵横、地表崎岖等特点,构成了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瑶族铜鼓舞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时空中世代传承。
铜鼓舞是我国壮族、彝族、瑶族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它来源于文山壮、彝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活动。铜鼓舞表演时,鼓手有节奏地击鼓,通过鼓点节奏的变化引起舞蹈队形和动作的变化。铜鼓舞中的集体舞有多种队形,男女青年可以围成圆圈,也可以排列成半圆形、一字形、纵形、交叉对跳、四方形等。舞者情绪随舞蹈而起伏,舞法矫健有力,舞姿粗犷灵活,舞蹈场面欢快动人,显示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2008年田林瑶族铜鼓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表演形式
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正月三十或二月初二,各瑶寨都会跳起铜鼓舞,以纪念先人、欢庆节日、祈求健康长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大年三十或正月初二,全寨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由寨老主持进行一年一度的“起宝”仪式。众人将分为一公一母的两个铜鼓挖出来,摆设香案,放上供品致祭。祭罢铜鼓,寨中青年在寨老指挥下将铜鼓和木鼓吊挂起来。主祭人先打一轮鼓,而后其他人轮流击打。
开始时鼓声轻柔和缓,随后便逐渐加快,趋向高亢激昂,最后如疾风骤雨般连续震响。两位击打牛皮鼓者为铜鼓舞的领舞者,他们时而正面打,时而转身打,鼓槌不断在脑后、腰后、胯下出现,击打到鼓面上,形成鲜明的节奏,两人边打边舞,动作协调,天衣无缝。
场上的男女老少随之纷纷加入舞蹈行列,先跳圆圈舞,再跳迎春舞、扁担舞,动作热烈奔放,场面异常壮观。铜鼓舞没有人数限制,全寨居民都可参与。每年跳完铜鼓舞后,铜鼓又被埋入地下,埋藏地点秘不外宣。
关于铜鼓舞的传说
人类出现之初,并无民族之分,这是众所周知的。民族的出现,是随着人类发展的地缘关系、语言分歧、心理素质和生活习俗诸方面的条件而来的,就是占中国人口95%的汉族,也是汉朝以后才定形的,其族名亦借助于汉朝国名,始称为“汉人”“汉家”而已。在各民族史诗和传说当中,对于祖先的称呼虽然不同,但各民族都不约而同地将她(他)看成是人类的共同祖先。
在瑶族史诗和传说当中,密洛陀亦被看成人类的共同祖先。她有三个儿子,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奉母之命自立家业。老大勤劳能干,繁衍迅速,成为今天的汉族,老二英俊灵巧,读书识字,成为今天的壮族;老三因受母亲溺爱,懒散愚顽,无所特长,密洛陀只好交给他一些小米和旱谷的种子,让他到山上耕种度日。
但是播种第一年,庄稼全给鸟兽偷吃光了,老三只好回家向密洛陀哭诉。密洛陀说:“家里还有一面铜鼓,你拿去吧。禽兽糟蹋庄稼,你就把它敲起来,你就快乐了。”老三按照母亲的话去办,第二年果然获得了好收成。
有了铜鼓的佑护,老三就在山里住下来,并且改变了过去懒散愚顽的陋习,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发展成为今天的瑶族。
而铜鼓,也就因此真正成为瑶家的传家宝。不论是红白喜事之日,或是天灾人祸之时,瑶民都要杀牛祭祀,跳铜鼓舞,以示庆贺或除邪,特别是密洛陀的诞辰一—祝著节,瑶民提前三天举行庆祝活动,铜鼓舞是主要项目,其盛况比过春节有过之而无不及。
历史源流
《田林县志》记载说:“近代中外民俗学者都称‘木柄瑶’为长发瑶。1929年《广西凌云瑶人调查报告》称:‘长发瑶居于去凌云二百里北方之打房圩(今田林平山乡平屯)……’。木柄瑶自称,铜鼓是老祖宗从古州八万寨运江大石桃迁来时带来的,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从《清史稿》也可以得知,田林瑶族“木柄瑶”“长发瑶”支系最初并不生活在田林,而是在清雍正六年(1728年)前后从古州八万寨向西迁徙进入广西来到田林。铜鼓舞也随着民族的迁徙在田林落脚生根,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田林瑶族铜鼓舞的发生、发展,经历了雍正六年的形成期、清朝末期的成熟期、“文革”时期的冷落期和改革开放后的振兴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田林瑶族铜鼓舞曾经多次到县、市、自治区参加各类演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获得了极大的荣誉。
请鼓仪式
起鼓
起鼓,又称请铜鼓。每年的年三十晚或正月初二,由村屯中的寨老会同三四人到村寨里秘密埋藏铜鼓的地方,先是用各家各户自带来之祭品(米酒、肉类粽粑等)祭社亭,接着举行起铜鼓仪式。
起鼓时,先是在埋鼓处设坛祭祀,由民族代表念经作法,接着由两三个男青年挥锄掘鼓。铜鼓出土时,民族代表除注意观察各鼓鼓面铜色外,并留心审视各鼓鼓腹内的积水量及水色。
人们认为,如鼓面中心的太阳光芒及各芒所属铜面的颜色呈金黄色,鼓腹内以积有少量的清水为吉,是年可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反之则为凶兆,察看后敲铜鼓三下,表示起鼓仪式结束。
祭鼓
将铜鼓、木鼓、鼓架、鼓槌摆放在岑王大将军庙中,用碗盛酒放在鼓面上,上香、上供品(鸡、糯米饭、鸡蛋),由寨老诵经祝祷、烧纸钱、验鸡骨(鸡骨卜),仪式毕,将铜鼓、木鼓由庙中抬到坪地架好,由寨老先打一轮铜鼓,此后可以用于娱乐了。
打鼓
打鼓在瑶话中叫做“闹年打铜鼓”,一般从大年初一或初三开始,到正月三十或二月初二结束。第一趟鼓一定要由寨老开头。
打鼓时,寨老将击打铜鼓的鼓槌拿在嘴边默念、祷告,然后敲打铜鼓,由一人或两人起舞击打长鼓,鸣鼓开始时,动作缓慢轻柔,逐渐加快,鼓点高亢激昂,最后如疾风骤雨。
敲牛皮鼓的是领舞者,他们边打边舞,时而正面打,时而转身打,铜锤不停地从自己的脑后、腰后、胯下,在鼓面上轮流敲击,节奏鲜明,动作协调,天衣无缝。
这时,场上的男女老少也纷纷加入舞蹈行列,人数不限,场面壮观,热烈奔放。一遍之后便可由村中众人随意敲打。先跳《圆圈舞》,依次跳《迎春舞》、《扁担舞》。风格独特,舞姿优美,独具魅力,趣味无穷,令人心悦神爽。
埋鼓
到了正月三十或二月初二,一年一度的铜鼓舞就要结束了。此时,由寨老将铜鼓放在厅堂上用香、酒等祭祀品祝告后,悄悄地把铜鼓背到野外埋藏起来,留待来年跳铜鼓舞的时候再来起鼓。
传承价值
重要的文化价值
铜鼓是田林瑶族祖辈传承的神器,其铜鼓舞具有祭祀和娱乐功能,反映了当地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人们的心理素质,从形式到内容都是瑶族文化的具体表现。木柄瑶群众以铜鼓舞为载体,通过艺术形式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因此,铜鼓舞具有突出的文化价值。
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瑶族铜鼓舞是在铜鼓崇拜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表演形式。铜鼓的各种传说体现了瑶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从铜鼓舞的仪式活动、适用范围与祈福功用等层面,能够看出瑶族人民对于自然的崇拜与祖先的信奉。这些对探讨瑶族的精神交流方式与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因而铜鼓舞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
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
铜鼓舞在表演过程中有着丰富多样的表演方式,他们舞姿翻飞,身姿灵动,具有很好的审美价值。在形式上,铜鼓舞有单打、双打两个形式,可以由男子表演也可以由女子表演,他们在表演过程中,跟着鼓点的节拍,随着鼓点的节奏的双手挥动,击打木鼓。女子在表演时,动作细腻灵动,展现的是婀娜多姿的身形灵动之美;男子在进行表演时则充满着力量,有着大幅度的跳跃与翻飞,展现的是刚劲的力量之美,不仅具有欣赏性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木柄瑶人民对于美的独特领悟。
教育传承价值
铜鼓舞蕴含着瑶族人民对于祖先的崇敬,是促使当地人了解自身优秀文化的重要媒介,对铜鼓舞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创新,是培养下一代的培养民族情感与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经。
潜在的经济价值
瑶铜鼓舞所在地田林平山村,高山深谷、峰峦迭起、地表崎岖、河流众多等特点,构成了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由此形成的原生态村落蕴含了丰富的旅游价值。同时,出席节日仪式的民族服饰和配饰,以及仪式中吹奏类、打击类、弹拨类的乐器,都是瑶族人民纯手工制作,极具少数民族风情和特色,具有可开发商业价值。
非遗传承人
班点义
班点义,男,瑶族,1948年7月出生,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鼓舞(田林瑶族铜鼓舞)代表性传承人。
班点义从7岁开始接受祖父、父亲(第六代传承人班家林)等老一辈艺人的铜鼓舞的传授。舞艺精湛,享有很高威望,至今负责三瑶村的铜鼓保管、主持铜鼓舞活动。自解放初至今,多次组织参加上级安排的文艺演出活动。2007年参加北路壮剧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当年在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演出,成功展示田林瑶族铜鼓舞。
多年来,他培养铜鼓舞传承人班武贺一人,培训铜鼓舞表演队一支40多人,培养骨干12人,负责对全县专业、业余铜鼓舞表演团队传授铜鼓舞技艺,对田林瑶族铜鼓舞的传承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黄明荣
结语
田林瑶族铜鼓舞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成为民众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在田林县瑶族同胞的生活中曾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祖国文化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美丽的山花。
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宝贵的民族舞蹈面临着失传的危机。瑶族铜鼓舞的传承存在着对铜鼓舞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导致相关保护措施不完善,一些保护开发工作不落到实处;无法科学合理地保护与开发铜鼓舞,为其树立文化品牌;民众对铜鼓舞的文化价值了解不足而导致参与度不够等问题。
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尽早重视起非遗传承发展中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让田林瑶族铜鼓舞能够长久的歌舞下去。
来源:千姿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