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7000年,有的是你不知道的故事

【主播】

刘悠扬(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栏目介绍】

《发现深圳》是读创/深圳商报旗下一份有影响力的文化周刊,致力于挖掘深圳不为人知的历史,开设以来深受市民欢迎。现在我们将《发现深圳周刊》的内容声音化,每天5分钟,给你讲讲关于深圳历史、民俗、文化的小知识。

【本期内容】

很多深圳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难题:逢年过节想带点土特产回家,却不知带点啥好。深圳仿佛是一个没有土特产的城市。其实,深圳不但有土特产,而且还物产丰富,琳琅满目,今天来讲讲龙华方柿。

龙华方柿

◎廖虹雷 彭全民

羊台山下龙华、石岩、坂田和白芒等地出产的柿子,除了果大、味甜、品种多等特点外,与外面产地柿子最大的不同就是,红熟了,它的果蒂仍然保持青绿色。当地人以及港澳同胞在中秋赏月,抑或初一、十五拜神,尤其钟爱这蒂绿果红的柿子。所以,市场果摊上如果几个产地的熟红柿子一起摆卖,人们一眼就会把羊台山柿子区别出来。因而,羊台山一带柿子曾畅销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羊台山柿子按形状分有方柿、花萝柿和红团仔(又叫圆柿)。顾名思义,方柿就是柿子带扁身方形,可能因为龙华地区产量大,故被领衔“龙华方柿”。花萝柿子和红团仔柿像雪梨一样果型稍长形。花萝柿和红团仔区别在于:花萝柿底部有一圈圈像竹萝一样的花纹,而红团仔没有。三种柿子一样鲜甜。当地人多数用方柿“藏熟”,让它变成熟透红软柿,拜神作供果。因为方柿方形底平,放在供盘里平稳、色靓、大红吉利。花萝柿和红团仔柿多数腌制,叫咸柿,也叫水柿。

柿子含糖成份高,但有一种果胶,生摘下来不能马上吃,必须加工“藏熟”或经腌制,才能除去涩味。柿子按制作方法分有“藏柿”“腌柿”和做“柿饼”三种。“藏柿”,旧时果农家家都有二三个巨型木箱柜,每个约长宽二三米、高一米多的木箱柜可装二三担柿子。首先在木箱底铺一层薄薄的棉絮,然后把摘下来的柿子一个个整齐地排列箱柜里,一层层垒叠,垒叠到箱柜面再铺一层棉被,箱子里四个角点燃几炷香,盖上箱笼盖子,“闷”它三四天,青柿子变成黄柿子,再由黄柿子变成红柿子。这种“藏柿”也叫香火藏柿。这是民间家庭式做法。以后供销社大量收购加工,改为用一间屋子,堵住所有门窗,将一萝筐一萝筐的柿子层层叠好,在屋子里用炭火或电热器加温“藏柿”。柿子红熟透,软绵甜美。

“腌柿”有两种,一种是用盐水渍腌,这是一般家庭少量腌制做法,先把瓦瓮洗净,用七月初七挑来的“七姐水”放盐拌匀,然后把青柿子放进去泡它七八天,柿子去掉涩味,变成生脆鲜甜。另一种是供销社凉果场大量腌制,就用水泥筑几个大水池,每个水池兑着盐水或石灰水,倒进几百斤柿子腌泡十天八天,制好的“腌柿”就投放市场。做“柿饼”较为费劲,要用大量人力将每个柿子的皮削去,要看天气好坏拿出晒场翻晒,晒成半干湿,压扁,再晒至八成干,就制作完成。当然,后来凉果场就不用靠天吃饭,改用烘炉烘干加工了。

(作者廖虹雷为深圳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民俗学者,彭全民为深圳市古迹保护协会监事长、文物保护专家)

审读:谭录岗

举报/反馈

读创

84.1万获赞 13万粉丝
深圳商报/读创—深圳400万商事主体社交平台
深圳商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