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祖先选择住宅的历史,开始于人类的原始时代。据史料记载,我们的先民在上古时代的居住形式是穴居。
穴居有利用天然岩洞和掘地为室两种。又据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后确认,古代人选择穴居的方法是很讲究的,所选定的岩洞都是朝阳光、避风雨、躲猛兽、防火灾、近水源、利走路的地方。
龙山文化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创造了一种“半穴式”屋。这种房屋既有圆形单室,也有前后两室相连的布局方式。这种双间房子,内室做成圆形,外室做成方形,象征“天圆地方”。中间连以狭窄的门道,整个建筑平面作吕字形。外墙中还挖一个小龛作灶,有的灶旁还设置小型窑穴。说明内外两室,在使用功能上具有分工作用。这种两室的半穴式房屋,在保温上比单室房屋要好。
半穴式房屋,多选择在土肥水美,地势较高,水患较少的区域且大多数坐阴迎阳。
在同一时代,居于我国南方多水潮湿地带的先民们,则在地面上立起木桩,并在上面建造“干栏式”房屋,也就是史书
干栏式房屋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或作杂物间、储藏室。这种干栏式房屋,居高临下,朝阳通风,一般建在较高的地势上,并靠近水源和道路。
这种房屋格局一般为横长形,仅少数为纵长形。楼梯置于室内或室外,不拘一式。
上层住宅,前部分为宽廊及晒台,后部分是堂与卧室,堂云南干栏式住宅内设火笼,或设祭神台。这种干栏式住宅有的面阔可以达到五间,高度也可达到三层。
目前,在中国东南部、南部、西南部,还在继续使用和建造这种干栏式住宅。只不过在建造材料上和设计施工上较古代先进而已。
最近,去甘肃陇东庆阳地区考察,曾到过泾川、镇原一带,这里的土窑洞就是在古人半穴式房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黄土高原的土质干燥而疏松,历代的老百姓就在这里挖穴为居,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窑洞模式。
这里的窑洞大多数依山面阳,门窗为南向、东向、或东南向。另外,因为地势原因,门窗也有开在西南向的。总之,是尽量迎纳阳光。
陇东的窑洞和陝北的窑洞一样,冬暖夏凉,防火防寒,且施工简单,取材方便。每个窑洞的规模不大,一般进深(深度)在4米至5米左右,宽度则因地势而定,或宽或窄,一般在3米左右。人住在这种窑洞里可以长寿,甚至连鸡鸭住在里面也可以多下蛋。
窑洞式住宅有三种:一种是靠崖窑,在天然土壁上开凿横洞,常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溃,或在洞外砌砖墙,保护崖面。规模较大的窑洞式住宅,还在崖外建房屋,组成的院落被称为“靠崖窑院”。另一种在平坦的冈地上,凿掘方形或长方形的平面深坑,并沿着坑面开凿
这种窑洞以各种形式的阶道通至地面。如附近有天然崖面,则掘凿隧道与外部相通。较大型的地坑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坑相连,这种地坑院可住二、三十户。还有一种在地面上,用砖、石、土坯等材料建造的一层或二层的“拱券式”房屋,补称为“锢窑”。用数个锢窑组成的院落为“锢窑窑院”。
明代文学家谢肇涮,为福建长乐人,做过广西右布政使,熟悉河流水利,曾作笔记《五杂俎》,多记录掌故风物,其中有一段文字描述了我国南方和北方不同居住的特点,写道:南人有无墙之室,北人不能为也。北人有无柱之室,南人不能为也。北人不信南人有架空之楼,行于木杪,南人不信北人有万斛之窑,藏于地中。地密,燕都虽有之,不及秦、晋之多,盖人家颛以当蓄室矣。其地燥,故不腐,其土坚,固不崩。
通过上述例子,不难看出:穴居、巢居、干栏之居,以及窑洞之居,均是因地制宜的产物。《易经·大壮》卦词曰:“适形而止。”这正是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别很大,土质、地貌也不一样,但是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的作法,正是中国所有民居的营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