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是世界著名数学家,是我国现代数学的开创者,多年来他一直领导着中国数学的发展。他是一名天才数学少年,后留学海外成长为一代数学大师,虽然他的--生中从未获得任何学位,但他所取得的成就却是举世公认的。

一、自学之路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小杂货店。从小华罗庚就是一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喜欢把什么事都弄得个水落石出。在金坛县仁劬小学,他渡过了小学阶段,由于贪玩没拿到毕业证书,只拿到了一张修业证书。

此时的华罗庚已开始喜欢学数学,他的解题方法既简单又清楚,常被老师和同学称道。当时,他还获得了上海市珠算比赛第一名,这次的成功是因为他仔细研究了当时的珠算法则,将原来的乘、除法运算作了简化,从而节约了时间,又加上他善于心算,所以一举夺冠

然而,贫穷的家境连他8常的生活费也无法维持。一年之后的1928年,华罗庚被迫辍学回家帮父母经营小店,开始了他的自学生涯。此时的华罗庚已经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自学数学时,只有三本数学教材一《大代数》、《解析几何》和一本只有50页的《微积分》,以及二种数学杂志《学艺》、《科学》。

虽然他尽量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但他的举动还是遭到了家庭尤其是他父亲的强烈反对。他只能利用早晨和零碎时间来学习。也正是这种阻挠,形成了他没有时间,就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没有书遇到疑难问题就动脑子想,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

而这种早起学习的习惯就是在这时养成的,并一直保持到了他的晚年。1929年,由于流行瘟疫,华罗庚患上了伤寒病,卧床半年后,幸免一死,却留下了左腿的终身残疾。也正是因此更坚定了他攻读数学的决心。

二、走入清华

经过几年的自学,在1929年12月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Stwerm氏定理的研究》。接着于1930年12月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二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出》。正是这二篇论文,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场武之教授的注意,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工作从此华罗庚的命运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

1931年秋天,华罗庚来到了清华大学。由于华罗庚仅仅是初中毕业,怎么安排他呢?于是,他担任了清华算学系(即数学系)的图书管理员,他立下宏志“以过人的努力,追求白己的成就”,他的应右铭是“见面少叙寒喧话,多把学术谈几声”。在这所当时中国最前沿的科学殿堂里,他一边听课,一边刻苦自学。

除了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之外,他开始学习英语。他博览群书,特别是在杨武之教授的指导下。致力于数论的学习。由于他的勤奋努力,鉴于他的卓越才能,在郑桐荪教授的力荐下,1933年,他被清华破格提升为助改,讲授微积分课。

此时的华罗庚已告别了以前初级水平的研究,力主于研究数论,也涉及分析及线性代数。他的论文不但高产而且质高,大部分都发表在国外的杂志上。1935年,他首次在世界最重要的数学杂志一德国的 《数学年鉴》(Mat hemat i sche Ann;Len)上发表了论文。所以在这一年,清华再次破例提拔华罗庚为教员。1935--1936年,受清华之邀,当时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阿达玛(J. Iladamard)和温纳N.Wiener)来到数学系讲学。

阿达玛当得知华罗庚的研究方向后,提醒他注意苏联维诺格拉朵夫的研究方法并促成了华罗庚与其通信来研究华本(C.Wrinx)问题。这对华罗庚今后有关华林问题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作用。最重要的是,温纳建议并推荐华罗庚到英国的剑桥大学向哈代(G H. Hardy)继续学习。

三、留学海外

华罗庚深知,要想在数学上取得成就,必须继续深造。于是,在1936年,他受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了英国剑桥大,这是当时世界解析数论的中心之一,向哈代学习数论。

1936--1938年的两年内,为了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他放弃了申请博士学位。

放弃学位的原因,其一是申请学位需要向校方交纳一定数额的学费,而他没有钱来支付这笔钱:其二是他自己认为应把虚妄的名利放在-边,力求真才实学。虽然即使他在留学第一年写的11篇论文中的每一篇都能拿一个博士学位,但他却放弃了。他深信“不为学位,只为真才实学”是对的。

在剑桥时期,不但有哈代的指导,而且周围也有一批青年数学家能朝夕相处、相互切磋。在浓厚的学术气氛下,使他真正做出了世界第-流的工作,引起国际重视,达到他一生中的一个创作高峰,例如:对“完整三角和估计、华林问题、塔内(G.Tarry)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华氏不等式、指数和估计”等一些重大的成就。这些研究成果已经成为数学界的经典文献,现在仍作为定理出现在数论专著中。

四、学成归国

1938年秋,爱国心切的华罗庚放弃了在英国讲学的机会毅然准备回国。他穿越马六甲海峡,从越南飞到昆明,不惜迢迢万里的海空旅途,回到了当时的抗日大后昆明。来到了西南联大(清华、北大、南开三校联合)。又是在杨武之教授的极力主张下华罗庚未经讲师、副教授,被破格直接聘为教授。

当时的昆明处于被封锁的状态,物资极度溃乏,生活异常艰难,挨饿是常事,每天还要躲避日军的轰炸,有一次在躲避炸弹时,掩体倒塌,华罗庚差一点儿丢掉性命。生活的困苦可以忍受,最重要的是出于信息的封锁,没有任何的文献资料可以借鉴,这对于研究学问的人是何等艰难。

华罗庚说这是他一生中第二个困难时期(第一个困难时期是他少年时自学数学的阶段)。然而就是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恶劣条件下,他一边整理剑桥学习时的资料,一边钻研,写出了他的第一本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

虽然此时的华罗庚凭借他在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是世界数学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是在当时的情形下他进行研究仍主要立足于自己原始的思想和开拓精神。也正是由于这种情况,他中断了他在数论方面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即抽象代数。

他领导了一个“有限群”的讨论班,并于1941年在多复变典型域的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研究。1943年他的两篇自守函数的论文在美国数学学报上发表。人们惊异地发现,这位处在封锁中的华罗庚与C.L.Siegel的进展几乎是同步的。并且华罗庚在矩阵几何的研究上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五、美国之行

由于美国成功地发射了原子弹。1946年7月,国民党政府军政部派华罗庚等一行七人去美国。华罗庚来到了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从事基础研究并讲授数论。从1948年到1950年,他受聘在美国伊里诺大学任教授。

从1946-1950年四年中,华罗庚在抽象代数方面又做出了几个非凡的成果。例如:体的半自同构理论、体上——维射影的基本理论、嘉当——仆劳威尔——华(Cartan- -Brauer- HuaThevrem)理论。

六、回国任教

此时的华罗庚已是-位著作等身的世界著名数学家了,他的妻子也携子来到美国与他团聚,他们一家在美国过着舒适而安逸的生活。1949 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解放再次深深牵动了华罗庚的心。这种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使他再--次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毅然于1950年2月携全家返回祖因。

在转道香港回国途中,他发表了《公开信》,信中浓浓赤子心溢于言表,此文中他号召留美学子回因报效祖国,对祖国浓厚的感情可见一斑。1950年一-1965年,华罗庚又一次进入了一个创作高峰。回因后他首先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任教授,接着开始着手筹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52年,数学所成立,华罗庚任所长。一方面,他继续自己在数论和多复变函数,典型群的研究工作,并写了多部专著。另一方面,他开始着手培养中国的年轻数学家。他组织了两个讨论班。后来他的许多学生都成为有名的数学家,有数论的王元、阵景润;代数的万哲先;多复变函数的陆启铿、龚升等。

担任数学所所长期间,随着中国科技大学的成立,他同时担任了该校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以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在这期间,他出版了专著《数论导引》、《典型城上的调和分析》与万哲先合著《典型群》,与王元一起提出了数值积分的新计算方法。《优选法》、《统筹法平话》、《优选法平话》等科普文章让数学作为工具在生产中发挥了直接作用。

他的另一个重大贡献体现在他对中国中学数学教育的贡献。他积极倡导了在中国举办中学生数学竞赛活动。早在1946年访问苏联时,苏联在数学竞赛活动中的诸多工作以及对青少年学习数学的推动作用令华罗庚非常向往。所以在1956年,华罗庚仿照苏联的模式,在中国倡导举办中学生的数学竞赛活动。这一年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四城市举办了中学生的数学竞赛活动。

华罗庚的倡导得到中国数学界的热烈欢迎与支持。从1956年开始,陆续共举办了四次数学竞赛活动。后改名为“华罗庚数学竞赛",直到今天,这一竞赛仍每年举办,已经成为一项全国性的常规活动,并已为推动青少年学习数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名誉全球

七十年代后,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并担任政府科学顾问。虽然他身体健康状况欠佳,有严重的心脏病,但他仍然坚持忘我的工作,人们感到他是在加紧努力以补偿他丢失的岁月。

他的工作仍然以搞应用数学为主,也做一些理论研究。1980年8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数学教育会议上,他作为四位主讲之一,发表了题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曾及数学方法的若干个人体会》的讲话。会前,有的人认为讲应用数学拿不出手,不想,这篇讲话却在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被这位数学界的天才征服了。

因为众所周知,他在纯粹数学领域已经做出了优异的成就,现在在应用数学的研究上又有一系列成果取得,难怪人们感到惊异。从80年代开始,华罗庚就作为国家的“文化大使”重建中国与西方学术界的关系。华罗庚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现在绝大部分时间不幸地都在从事‘非数学活动’,而这些活动对他的国家与人民都是必需的。”

后他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2)、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Barerian Academg of Sciences ) (1985),被授予法国南茜(Nancy)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伊里诺大学等诸多博士学位。

1985年6月12日,在东京讲学时由于心脏病发作猝然去世,倒在讲坛上,享年75岁。

八、总结

华罗庚先生一生在数学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数论、多复变函数等方面的研究是超越同时代的西方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就有著名的华氏不等式、华氏定理等。他的后半生的大部分从事应用数学的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成为中国应用数学的开拓者。

举报/反馈

怪Talk

5551获赞 696粉丝
怪Talk财经爱好者,定期分享财经热文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