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丧葬礼仪,是非常复杂的,毕竟整套丧葬流程,经历过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是慢慢形成的。任何文化的内容在不同时期都不可能是完全统一的,所以即使是同一种文化,在不同时期也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内容,针对同一事件,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流程。
丧葬作为普通百姓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的事情,在重视传统文化民俗的中国古代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唐代时期,丧葬的整个流程,共分为26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明确、严格的内容规定,整体流程非常复杂。
人死后,尤其是一些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死后,丧葬仪式是非常复杂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第二阶段,是进行丧葬仪式正式开始前的一些仪式感比较强的工作;第三阶段,是最后的下葬流程。
第一阶段,共有11个步骤,分别是:初终、招魂、发丧、护丧、奔丧、置灵座、治棺椁、沐浴、袭尸、饭含、明旌。这一阶段的所有内容,都是初期的准备,主要由死者的亲人完成。
初终,是指死者刚刚去世时,家人为死者进行的简单的告别仪式。此时的家人们会换上正式的服装,确认死者是否真正死亡,主要还是体现出一种临终关怀。有时候,皇帝还会为非常重视的臣子手写药方以示重视,甚至也可能会暂时绝食表示哀痛。
招魂,是基于古人的封建迷信思想而进行的一个流程。在古人的思想中,每个人都是有魂魄的,死亡,就是人的魂魄脱离身体的一个过程。而招魂,就是通过一些手段,试图将人的魂魄“招”回他的身体,如果招魂失败,这个人才算是真正的死亡。
发丧、护丧,是相关的两个流程,发丧是指通知各个亲朋好友死者已逝,而护丧,则是由一个指定的人来主持丧事的大事小情。奔丧,自然就是指亲朋好友在听到消息后,到丧事的举办地进行吊唁。
能够得到奔丧待遇的,主要有这么几类人:一,是皇亲国戚这种位高权重的人,死后其臣属等需要回来奔丧;二,是父母,这是古代的孝道;三,是极好的至交等关系非常好的人,这主要是出于情义奔丧。
置灵座、治棺椁,都是一些相关重要物件的准备工作,在挑选上有很多细致的规定,但在不同具体地区很可能也有所不同。灵座,其实就是在死者下葬之前,暂时接受供奉的一个祭祀席位。
沐浴、袭尸、饭含,是三个要连续在一起完成的步骤,因为这都是对死者尸身进行的准备工作。古人认为,人死后应当沐浴清洗,换上庄重的衣服,在嘴中放入一些物品,才能够下葬。
在封建思想中,人在死后会前往阴间,而去往阴间时,人应当保证自己的身体洁净,否则就很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为死者提供沐浴等服务,也是一种临终关怀的体现。
明旌,就是死者死后,放在灵柩前或棺椁上的长幡,上面会附有死者的一些基本信息,有时候也会写一些很重要的功绩。明旌的作用,其实主要就是说明死者身份,所以这也是准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准备工作就绪,丧葬进入下一个阶段:也就是进行丧葬仪式正式开始前的一些仪式感比较强的工作。这一部分共有7个步骤,分别是:小敛、大敛、成服、吊丧、赙赗、停柩待葬、朝夕奠、朔望奠。
小敛和大敛,也被成为小殓和大殓,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写法。这二者都是死者正式被放入棺椁前进行的工作,因为内容高度相关,所以经常被放在一起进行讨论。
敛,有“收起”之意,殓,则专指“将死人装进棺椁中”。小敛和大敛,都是非常能体现临终关怀的步骤,同时也是为生者提供最后一次见到死者面容的机会。
小敛,就是为死者穿好衣服,盖上被子;大敛,就是在人死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小敛后的第二天,将死者放入棺椁之内。小敛和袭尸的内容有些相似,因此有些地方只取其一。
小敛其实是偏向于让死者更“舒服”地上路,而大敛则是最后进行一次检查。前面的步骤都非常复杂,心情悲痛的丧事处理人很可能出现一些纰漏,大敛就是最后一次补救和死者尸身相关纰漏的机会。
也有些人认为,之所以要在死者死后三天才进行大敛,就是为了避免有些死者其实尚未完全离世,等待三天观察其是否真正死亡。因为确实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先例:人死后两三天又重新“复活”了。其实这只不过是当时的医学不够发达,无法准确判断人是否死亡所致。
成服,是在死者已经被放入棺椁后,亲属们要穿上自己身份对应的丧服。成服针对的,一般只有死者五服之内的亲人,但有时候也有一些和死者关系极为亲密的人,也会跟着一起穿上丧服。
吊丧,自然就是亲朋好友们到死者灵前进行吊唁的行为。唐代的吊丧和现代的吊唁有所区别:即使是吊丧,来者也必须穿上对应的吊服,以此来表示自己对死者的尊重。
赙赗,主要是指生者为死者准备的一些衣帛、车马等财物,盗墓者所盗窃的陪葬品,就是赙赗。将一切准备就绪后,就是停柩待葬。停柩待葬,主要是因为一些问题尚未解决,所以还不能确定究竟该何时将死者葬入何地。
朝夕奠、朔望奠,就是生者对死者的祭奠活动。朝夕奠,自然是指死者的亲属要在下葬前的每个早晚都对死者进行祭奠;朔望奠,则是指下葬前的每个初一、十五也要对死者进行祭奠。
朔望奠的来源,主要和下葬时间有关。古人对下葬时间非常讲究,中间又很可能出现各种意外,所以停柩待葬的时间很可能长达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在此期间,必定会经历几个初一或者十五,自然也要对死者进行祭奠。
关于下葬环节的步骤,共有8个:卜宅兆、卜葬日、启殡朝祖、将葬陈车位、陈器用、发引送葬、陈明器、下葬、虞祭。这一环节,也是唐代丧葬中的重头戏。
卜宅兆,是一种风水学的说法。古人非常迷信,认为万事都会受到风水影响,尤其是阴宅的位置,必须要好好挑选。如果下葬的位置有问题,很可能会祸及子孙后代,而位置选得好的话,则能够为子孙谋福祉。
虽然这种说法的真实性有待可考,但古人还是在这件事情上非常重视,经常要请教风水先生,并进行一系列的卜凶吉活动。
卜葬日,和卜宅兆的思想内核差不多。这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证风水至少不要造成不好的影响,一些权贵人家,还会精挑细选一番,希望在位置和时间上都能够带来好处。
启殡朝祖,和游子离家前要向各个长辈辞行是一个道理,人们会将棺椁先转移到堂屋里,这被称之为启殡。一些有祖庙或者宗祠的人家,会将棺椁先抬到祖庙或宗祠中进行朝拜,就相当于是死者临行前拜别长辈了。
将葬陈车位、陈器用,前者是针对生者,后者则是针对死者的。因为古代的下葬是一个非常庄重的仪式,参加人数也不会少,而且下葬位置一般都很远,只能乘车前往。关于生者所乘车如何排列,就成了一个问题。
送葬队伍的乘车排列顺序,一般都是按照和死者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的,当然,如果有远超出死者和其他送葬者社会地位的人前往,则一般此人的乘车都会被放在最前。至于陈器用,则是将一些冥器陈列在灵柩之前,以便下葬。
发引送葬,就是送葬环节,送葬者们会将死者的灵柩送至下葬地点,这个过程就称之为送葬。送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一个可能会有些危险的环节。即使是唐代,一些乡野地区的治安情况也得不到太大保证,所以送葬路上很可能会遇到一些土匪等危险。
陈明器,是在送葬结束之后,下葬之前进行的工作。明器,也被成为“冥器”,就是陪葬品。将陪葬品摆设好后,就可以将死者下葬了,整个丧葬仪式到此,就算告一段落。
下葬结束后,不代表整个丧葬就结束了。虽然死者的尸身已经入土,但死者的魂魄必须要由送葬者们接回家,避免他们漂泊在外成为孤魂野鬼。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人们还要进行虞祭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