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未来的启迪,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
顺着中国历史的脉络,跟随徐祥的视角,一起来了解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顶级国宝。今天继续介绍汉朝,文物主要来看东汉时期,带来击鼓说唱俑等珍贵文物。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被称为“汉代第一俑”,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 1957年出土于 四川 省 成都 市天回 山东 汉崖墓,为东汉明器。
“说唱”是 中国 曲艺艺术的主要特征,它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在已经无从稽考。 四川 地区的汉俑独具特色,内容较为丰富,在出土的许多俑雕像中,最著名的就是这件东汉击鼓说唱俑。
此俑高56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头戴软小冠,并以长巾围绕一匝,前额上打一花结。这个说唱俑的表演仿佛已经进入了高潮,他得意忘形,表情夸张,竟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他上身赤裸,下穿长裤;身屈,蹲坐在地面上,赤足,右腿扬起,脚掌向上,张口,露齿,眯缝双眼,露出活泼诙谐憨厚之态。额前有皱纹数道,开怀大笑,仿佛正进行到说唱表演中的精彩之处。头戴帻,左臂下挟一圆形扁鼓,右臂平直,手执鼓槌欲击,两臂戴有璎络珠饰,似作说唱状,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使观者产生极大的共鸣。此俑表情生动活泼,反映了当时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
从此俑的整体造型来看仍然属于古拙的艺术风格。作者显然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中的说唱艺人,而是着重表现说唱艺人的一种特殊神气,即企图用他所说唱的有趣的故事引起听众强烈的兴趣。说唱者的那种伸头、耸肩、眉开眼笑、近乎手舞足蹈的神态,把他有声有色的表演刻画得惟妙惟肖,极其传神。从其诙谐而健康的神态中,人们似乎听到了他爽朗的笑声,并且可以想象出他所说唱的内容,甚至使人们似乎看到了在说唱者的前面,有一批听众正在兴致勃勃地倾听他的出色表演。很显然,这一陶俑的作者,似乎很懂得发挥观赏者的联想作用。
秦汉陶俑的造型不仅有威武的军阵,也有这样极具生活气息的人物。该件陶俑以灰陶作胎,手塑成型,左臂挟鼓,右手举槌作击鼓状,正忘情地进行说唱表演。其手舞足蹈的形态,眉飞色舞的表情,将一位汉代“说唱艺术家”的现场感觉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反映了东汉时期高超陶塑艺术水平。该件陶俑富含浓郁的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 四川 的东汉墓先后出土多件形象类似的击鼓说唱俑,这表明当时蜀地说唱表演颇为流行。汉代说唱者往往以身材短胖、相貌滑稽的侏儒充任表演者,同其他舞乐百戏节目同场献艺。
这件绿釉陶楼高144厘米,1956年出土于 山东 省高 唐县 固河。
白陶楼一半施绿釉是典型东汉陶楼的特征。这件陶楼展示的实际是很典型的楼阁木结构。 中国 木结构楼阁在后世长期遵循这种建筑形式,一直沿传到今天。
这个陶楼的斗棋是单檐一斗三升式。所谓“斗”,是倒置的梯形四棱台状的木质“方块”,上大下小,立在柱子顶端,支撑上部构件。“棋”是架在“斗”上横置的短木梁,这种短木梁一般都带有一点向上,弯的弧度,所以也被称为“弓形”短木梁。斗和棋合称“斗棋”。
棋和梁之间架有“升”。“升”外形和“斗”相似,也是上大下小的倒置的梯形四棱台状“方块”。“斗”和“升”的区别在于:“斗”上的卯口是十字形(即“斗”上方挖“十”字形槽),而“升”上的卯口是ー字形(即“升”上方挖“字形槽)。
图中陶楼檐角下的“爪”状结构就是斗棋。斗棋中下部横的短梁是“棋”,“棋”上三个小“方块”就是“升”。ー个斗上架棋,棋上有三个升,简称为一斗三升。根据文献和遗址,春秋时代 中国 已有 高台 建筑,战国已有了楼。斗棋出现的时间更早,可以上溯到西周初年。明清以后,斗供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零部件。
西汉时期,木构楼阁逐渐出现。受技术水平限制,当时的楼阁常采用大木实叠而成的井榦式建筑,楼的外形缺乏变化。东汉时期,木构楼阁显著增多,楼阁的框架结构和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随着斗栱在重要建筑上的普遍使用,高层木构楼阁上的平座和出檐也都由起悬挑作用的斗栱支承,斗栱成为了整座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当时有的陶楼在腰檐上置平座,平座上施勾栏,既可满足凭栏眺望的功能要求,也由于各层腰檐与平座搭配方式的不同,或挑出,或收进,使建筑物明暗虚实,错综起伏,富有节奏感。
东汉以后,除了满足特殊的要求外, 高台 建筑逐渐减少,而木构楼阁显著增多。这种楼阁合理地运用木构建筑技术,满足了功能上遮阳、避雨和凭栏远眺的要求。同时各层腰檐 和平 座有节奏地挑出与收进,使楼的外观既稳定又有变化,并产生各部分虚实明暗的对比,成为 中国 古代木构楼阁此后长期遵循的建筑形式。这件陶楼是当时木构楼阁的一个典型缩影。
这件绿釉陶楼通高98厘米,1956年 河南 陕县刘家渠出土。此陶楼上有家兵持弩守卫,水塘周围有骑士巡逻警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豪强地主拥有私家武装。
东汉时期,豪强大族凭借自己手中的特权与经济优势,建立了大量规模可观的田庄。这些田庄多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手工业和商业,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能力。他们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经营酿酒、煮盐、养蚕、纺织等手工业,并且还自制农具和兵器,俨然就是一个内部闭门成市的小王国,生活所需物质基本不依赖田庄以外的供应。
东汉末年,随着社会局势的动荡以及战事频仍,各地豪强大族为保护自己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纷纷加强庄园防御、营建坞壁等用以自守,并组织部曲和家兵,建立起私家武装。
通高54.5厘米,1951年 陕西 西安 新筑镇出土。亭分两层,置于圆形水池内;亭脊顶与檐角均塑有禽鸟;中层四角各有一名张弓控弩的武士,亭中心处有三人,一人抚琴,一人起舞,一人伴唱;下层有楼梯;水池周围塑有人、马、鹅等形象;通体施绿釉。 绿釉陶水亭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豪强地主的生活状态(莺歌燕舞)以及私人武装情况(水亭四角的弓箭手),为后人了解东汉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建筑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并且,其造型别致,保存完好,为汉代陶塑工艺之佳品。
部曲是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的私家武装。
此陶猪圈模型高15.5厘米, 湖南 长沙 出土。为墓葬陪葬品,这件猪圈模型由圆形围墙构成,围墙上有宽檐以保护墙壁,圈内卧猪。猪圈外 高台 上架筑厕所,下部与猪圈相通。
在汉代,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时肉类食品的比重大为增加,种类也较为繁多。其中猪是人们最为嗜食的动物之一,在各地汉墓出土的有庖厨图之类的壁画、画像砖和画像石中,宰猪的场面极为常见。由于猪在饮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猪的饲养日益受到重视。此猪圈模型也是当时猪这种家畜饲养的生动反映。
汉代猪圈积肥是农家肥的重要来源。人们常常把稻草、谷壳之类撒进猪圈,利用猪的践踏,与猪粪尿和人粪尿混合积成优质圈肥。此猪圈模型就反映了这种积肥方法。同时,把厕所和猪圈合为一体,不仅有效利用了空间,两个污秽之地集中一处,也减少了污源。
为了养猪积肥, 中国 古代设计和建造了多种形式的猪圈。汉代的猪圈主要由独立式的猪圈、与厕所连接的“连茅圈”和与作坊连接的猪圈。这种“连茅圈”曾在长时期内遍及 中国 的广大农业地区,尤其盛行于华北地区,对古代农业生产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
东汉提倡孝道,盛行厚葬,人们尽量为死者安排在阴间生活所需的一切,大到房屋建筑,小到日常各种用具,只不过多用模型器代替。牲畜圈舍是模型器的一大项,陶猪圈是家庭饲养的象征但因各地养殖牲畜种类的差异,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礼俗,而陶猪圈、陶田、陶井、陶厕之类,一般在地主的墓里才会有陪葬。 湖南 地区多见猪圈,反映 湖南 地区自古以来养猪业兴旺。
这种带卷蓬的车常委汉代妇女所乘坐。
此陶灶似船型,一端上翘,灶上面有三个灶眼,灶身两侧附有汤缶,灶台上面还有一只“小老鼠”。这类陶灶在当时大多是作为一种陪葬器使用。
“熹平石经”是 中国 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为书法家蔡邕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故又被称为“一体石经”。它集汉隶之大成,用笔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端美雄健,不但在当时被奉为书法的典范,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也有很深的影响。“熹平石经”是 中国 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石刻,刻成后立于汉魏 洛阳 城 开阳 门外太学所在地(遗址在今 河南 偃师 朱家圪墙村)。
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汉灵帝命令蔡邕等人以隶书写定《诗》、《书》、《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7经,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经蔡邕写定的经书被刻到了石碑上,刻成46碑作为儒学经典的标准定本,立在太学以便读经人校对是正,当时观摹校核经书的人络绎不绝,车马塞道。汉末战乱,殃及石经,已少有整石存在。自宋代以来,则时有残石出土。
这是一件东汉的梳妆盒,高5.5厘米、长8厘米、宽5.5厘米, 山东 省 莱西 县岱野村出土。
汉代最高贵的漆器是在边缘镶嵌金、银、铜等金属的“扣器”。这件漆盒的匣盖镶有银质四叶,边沿并以银片包镶,内外绘云气纹,是汉代妇女盛放梳子、篦等妆具的用器。
汉代是漆器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高级漆器制品,常常缘边镶嵌金、银、铜等金属,被称为釦器。贴花也是重要的装饰技法,它是在黑漆地上嵌贴镂成各种花纹的金银箔片,显得富丽华美。这种金银镶嵌与贴花技法,为后世漆器金银平托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件瓷罐1955年出土于 河南 省 洛阳 市中州路,高16.5厘米、腹径18.5厘米。
罐口直沿,腹部成球形,平底;腹上部四侧有四个半环形耳,可以穿系;淡青色,釉层薄而均匀,有开片;肩腹之间有一道弦纹,腹部有模印斜方格纹。全器呈淡青色,釉层薄而均匀,有开片,以高岭土为原料,火候很高,胎质坚实,为长江中下游的制品,是东汉后期青瓷的典型器物。
东汉后期,在 浙江 绍兴 、 上虞 一带首先出现了青瓷器。它在夏商周三代原始瓷和印纹硬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采用高岭土做胎,通体施釉,施釉技术由刷釉改为浸釉,胎釉结合紧密牢固,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胎质坚细,釉色晶莹,吸水率低,已具备了瓷器的各种条件。青瓷的出现代表了汉代陶瓷工艺的最高成就。
此石天禄出土于 河南 洛阳 西郊,颈背阴刻“缑氏蒿聚成奴作”七字,表明是缑氏(今 河南 偃师 )蒿聚村工匠成奴作所作。天禄辟邪是东汉时期立于墓前的神兽,常与辟邪配对。
此石雕高78厘米,长77.2厘米,宽25厘米,1955年 河北 省 望都 县出土。
这件彩绘石骑马人系用整块石灰石雕成,骑马的僮仆头戴黑色平巾帻,身著红地白色流云纹剪襟短衣、粉地红色流云纹大口裤,左手提酒椑,右手提两尾鱼,作欣欣然买酒归来状。
东汉时期,雕塑艺术风格较西汉有较大变化。西汉的石雕作品一般造出大体轮廓,力求简练,东汉则出现了用线条来表现细部,如衣饰、家禽的羽毛等。这件彩绘石骑马人,系用整块石灰石雕成,骑马的僮仆戴黑色平巾帻,着红地白色流云纹剪襟短衣,粉地红色流云纹大口裤,左手提椭圆形酒椑,右手提鱼两尾,作欣欣然沽酒买鱼归来之状,总体造型古拙雄浑,细部刻画又生动传神,为东汉石雕艺术的精品。这种题材的石雕,在汉代也为仅见。
汉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建筑用砖,它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深刻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情和审美风格,是 中国 美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汉画像砖陆续在中原一带出现,这些砖上绘有阙楼桥梁、车骑仪仗、舞乐百戏、祥瑞异兽、神话典故、奇葩异卉等,内容珍奇,画技古朴,成为研究我国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宝贵文物。若干年来,画像砖一直为学界、艺界、藏界所珍视,许多硕儒名士收罗品题,殊为雅事,汉画像拓片也成为一纸难求的“宝物”。
汉画像砖与画像石并称于世,被誉为“ 敦煌 前的 敦煌 ”。汉画像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诠释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再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睿智、热情奔放、积极进取、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知书达理及向往理想社会的精神。那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富于动感、无与伦比的艺术表现技法,生动具体的展示了汉代文化的厚重和博大精深,是研究两汉时期民风、民俗的宝贵实物资料,在 中国 传统文化中有著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极高的文物收藏价值。
这块舂米画像1955年 四川 彭山 县出土,完整而精细地刻画了脚踏碓的结构和操作景象。除了先秦已有的杵臼外,汉代加工谷物先后出现了脚踏碓、畜力碓和水力碓。脚踏碓在汉代应用普遍,西汉末年的哲学家桓谭说其效率十倍于手工杵舂。
这块舂米画像砖让我们了解到了汉代舂米的全过程。画面上部是一座立在四根粗桩上的干栏式粮仓。左下部两人立在矮架上踏碓舂谷。右下部一人持桶倾倒已舂完的谷,另一人持双扇飏风除糠。
收获的粮食一般都要经过去秕、脱壳、磨粉等加工程序。最古老的脱壳用具是木杵地臼,用手高举木杵捣碎谷物达到脱壳的效果,费力多而效率低。西汉时期,人们发明了碓,将用手举杵改为用脚踏杠杆以举碓,工效得到提高。因为是用脚踏,这种碓又被称为践碓。这块画像砖上的两个人使用的就是践碓。谷物被舂碓后,还须簸去糠秕以取得精米,最简单的是用簸箕,效率稍高的则是用扇车。扇车的发明在 中国 古代科技发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直到16—17世纪,转动式簸谷机才被引进到西方世界。由于有一套完整的粮食加工程序,汉代人的饮食也相对讲究起来。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 湖南 沅陵 虎溪山清理了一座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墓地,意外地发现了大约三万字的竹简,其中的《美食方》有些类似现在的食谱大全,详细记载了做饭与菜肴的操作方法。其中有些标题称“为中粲饭方”、“为中黄饭方”、“为稻黍方”等,显然是根据米的粗精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
这块观伎画像砖1954年 四川 成都 杨子山出土,砖面每边长40cm,描述了汉代宴宾陈伎的习俗,一男一女席地而坐,在鼓、排箫的伴奏声中,欣赏伎人跳丸、跳瓶、巾舞的表演。
这块酿酒画像砖高28.4厘米、宽38.3厘米,1954年 四川 省彭县出土。
此画像砖反映了酒肆酿酒和销售的情景。画面正中是一妇人正在大釜旁操作,其右一人似在协助。灶前有酒炉一座,内有三坛,坛上有螺旋圆圈,连一直管通至炉上。左侧残缺,根据 四川 新都 所出同一内容的画像砖可知,左侧上部是一推独轮车者,车上置酒,其下一人正挑着酒朝店外走去。
汉代的酒多为粮食酒,酿酒时必须先使粮食的主要成分淀粉分解为简单的糖以后,然后再经过酵母的作用,使糖转化为酒精,而饼曲的使用可使上述糖化和酒化两个过程交替进行。东汉时期,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九酝”的新酿造法,促成酒的醇厚和度数的提高。大思想家王充在其《论衡》中云:“美酒为毒,酒难多饮。”“过于三觞,醉酗生乱。”就是当时酒度数提高的佐证。这一时期还出现糟床这种先进的滤酒器具,使酒糟和泛滓得以清滤,成酒更为纯净。
酿酒业是两汉时期规模较大的一项手工业。当时的酒肆作坊,在都市和乡镇分布极广。这块画像砖上有酿酒使用的瓮形酒具,有一大瓮待以出售的成酒,还有售酒者、买酒者、运酒者,再现了当时小酒肆作坊生产与销售的情景,也反映了汉代饮酒风气之盛和 四川 酿酒业的发达。
这块平索戏车车骑出行画像砖高35.6厘米,宽105.5厘米,1984年 河南 新野 樊集村征集。
“戏车高橦,驰骋百马,连翩九仞,离合上下。或以驰骋,覆车颠倒。”“突倒投而跟挂,譬陨绝而复联。”“忽跟挂而倒绝,若将坠而复续。”这些都是汉代辞赋中对戏车精彩表演的生动叙述。“戏车”是指可以用来表演百戏的马车,辞赋中所描写的“戏车高橦”,就是把长橦(即高竿)固定在马车之上。戏车高橦的表演者既要经受戏车奔驰时的颠簸,还要在高橦上表演各种复杂的动作。因为难度大,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赋中的描写是夸大之词,是来自作者的丰富想象。
20世纪80年代, 河南 新野 樊集村出土的戏车画像砖,让人们多少有点相信了这种高难度的汉代戏车表演。该画像砖分为两部分:右半为车骑出行图,主车驾两马,御手执辔,主人端坐,前有导车和导骑,桥右两小吏曲身恭迎,车骑出行上方,一人持杖追逐两兽,右上方二人持剑格斗,拱桥下一人荡舟;左半是平索戏车场面,在两辆车上各树一橦,前车橦上一人握橦平撑,橦顶端一人悠然蹲踞,左手拽一人脚踝,右手拉一索,后车上一人正在缘橦,车、橦、索互相牵连,表演者在两辆车子的奔驰晃动和绳索的摇曳起伏中做高难度动作,惊险动人,确实有些出乎人们的想象。
先秦时期, 中国 已经出现了高竿表演,汉代称之为“缘橦”或“都卢寻橦”。秦汉时期,都卢人散居在 伊洛 瓦底江三角洲到马来半岛一带,以善于表演缘橦而著称。汉代杂技表演者从都卢艺人那里吸收了一些缘橦技巧。最初的缘橦表演,橦是立在地面上的,后来又发展成为“额上缘橦”。在 山东 沂南 汉代画像石中有这样的场面:一名表演者以额顶橦,橦上部装横杆和圆盘,3名演员在上面做鸟飞状或倒挂。在汉代图像中,还有一根橦上可以攀上9名表演者的画面,犹如群猿攀木,紧张热烈。当然难度最大的还是这种车橦表演,可变的因素太多。有些专业人员曾对画像所描绘的表演场面产生质疑,认为即使现代的杂技表演者也是很难做到的。
这块市楼画像砖 四川 广汉 县出土,描绘了汉 代县 城之中“市”内商肆的布局和交易情况。这时的市肆必须设在城内的固定区域,定时出入。画像砖上就在市门旁边榜题“东市门”3字。汉代各地的市都由政府派官吏管理,官吏名为“市长”“市令”或“市丞”,其官署称为“市楼”。在每日开闭市内活动时,于市楼上升降旌旗,帮亦称“旗亭”。
这块辎车画像砖1953年 四川 成都 扬子山出土,宽46.5cm、高39cm、厚5.4cm。汉代辎车主要供妇女乘坐,史书中多处记载皇帝的母亲、皇后或后妃出门必乘辎车。这块画像砖所示是汉代一般富家妇女所乘辎车的情景。
作者,徐祥,贵州安顺人,偶尔读书、旅行、写作、摄影,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喜欢从历史的视角观察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