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麻雀是什么颜色?

是普通的咖色吗?

如果告诉你它有着流光溢彩的羽毛、如纤维一般五彩斑斓呢?

再想象一下,油菜花是什么颜色?

是普通的金黄色吗?

如果告诉你,它的花瓣有着丰富的色彩层次,像“在大气层中不断上升的光线渐变渲染”一样绚烂呢 ?

别相信你的眼睛。

我们看到的颜色既是一种真实的物理属性,同时也是一种经过大脑处理后制造出来的“幻像”:视网膜上的一种特殊细胞——视锥细胞负责采集信息,而大脑灰质则会借助那些信息制造出色觉。

* 图源自网络

正常情况下,人类的视网膜上存在着能分别感应红、绿、蓝的3种视锥细胞,就是所谓的三色视觉者

大家在初高中课本上学过,红、绿、蓝也被称为三原色,它们组合在一起,就能碰撞出万紫千红。我们普通人理论上能够感知到100万种色调。

而有一种“四色视觉者”,他们拥有4种视锥细胞,能够分辨出约1亿种颜色。

* 图源自网络

科幻作家慕明的短篇《涂色世界》中的“母亲”就是一名四色视觉者。

她眼中的世界比其他人的精彩得多,而这种精彩,不光是对颜色的敏感,更是对人生的敏感——这是技术无法带来的。

《涂色世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未来,人类为了能看到更多的视觉细节和色彩范围,在视网膜上植入了一种调整镜。

大多数人在孩童时期就已接受调整镜植入,人们已经无法脱离调整镜和与它相关的一切进行思考交流。

植入调整镜的人成为了“新人类”,而没有植入的人却因为无法融入大家而遭到排斥。

* 图片来源:插画家Iris Scott

故事中的母亲与红绿色盲症患者结婚后,生下了同样患有色盲症的女儿。为了培养女儿感知世界色彩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母亲一直不允许女儿植入调整镜。但伴随而来的,则是同学们无止尽的歧视和嘲笑。

“我们不把这叫作粉色。这是荆棘鸟滤镜套组里的玫瑰灰烬。玫瑰灰烬。又温柔,又残酷。同样,你的裙子也不是蓝色,在调整镜里,那叫作皇家午夜。就是那种忧郁的感觉。”


我忽然意识到,调整镜改变的,不仅仅是物体的色彩或者明暗本身。


它也改变了描述这个世界的语言。

母亲喜爱古典文学、喜爱艺术绘画,想让女儿受到自己的熏陶,但在女儿眼中,母亲却是一个不愿意接受新技术的守旧之人。

最终,在植入了调整镜之后,“我”与母亲渐行渐远,但在此后的人生中,“我”慢慢知晓了母亲的秘密,理解了她的良苦用心,同时猛然警觉:

当没有调整镜的正常人成为新的“色盲”,他们该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

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身体和生活,除了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提升大家对于美的体验,但同时也对我们的认知产生了更为深远了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我们应当以怎样的心态来应对技术进步与话语的转变?技术会将我们引向何方?

《涂色世界》是中国首部以“色彩”为主题的科幻作品,它所构建的近未来世界有着空前的色彩奇观。

我们司空见惯的“科幻”是机甲、是战舰、是宇宙深空和星辰大海,但《涂色世界》在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奇绝想象之外,更带着浓郁的感情温度。

举报/反馈

物流运公司

2886获赞 332粉丝
我们公司以大件货物物流为核心业务,业务涉及快运、整车、仓储与供应链、零担业务等多元业务的综合物流,为跨行业的客户提供综合性的快运物流业务。公司秉承“快捷、高效、安全”的现代物流理念,以诚信、开拓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客户满意。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