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不要诺奖也不要全球变暖”,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位获奖者之一的德国科学家哈斯曼(Klaus Hasselmann)说。
“科学家们花了几十年时间来敦促人们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过去人们往往不愿做出改变。”哈斯曼在获奖后的采访中表示,“但他们现在必须对几年后会发生的事情做出反应。”
既是科学研究的巅峰,更是对人类未来的探寻——截至10月6日,2021年诺贝尔奖三个自然科学奖项已经全部揭晓,展示出了对人类命运、对不懈钻研精神的关照。
对此,国内专家学者也展开热烈讨论。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国内院士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诺贝尔奖坚持原创基础研究的宗旨未变,今年也融入了对于人类发展起决定性因素重大事件的考量,比如气候变化问题。
关注人类命运与气候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两大奖项的获得者所做的工作,都与人和自然环境相关。
今年的物理学奖罕见地颁给了气候学家,以表彰他们对帮助人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以及预测气候变化的贡献;诺贝尔化学奖颁给新型催化剂的发明者,这种构建分子的新工具有助于更加环保地进行从药物到电池等产品的生产制造。
在奖项公布后,瑞典皇家科学院采访了获奖者。今年物理学奖三位获奖者之一、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Manabe)表示,他相信今年的物理学奖反映了瑞典皇家科学院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认可。
“气候变化将随着更多干旱、暴雨、陆地变暖和极地冰层融化而继续加剧。”真锅淑郎说道,“如大家所知,已经有许多现象表明气候变化正在发生,我认为这也是这次评选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奖项的原因。”
真锅淑郎从上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了地球气候系统数值模拟的尝试。德国科学家哈斯曼在大约10年前开发了与预测全球气候变暖相关的模型,这些模型有助于证明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大气温度升高。
另一位物理学奖获奖者、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GiorgioParisi)向即将参加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世界领导人传达信息,他说:“我认为,我们必须做出真正且非常有力的决定,并以非常快的速度推进气候变化谈判。”
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在历史上已获得诺贝尔奖的认可,但将诺贝尔物理奖颁发给气象学家仍是首次。
本世纪内,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和联合国气候小组于2007年获得和平奖;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因将气候变化纳入西方经济增长模式分享了2018年经济学奖。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Petteri Taalas)在谈到今年的奖项时说道:“科学事实的怀疑论者应该消退,因为人们已经听到了关于气候科学的清晰信息。”
地球系统模式在气候变化和变率的机制研究和预测预估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模拟不同温室气体浓度下地表的平均情况,而且能够很好地模拟如地球轨道变化、火山爆发、人为排放气溶胶以及气候系统的内部变率等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在极端事件(如极端暴雨、极端高温、寒潮、洪涝灾害、强台风等)的预测预估、局地气候变化、年际和年代际气候变率等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更为我们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李熙晨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李熙晨表示,地球系统模型的数值试验告诉我们,冰川加速融化不仅受到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所引起的局地辐射强迫的影响,而且通过大气遥相关等过程受到中、低纬度海洋的调控。这对我们预测未来海平面上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探索未知领域深入挖掘
对事物本质的探寻往往能够使人们做出最了不起的发现。我们如何感知环境?这是关于人类存在的最深刻的问题之一。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科学家大卫·朱利叶斯(David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Patapoutian),他们因发现人体感知温度和触觉的受体获奖。
朱利叶斯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共同导师兰迪·谢克曼(RandySchekman)教授在诺奖揭晓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大卫的工作已经获得无数殊荣,获得诺贝尔奖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朱利叶斯认为,对于生命而言,没有任何感觉系统比疼痛更重要,但几乎没有任何人真正了解疼痛的机制。帕塔普蒂安也在获奖后表示:“当你发现一个不太了解的领域时,这便是一个深入挖掘的好机会。”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神经科学家胡霁所从事的神经系统研究方面的工作,正是建立在今年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子机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的。胡霁对第一财经表示:“两位诺奖得主研究的是分子层面的机制,也就是如何将人体对于外部环境的感知,转化成细胞可以识别的生物信号。这是一个最底层的机制,这项工作也是人们期盼已久的诺奖标的。”
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在10月5日的一场公开学术演讲中提到最新揭晓的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时表示:“今年获奖的是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机制,但是就像美国物理学家亨利·罗兰在一百多年前所做的演讲《为纯科学呼吁》,诺奖也再次提醒我们基础科研的重要性。”
日本在2000年初提出“50年30个诺贝尔奖”的宏伟蓝图后,在基础科学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科院神经科学家孙强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日本对基础科学的重视,以及更多的日本人对科学执着追求密不可分。“我们看到近20年来,已经有约20名日裔科学家获奖,这是因为在日本,对科学的热爱充斥在每个科研工作者的血液中。”孙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而且他们可以以接力的形式完成需要长时间、多人投入的工作,比如NOD(非肥胖糖尿病)小鼠的培育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如果不是原创那么就引领
如果说发现人体感知机制的研究,是一项没有任何争议的原创性的工作,那么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则授予了在一个领域具有引领作用的科学家。
德国科学家本亚明·利斯特(BenjaminList)和英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DavidMacMillan)因开发用于构建分子的新工具获奖,这种被称为“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工具有助于以更加环保的方式制造包括从新药到电池在内的产品,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约翰·阿奎斯特表示:“这个催化概念既简单又巧妙,事实上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没有早点想到。”
“有机催化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它确实引发了许多不同的研究,我们引以为豪的地方在于,你不必拥有大量的设备和大量的资金,就能在化学领域做出很好的工作。”麦克米伦在获奖后表示。
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目前全球35%左右的GDP都以某种方式涉及到化学催化。
“诺贝尔评选委员会倾向于奖励给一些重要但可能都被忘记了的人。”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Levitt)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有机催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虽然这种反应过去很多人做过,但是没有人想到将它变成一个广谱的催化剂,两位科学家提出这一新的工具后,引领了有机催化领域的迅速发展。”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马大为院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他进一步分析称:“这说明科学创新并不一定要完全是原创,但是一定要是能够引领一个新的潮流,能够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在实验室或者工业上的应用,都会增加很多分量。在国内开展课题研究的时候要多考虑这两个因素,要有勇气开拓新的领域,而不是跟风做研究。”
马大为认为,在找科研选题的时候,如果能够不仅仅凭借兴趣,同时能够有针对性地瞄准工业和市场的需求,那么更有可能做出有重大产业影响的成果。
举报/反馈

第一财经

1438万获赞 211.3万粉丝
第一财经 专业创造价值
第一财经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