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上期讲到日本二战投降,随即签署投降书和相关文件,并由英、美、日、中四国共同接管(名义上),由此日本开启了战后发展的历史时期
老实说,日本刚宣布投降的一段时间发展得很艰难,这不仅仅是在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军频繁轰炸和投下两颗原子弹的结果,更在于当时日本的极右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思潮实在太另盟军害怕
当时日本名义上由四国占领共管,但英国人连自己都保不住,曾经大英帝国海外殖民地早在一战后就松动了,等到二战结束英国人自己本土都凋敝衰败,这些殖民地纷纷脱离掌控
而中国蒋介石政府自不必说,45年重庆谈判,结果没安生多久老蒋就挑起内战,再然后的故事咱们就都清楚了
而最关键就是这个苏联,因为咱们都知道二战期间世界主要是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对抗和矛盾
而二战一结束,或者说二战末期以美苏矛盾为主要矛盾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两种意识形态的大矛盾就居于首位,由此开启了二战后的美苏争霸与冷战
所以苏联当时在诸多考量之下,最终未直接出兵日本本土占领接管,倒也不是说苏联不想,只是当时形势不允许,当时苏联陈兵百万在沿海,最终还是否决了渡海至日本岛的计划
而在美国人占领和掌控下的日本,因为日后美苏矛盾而最终迎来了转机,这就是日本战后的发展与改革
咱们上期简单提了一下战后日本的状态:国家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并且国民嗷嗷待哺更加激进,同时美国人还憋着报复不怀好意
自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和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美军就顺势占领日本(此前早就在周边做了两栖登陆强攻的准备)
占领了日本并掌控了日本的美国人立马改日本此前的实君立宪制为虚君立宪制,此前日本经历倒幕运动之后,天皇就被重新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同时在后来的明治维新过程中确认政体为君主立宪,但日本人虽说学了欧美的先进政治体制,但却没有学到家,没有学到精髓,人英国的君主立宪立的君可是个虚君啊,没有实权的
而日本人则赋予天皇以极大权力,以此为基础日本再设立内阁首相等,所以日本的这种实君立宪制从某些角度来看很像近代欧洲的“君主开明专制”
而二战之所以爆发,或者说日本军国主义会发展到那种地步,离不开日本天皇这个支持者与参与者,所以二战结束后的日本战犯审判的时候,很多人就建议把日本天皇一块审了吧
但老谋深算的美国人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多找几个替死鬼背锅,把天皇架空为美国人所用(战后初期确实如此),达到美国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因此最终天皇被作为是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但盟军对其加强了“看管”,达到以“天皇”安抚日本民众,便于美国人在日本行事之目的。
同时在日本国内,在日本投降诏书发出的同时,当时昭和天皇所信任的铃木贯太郎内阁“辞职”,授意与身为皇族的东久迩宫稔彦王组阁,史称东久弥宫内阁
东久弥宫内阁是日本历史上唯一的一次皇族内阁,这么做的目的也很明显,无非就是在日本投降后的“混乱”时期加强皇族势力,至少也是得多找几个背锅的保住“天皇”。
当时在东久迩宫内阁中,既有日本前首相近卫文麿(任国务大臣)、也有臭名昭著的重光葵任外务大臣,后因重光葵辞职改为吉田茂。
无论从人员构成还是政治目的来看,日本人丝毫没有要“悔改”或者认清战争错误的意思(好像日本人到今天还是这个死性)
结果就是盟军对此丝毫不买账,还给战败国日本派来一位“太上皇”——麦克阿瑟。 当时盟军总司令部明令要求日本罢免禁止不利皇室言论的内务大臣山崎巖,东久弥宫内阁也因此下辞职台。
所以这个东久弥宫内阁也就成为了日本历史上最短命的内阁,仅仅存在五十四天[捂脸]。而东久弥宫内阁倒台后,昭和天皇明白了英美等国的态度,识相的他赶紧(也是没啥选择)任命亲美英派的币原喜重郎重新组阁
1945年10月9日,距离日本投降仅仅两个月不到,日本的币原内阁就成立了。亲英美的币原曾经就在20世纪20年代(一战后)搞过币原外交。
币原外交就是一种协调外交,对英美以协调取代对抗、同时承认苏联,还对中国提出了所谓“不干涉内政”的口号。
而此次币原喜重郎的重新组阁倒是合了美国人的胃口,美国人没有再继续深究下去
战后的日本在美国人的“授意下”和“帮助下”进行了多个方面的改革,这当中最明显和影响最大的是政治改革
日本的“民主化”改革首先是从修改宪法开始的,当时盟军最高司令官,也是日本“太上皇”的麦克阿瑟就指示日本政府修改1889年制定的《明治宪法》
等到1946年11月3日才公布了最新修改出来的《日本国宪法》,到了第二年5月3日正式实施。新宪法当中较为重要的第9条规定说:“日本永远放弃战争和战争手段”。成为了日本改革当中重要的一环
并且美国人还改革了日本的天皇制,就是前文书说的将天皇“架空”,使其成为虚君而非实君。
日本的新宪法不但取消了天皇总揽国家一切统治权的权力。还在第1条规定:天皇只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属的全体国民的意志为依据”。
从此以后至今,日本的天皇就再也没有真正掌握任何国家实际权力。伴随实权天皇消失的还有辅佐天皇的枢密院、贵族院及天皇制的支柱——军部。
1946年1月1日日本昭和天皇更是发表了《人间宣言》,宣布自己不是神而是人,否定自己所拥有的“神权”。
那天皇没有了,谁才掌握国家权力呢?所以美国人随即进行了议会改革,对战前日本的议会进行了“大换血”与“大革新”
此前日本议会分为众议院和贵族院,而贵族院的权力远大于众议院,并且议会不对选民负责,而对天皇负责(这也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展泛滥的原因之一)
改革后的日本议会取消了贵族院,设置众议院和参议院,而且两院议员均由20岁以上的男女公民直接选举产生,此举对日本“民主化”进程影响颇大
而在议会、国会之下,日本的内阁也就相对被“分权”了,改革后的日本建立了议会制内阁,也就是内阁总理大臣等由国会确定
而且日本的新宪法还规定日本总理大臣和其他国务大臣均由文官担任,职业军人不得担任此类职务(美国人看来也是被日本人的军国主义搞怕了[笑哭])。
此外日本的政治改革还包括实行地方自治、改革司法制度和扩大民主权利等内容,但相对前几条来说不是那么重要,所以本文就不一一展开
战后日本经过一系列美国人的“民主化”改造后,各式各样在军国主义横行时代被压抑打击的的政党如雨后春笋一样大量成立。
这当中较为有名的包括日本自由党、日本社会党、日本进步党、日本协同党、日本共产党等。但如此大量政党的冒出也难免有浑水摸鱼的存在
所以后来盟军总部公布了公职追放令,主要内容就是禁止一些二战战争战犯去出任公职,哪怕战犯以及完成了惩罚,通过政党被选为公职人员也不可以。
但理论虽好,实操性也就那么回事,大家想想看多少重要战犯最后没有上审判席?又有多少战犯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毕竟美国人是以自己为世界、太阳系、银河系乃至全宇宙的中心,只要对他美国人有利可图,战不战犯不重要
但毕竟战后日本民主政治确实得到了发展,国民主权与和平主义也在日本新宪法中得到了确立。
当时日本新国宪法下的第一次国会大选,就以日本社会党为首的在野政党胜出,组成了以日本社会党及民主党为首的联合内阁,可谓意义不小
但遗憾的是当时日本社会党内部左右派的对立十分严重,后来更是爆发昭电疑狱事件,所以该内阁很快倒台。
随之而来的就是日本吉田茂再次重登相位,并且连续四次竞选成功进行组阁。这个吉田茂第一次大选就参加了,只不过落选了,随后几任基本上都是他操纵着日本的政局
尔后鸠山一郎复出,成为了吉田茂的最大竞争对手,最终吉田茂下台,由鸠山一郎上台。与此同时已经分裂为左右社会党的日本社会党再次合并结合成一体参加大选
鸠山一郎也对民主党和自由党进行结合形成自由民主党。由此为背景,以自由民主党为首的执政党和日本社会党为首的在野党开启了竞争
1955年的日本选举中,自由民主党得到过半议席,成功胜出。而日本社会党则成为了最大的在野党,这种政治生态一直持续到1993年才结束,这种形态也被称之为是“五五年体制”。
随后的日本就沿着这条“民主”政治体制的路子往下发展。
日本战后在政治体制改革之外,还在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经济上最大动作就是解散了日本的财阀,大家都知道财阀这种东西也算是推动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战争的元凶之一,而且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在日本的发展
所以战后日本经济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中,财阀就成为了必须要打掉的“毒瘤”,当时盟军总司令部直接下令“解散财阀”(有意思的是战后日本重建发展的很多政策都是从盟军司令部发出来的)
简单来说当时财阀大受打击,美国人还颁布了反垄断的相关法律政策,算是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日本经济。但到了今天咱们再看日本,是不是还有着财阀政治的色彩?
说起财阀政治,今天的韩国算是比较严重的了,而日本紧跟其后,有意思的是这俩今天都是美国人政治上的附庸[奸笑]
当然那就扯远了,战后美国人还对日本进行了教育、农业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改革,总之这段时期日本虽然由美国人“主宰”,但在美国人的治理之下日本战后恢复发展还算不错,这些为日后日本经济奇迹打下了基础
那么美国人又是何时“离开了”日本?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又是怎样发生的?日本在接下来的历史时期内又走了怎样的道路?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