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入夏的期间,西班牙各地都会持续举办斗牛。斗牛被动保团体斥为野蛮、虐待动物、杀戮行为,即便如此却还是无法禁止(1805 年曾一度全面禁止,不过三年后又复办,但加泰罗尼亚自治政府曾在 2010 年禁止州内举办斗牛),直到现在,斗牛仍是西班牙国民的庆典,获得狂热的支持。
尽管每年都有变动,但是二十世纪后半之后,从三月到十月,整个西班牙会举办近两千场的斗牛盛宴,卡斯提亚、安达鲁西亚、埃斯特雷马杜拉等地,都是斗牛特别兴盛的地区。
斗牛在十八世纪几乎定型,一直到现在。所以本章在讲解西班牙波旁王朝之际,也会一并思考斗牛对西班牙的意义。
在近代西班牙斗牛活动定型之前,也曾有过贵族专属的斗牛。十一到十二世纪的史料中就出现了记载,到了十六、十七世纪时,斗牛格外兴盛。举凡国王的加冕典礼、王室婚礼、王子诞生、战胜纪念等值得庆祝的时候,就会举办长矛竞赛大会等,也算是一种军事训练。
用栏杆围起市镇广场,在这个区域里,骑马武士等待公牛冲过来,然后持剑刺向牛的脑门阻止其冲刺。下马的骑士衡量与牛之间的距离,并绕着牛的周围转,同时灵活运用数枝短矛持续刺向牛,这一连串的动作都需要讲究敏捷和巧妙的身手。另外,骑士不是一个人面对牛,会有许多随从帮忙,使得整场演出十分热闹。
而跟这种“贵族斗牛”可以相提并论的,是从十六世纪开始,乡下百姓喜好的“庶民斗牛”―又称为奔牛节。庶民斗牛规则模糊,更没有要求参加者的穿着打扮,通常是在农村举办祭典时举行斗牛。
凶猛的牛只放入两旁都是围观群众的道路上,挑战牛的年轻人,要以敏捷的动作躲过牛只的冲撞,并扔矛挥棒刺枪,命令狗扑咬,或把牛推入湖里、河川使之溺水等,可说是极尽暴虐之能事。牛受刺激而发狂,因此出现伤者,甚至有人死掉也不罕见。现在可以说这是虐待动物,但在当时,却是所有阶层的人都乐在其中的活动。
到了十八世纪,对斗牛很冷淡的波旁王朝国王发出禁令,贵族斗牛衰退,但庶民斗牛祭始终很兴盛。而且在当时,形成各种技巧和武器的操作,然后蜕变为称作
“Corrida”的斗牛。
1730 年代到 50 年代,“Corrida”调整型态,在安达鲁西亚、卡斯提亚、纳瓦拉等地成立,各地的型态、风格都别有风味,然后慢慢形成统一的“规则”。1737 年,先是在塞维亚打造了专用的斗牛场,不久马德里、萨拉戈萨、龙达等地都跟着建造,许多观众为之疯狂。
太阳越过头顶,当一天最热的时间过去,号角声随即响起,接着演奏各种音乐,但观众的呐喊声盖过了一切,接着出场者游行,然后开始斗牛。
三名主斗牛士与六只牛为对手,是常见一整天的节目。一开始,牛进入斗牛场之后,斗牛士的助手们就挥舞华丽的粉红色斗篷,吸引牛只注意,并巧妙闪躲朝着斗篷冲过来的牛,反复几次这样的动作来引起牛只兴奋。完成“暖身”之后,就开始称为“方阵”的三部曲。
首部曲展开了激烈斗争。在斗牛场上等待牛的骑马刺牛士(Picador,持长矛刺激牛只,使其呈现亢奋状态的斗牛士)会吆喝怒骂,挥舞长矛刺激牛,朝着冲刺过来的牛脖子上半部刺三根矛,藉以减弱其气势,同时让牛的要害处变柔软。1928 年以前马是没有穿护具的,因此常见到马腹被牛角划破而断气的画面。因此牛可说是与马、斗牛士及其助手之间展开一场血淋淋的战斗。
第二部曲是花枪手(Banderillero)负责将装有流苏的花枪刺入牛的背部和颈部,展现其高明技巧。花枪手身穿银色服装,以特技般的灵活身手闪避牛,并接连扎入花枪。
三名扎枪手轮流表演,目标是让两对或一对花枪扎在牛角的左右两旁。随着牛的痛苦与出血愈来愈严重,斗牛场的气氛也来到最高潮。
最后是第三部曲,主斗牛士给予牛致命一击。主斗牛士来到牛身旁,手拿覆盖红布的木杆(Muleta)吸引牛只注意,并巧妙闪过牛只的冲撞,让牛扑空(Pase),只是钻过红布。然后终于来到最终阶段,主斗牛士要巧妙地让牛的两只前脚同时停下,因此要朝着牛的要害、也就是颈部正后方的卷毛处施以痛击。在牛与人两者看起来交错成一体的瞬间,主斗牛士手上的剑已然刺进要害,牛顿时倒地。
“闪避”不是愈激烈愈好,而是站着不动,拿着剑与红布,利用“闪避”躲过冲撞而来的牛。除了讲求在极近距离下与牛的互动,动作身段还要柔软,要像是画出几何图形一样翻动手中的红布,像跳圆形舞般转动身体,与牛来一场华丽的舞蹈,以表现其艺术性。
十八世纪中叶,开始确立斗牛的各种技术并规则化,这些都是知名斗牛士们的努力,与拜劲敌意识之赐。
首先 1796 年,佩佩.伊柳写了《骑马或徒步的斗牛术》这本书。接着 1836 年,伟大的斗牛士(Torero)法兰西斯柯.蒙特斯出版《斗牛术大全》,依此建立起斗牛规则。蒙特斯并将斗牛服装称为“光之服”,将这金光闪闪的华丽斗牛服装普及到各地。
于是,斗牛就这样发展出近代斗牛的公式。斗牛之所以让西班牙人无法自拔,就是因为这个活动可以宣泄在平时生活中所累积的情绪。斗牛从十八世纪到今天都是不分阶级的庶民活动。群众聚集在斗牛场上,情绪炽烈,时而担心发抖,或是团结地起身呐喊,一窝蜂宣泄情绪。自然高呼“O le’ ! ”是宣泄的印记。主斗牛士让大家得以抒放情绪,无疑就是英雄。
有人从主斗牛士和公牛密切的互动舞步中,联想到性爱要素,由于剑与牛角造成的流血后果,其中一方──通常是牛,但斗牛士丧命的例子也不罕见──的确会死亡,正因是燃烧生命(即性爱)所谱出的浪漫,所以西班牙人才会对斗牛如此狂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