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宗教,绝大部分人的头脑里会蹦出三个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不说,想不起来,但说到就是“噢,知道了”。

熟不知,犹太教是最古老的宗教,也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祖宗。

提起犹太人,相比犹太教,肯定熟悉了一些,大多数人肯定会首先想起纳粹的种族屠杀。其实,欧洲排犹不是一天两天,有近千年的历史。

看了《犹太人简史》,才真正知道犹太人在过去的四千年历史中的多灾多难,纳粹的屠杀只是一点小风浪。

公元前两千年经历过三次灭国,公元后两千年经历了1800多年无祖国大散居,令人惊奇的是:这个遭受了全世界次数最多种族灭绝、歧视和隔离的民族,竟然保持了强大的民族生命力和智慧,对世界文明做出做大的贡献。我们不防到文章结尾再回答这个问题。

那些大名鼎鼎的名人,如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毕加索、卓别林、伍迪艾伦、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索罗斯等都是犹太人。

对于在科学、艺术、经济等各个领域对人类的贡献,同样无法忽视。单看诺贝尔获奖人数,犹太人就占诺贝尔获奖总人数的22%。这数字让人震惊,要知道,犹太民族只占世界人口0.2%而已。

犹太人自称是“上帝优先的选民”,犹太教就是犹太人无形的国家,犹太人的历史就是犹太教的历史。

李杰的这本《犹太人简史》结构清晰,以圣经为时间线,走马观花的遍历了犹太人的历史,叙述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尤其是对于古代犹太人的历史笔墨较多,一些语句颇有文采,读来是种享受。

举个栗子:

既然苦难是上帝对犹太人罪恶的惩罚,那么怎样的生活不会产生罪恶呢?既然罪恶的生活是对上帝盟约的背弃,那么圣洁的守约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既然整个世界都是上帝的安排,各种加害以色列的异邦也都是上帝实施惩罚的工具,那么怎样认识这个世界才是正确的呢?既然犹太人被上帝遴选为神的仆人和优先的选民,犹太人应当怎样做才能承担这个重责而不辜负上帝的恩赐呢?这些最重大的宗教问题其实也是最重大的哲学问题,但它与纯粹的理论探索不同,不仅需要伦理学和本体论的基本答案,更需要有宗教性的终极回答和特别容易效仿的实践指南。

文明都毫无例外发端于敬畏,正如人生必将从母亲痛苦的撕裂开始。

作为严肃的历史书肯定是差点意思,入门还是不错的。本书唯一的遗憾是对于近现代的犹太历史匆匆带过,结尾过于匆促。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结合其他的相关书籍、资料一起阅读。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犹太人简史》导图,来源于网友

了解犹太人和犹太教,不妨从历史开始。

1. 犹太始祖亚伯拉罕

与很多古老的国家一样,以色列的早期历史源于传说《圣经》。

就好像我们中国人是炎黄二帝的子孙,以色列民族的开端则可以追溯到亚伯拉罕(希伯来语“多国之父”的意思)身上。

亚伯拉罕原名亚伯兰,是从大洪水事件中幸存下来的诺亚三个儿子之一“闪”(Shem)的后代,父亲塔拉(Terah)带着他和部族,从阿拉伯半岛西移,游荡在两河流域名为吾耳(Ur)的城邦一带。

Genesis(《旧约:创世纪》,开天辟地、亚当夏娃、大洪水,诺亚方舟等,这些我们熟悉的故事都源于此)记载,这个时期大概公元前1900年,耶和华已经封停了巴别塔(通天塔),人类从统一的语言状态中失落,互相沟通受阻,方言四起。

亚伯兰的部族属于闪米特语中的一支,在他父亲去世后,亚伯兰成为部族首领。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12th-century Venetian mosaic depiction of Noah sending the dove

摆在他目前的困难有两重:沙漠恶劣的生存条件和多神教为主混乱的信仰。亚伯拉罕对巴比伦这种原始宗教极端厌恶,在他看来,无论是风雷还是蛇虫除了给人带来恐惧,无法给心灵任何慰藉。那些用石头做成的神像更是无稽之谈。

在他的思考中,真正的神,如果存在,必须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且不受任何物质形式、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的约束,一定是创世的神,唯一的神,至高无上的神

犹太教——人类最古老启示宗教的原始形态,惊世而出。

这个全新的神(God)选中了亚伯兰,也选中了他的民族,从此成为犹太民族的永久希望。

上帝不仅开始对亚伯兰显现,而且对他晓谕道:

12:1~3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12:1~3 The LORD had said to Abram, "Leave your country, your people and your father's household and go to the land I will show you.I will make you into a great nation and I will bless you; I will make your name great, and you will be a blessing. I will bless those who bless you, and whoever curses you I will curse; and all peoples on earth will be blessed through you."

——《旧约:创世纪》Genesis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Abraham's Journey from Ur to Canaan

依照耶和华的指示,亚伯兰和部族第一次到达了犹太民族魂牵梦绕四千年的应许之地(the promised land)——迦南,也就是上帝赐给以色列人的土地。从这时起,他们被称为“希伯来人”(Hebrew,迦南语意为“渡河而来的人”),一个新的、独特的民族——“犹太人”出现在了人类历史的舞台。

在迦南,神与亚伯兰签订了契约,规定了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即神给予亚伯兰及后裔全部迦南土地并保佑他们永世昌盛与幸福,而亚伯兰及后裔要只信仰这个至高无上的唯一的神,如若违反,必遭厄运。

契约的签订过程中,亚伯兰获得神赐予他的名称:亚伯拉罕(阿拉伯名为易卜拉欣)。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The vision of the Lord directing Abraham to count the stars

亚伯拉罕年岁已高,妻子撒拉(Sarah)没有生育,只有一个埃及人的妾夏甲生的儿子以实玛利(Ishmael),但出于犹太民族的纯洁性,亚伯拉罕还没有真正的犹太血统的后代。

这时,第一个神迹出现了,撒拉怀孕并生下一子,名为以撒(Isaac)。以撒献祭的故事当然只是神对亚伯拉罕的考验,但他抛弃夏甲及幼小的儿子确是事实。以实玛利在遗弃之地用脚蹬出救命的清泉,成为今天举世闻名的麦加圣泉“扎姆泉”。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The Angel Hinders the Offering of Isaac

以撒(意为可笑的人,以纪念他的出生原本是不可能的)一生平庸,但贡献了著名的双胞胎儿子——以扫(Esau)和雅各(Jacob)。

雅各子孙众多,被看作是犹太民族的繁衍之神,正是他的12个儿子成为犹太12支部族的始祖并流传至今。

2. 摩西出走埃及

雅各是与神相遇并经历神迹最多的幸运者之一。如神唯一一次向人类打开天门,如与神角力获得“以色列”(希伯来语意为“与神角力者”)的名字。《圣经》中以此称呼犹太人,表明他们是雅各的子孙。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Jacob Wrestling with the Angel

接着,大灾荒到来,席卷了整个中东北非。由于约瑟(Joseph,雅各的第11个儿子,幼年时被哥哥们卖给了埃及的人贩)的预言,埃及屯足了粮食,免受饥荒。可远在迦南的犹太人,成了灾民,逃到埃及。

戏剧的一幕发生了,已经成为埃及总督(Vizier of Egypt)的约瑟和仇人哥哥们相遇,善良的约瑟选择了宽恕,将以色列全部族众都移民到了埃及,躲过了这场灾祸。在当朝法老的帮助下,犹太人定居在埃及,繁衍生息。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The triumph of Joseph (1657), Toulouse Cathedral

安详和平的日子在公元前13世纪终结。埃及历史上著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登基,一生喜好争战,修建巨大城市和公共工程。为了征集工程所需劳动力,犹太人成为奴隶,过着悲惨生活。

英雄摩西(Moses)适时诞生,受到神启,决定拯救他的族人。

3:17我也说要将你们从埃及的困苦中领出来,往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地去,就是到流奶与蜜之地。’

3:10故此,我要打发你去见法老,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

3:10So now, go. I am sending you to Pharaoh to bring my people the Israelites out of Egypt."

3:17And I have promised to bring you up out of your misery in Egypt into the land of the Canaanites, Hittites, Amorites, Perizzites, Hivites and Jebusites--a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

——《旧约:出埃及记》Exodus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Illustration of The Exodus from Egypt, 1907

按照神启,摩西说服了犹太长老和大众,却遭到了新上任法老的阻扰。面对顽固法老,耶和华降下10次灾祸给埃及人,法老无动于衷。

上帝暴怒,全埃及每户人家长子被击杀,却越过犹太人的屋顶,这就是逾越节的来历。法老最终勉强让步,同意埃及人出走。

在埃及客居了430年的60万犹太人,在摩西带领下,向东行进。法老后悔,派出追兵,摩西伸出神杖,分开红海并安全渡过,埃及军团全军覆没,这时,大概是公元前1223年。

不久后,西奈山会盟诞生。历时几个月,摩西在西奈山接受神谕,从上帝手中取得两块十诫石版,并带回《托拉》和《律法书》的613条戒律的初稿。自此,犹太人拥有了自己的宗教最重要的教义、教律、教规和法典、规范等内容。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Guido Reni - Moses with the Tables of the Law

这是一场艰难的长征,在重新进入迦南之前,以色列人在西奈半岛的旷野中游荡了近四十年。

3. 士师时代

摩西的继任者约书亚(Joshua)带领部族抵达迦南时,犹太人离开这片土地已有470年之久,这里已被迦南人、耶布斯人和腓力斯人等部族占领。

战争不可避免,对迦南的重新征服不是一次轻而易举的行动,而是经过漫长的30年战争。犹太民族终于拥有了被耶和华赐予的“流淌着奶与蜜”的土地。统帅约书亚将土地平均划分12块,12个支派抓阄公平取得自己的封地并自行管理。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Map of the 12 tribes of Israel

犹太历史进入黑暗的“士师(Judge)时代”。士师,希伯来文原文指“审判者”,是地方部落的最高首领,是宗教祭司,是法官,军事统帅。

士师的故事也很多,最精彩的莫过于大力士参孙与敌族非利士人美女的恋爱谍战故事。读这一段的时候,我还在想,如果排成电影,一定能获奖。

士师时代,犹太人还不能说是一个团结紧密的民族群体,各个支派以松散联盟形式维系在一起。

战争时有发生,但定居活动总体上取得成功。迦南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以色列地”。但敌人一直存在,尤其是公元前1050前后来自“海上民族”的侵扰,这些入侵者中,非利士人(Philistine,巴勒斯坦(Palestine)一词就源于此)造成的威胁最大,因为他们掌握炼铁术和战车。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Illustration depicting a Philistine victory over the Israelites (1896)

为了有效对抗来犯的非利士人等外族入侵,12支派开始意识到统一的重要性,产生了希望有“民族王”的想法。

8:20使我们像列国一样,有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

8:20Then we will be like all the other nations, with a king to lead us and to go out before us and fight our battles."

——《旧约:出埃及记》Samuel I

德高望重的撒母耳(Samuel)成了立王的士师。撒母耳是这个时代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士师,要不然圣经也不会以Samuel冠名安排了两篇。

4. 统一王国时代

由此以色列的历史进入“统一王国时代”。撒母耳挑选的第一任国王是扫罗(Saul),于公元前1028年继位。农民出身的扫罗王,统一12支派并组成劲旅,与敌人作战。随着功勋显著,经常违背撒母耳的意愿行事。在“撕袍断义”事件后,撒母耳对扫罗彻底失望,决定重选国王。

继承王位的是未成年的大卫(David),来自犹大部族耶西最小的儿子。身穿牧童衣装的大卫第一次亮相就震惊全场:少年去军队探望当兵的哥哥,正碰上非利士勇士歌利亚在扫罗军团前叫阵而无人敢应。

文弱的大卫随手甩出一颗石子就令歌利亚毙命,非利士军团大败。

大卫于公元前1006年登基,在他的带领下,统一全境,以色列走向了强大和繁荣。

大卫王对犹太民族的影响深远,具体体现在:

改革国家政治制度,成为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最高领导人,实现了君权神授的中央王权统治。

将原属耶布斯人的迦南小城耶路撒冷(也被称为大卫城)定为首都,并把圣幕和约柜迎到首都,从此成为犹太人永久的信仰中心和政治中心。可讽刺的是,意为“和平之城”的耶路撒冷在随后千年的历史中充满了血腥。

大卫确立了王位继承制,死后,将王权顺利的传给了小儿子所罗门(Solomon)。所罗门王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强大国防,并全力发展经济,使王国达到鼎盛,堪称黄金时代。

同时,还建造了犹太教的第一圣殿,也称所罗门圣殿——专为上帝耶和华修筑的祭祀场所,堪称当时全世界最辉煌的建筑奇迹。

所罗门对犹太人最大的贡献是他为犹太人注入了一种“智慧精神”,养成了犹太人崇尚智慧的风气。

所罗门时代的辉煌同时也埋下了危机。老年的昏庸,长期的高税负,且对南方支派的偏袒,使南北出现矛盾。

公元前933年,所罗门王去世,无能的小儿子罗波安继位。当群臣们应灾年民意要求调低税负时,遭到拒绝。

王国发生大规模叛乱,结局就是统一的以色列王国分裂成两个,进入南北朝时期:

北方10个部族号称以色列王国(King of Israel),定都撒玛利亚。

其余南部2支派组成南方王国,史称犹大王国(Kingdom of Judah),仍以耶路撒冷为都城。

5. 南北王朝

分裂之后的两个王国之间纷争不断,致使犹太人的总体实力大减。在当时群雄争夺的近东地区,这两个分裂的王国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与周边大国的关系。

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内部严重不合,权利争夺激烈。在其存在的200余年中,9次“改朝换代”,王国先后有19人称王。与此同时,国人信仰混乱,不能坚守犹太独一神传统,偶像崇拜盛行。公元前722年,被北方地区崛起的亚述帝国所灭。

为防止占领地的民众聚集造反,10个支派的犹太人在亡国后被分散流放到亚述各地,慢慢被同化,并消失,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丢失十支派”之谜。即便是留在当地的以色列人也因传统丢失,与外族人通婚,成为历史上所说的“撒马利亚人”(有犹太血统的外邦人)。

南方人少,相对偏安一隅,成为亚述帝国的附庸。亚述式的生活方式和宗教影响日渐扩大,异神崇拜甚至进入圣殿,造成犹大王国国内信仰混乱。

公元前586年,在先知耶利米(Jeremiah)的哀歌中,在埃及和新巴比伦帝国的争霸中,犹大王国走到了尽头。

犹太民族历史上的“第一圣殿时期”就此结束。犹太人完全独立的历史也就此了结。

这段分裂与苦难的时期,唯一的亮点是南北方都出现了一些先知(代表上帝说话的人),为犹太人带来一些希望与慰藉。

其中以福音先知以赛亚(Isaiah)最为著名,他第一次提出了末日审判和救世主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植于普世性的观念之上:耶和华上帝不仅是犹太人的上帝,更是万族之上帝;亚述人的恶行、巴比伦的崛起及埃及人的争霸,北方王朝的灭国,都是上帝的安排。

但这一切只是对人类罪恶的惩罚,终有一日,耶和华将派弥赛亚为使者,让通过末日审判的信众进入伟大的天国。

6. 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586年,这一次耶路撒冷的陷落变成了毁灭,整个城市一片火海,雄伟的圣殿也一道被毁。

劫后余生的犹太人,除了赤贫的农人,数万名有地位、有技艺的精英被掳至千里之外的巴比伦,过着流亡的生活,史称“巴比伦之囚”(Babylonian captivity)。

与其同时,为了达到灭国散民最佳效果,巴比伦帝国又将原来的亚述帝国的以东人、亚扪人和撒玛利亚人移居到此,并将新的行省改为“巴勒斯坦”,意为古非利士人的地方,以淡化犹太人的犹大王国的国家意识。

巴比伦的囚徒生涯尽管只持续了半个世纪,但在犹太历史上却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因为被囚,犹太人对故土、对圣殿、对耶路撒冷产生深切思念之情,就是所谓犹太人的“回乡观”。

随着巴比伦犹太人不能在短时间内返回故国,这种思乡观渐渐演变成为一种民族愿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返故国、重返锡安、重返耶路撒冷,复国兴邦的思想开始在犹太民族心中植根。

当这种思想与犹太先知所宣扬的宗教救赎信念结合在一起后,便逐步形成后人所称的犹太复国主义思潮。

这期间,世界宗教史上两件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发生了。一是以会堂代替圣殿,以会堂的聚会代替去圣殿的参拜,这种聚会的形式和内容,逐渐发展成为犹太教正规的崇拜形式和组织。

二是希伯来《圣经》的核心《摩西五经》(Pentateuch)诞生。这部被称为成文“托拉”(Torah意为律法书)的伟大著作,不仅是犹太教最重要的经典,也是基督教的重要基石。

独一神思想的最终确立,标志着犹太教进入成熟阶段。

巴比伦之囚可以看成犹太民族流散史上的一次精彩预演,由此得到的经验使得犹太人找到了应对流亡散居而不灭不朽的方法。

7. 第二圣殿时期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新巴比伦的快速湮灭是最出人意料的历史谜团之一。以“空中花园”闻名于世的繁华帝国,仅存活了88年,突然消失。

与此同时,东边的伊朗高原上,居鲁士大帝征服米底王国,与公元前550年建立了波斯帝国。斗转星移,在艺术史上著名的伯沙撒(尼布甲尼撒女婿的儿子)千人盛宴的夜晚,新巴比伦帝国成为历史名词。

占领这片土地的居鲁士大帝,对虏囚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产生了深刻同情,颁布法令,同意并资助犹太人返回故土,组建新的犹大省。巴比伦的回归一共三次,前后历时近200年。

“上帝给了世界十分美丽,九分给了耶路撒冷。”

——《塔木德》

然而,距离尼布甲尼撒( Nebuchadnezzar)焚毁耶路撒冷已过去半个世纪,但这座圣城此刻依然是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所罗巴伯带领大家,开始了重建圣殿的艰巨工程。

更大的挑战是来自于已经移居此地多年的异族民众的强烈抵抗——毕竟原来的移民根据旧帝国法令,已经合法获得原本属于犹太人的空置土地和房屋,并且生活多年,让他们无偿归还给犹太人,无疑是一种掠夺。在斗争、妥协、和谈、赎买的反复中,回归的犹太人才慢慢的安顿下来。

圣殿的重建也是一波三折,耗时20年,于公元前515年建成。史称所罗巴伯圣殿,也称第二圣殿。

犹太人的历史进入“第二圣殿时期”

这一时期,实际上是一个历经被波斯、希腊和罗马各大帝国轮流统治的时期。

波斯时代的两百年(538BC~332BC被马其顿打败),对于犹太人而言是自由的,恢复发展的时期。以斯拉(领导组织编纂《摩西五经》)和尼希米(受波斯人任命出任犹太省长,指挥修建耶路撒冷城墙,并对犹太人社会进行各种整顿)的宗教改革,使犹太教获得极大发展。历史学家把这一时期的犹太人称作“在宗教和民族方面都是最严格和最纯洁的人群”。

亚历山大大帝打败大流士三世,于公元前332年占领了巴勒斯坦,开启了犹太的希腊化时代,到公元前63年耶路撒冷被罗马帝国攻陷,这个时期共计269年。

希腊帝国在亚力山大死后分裂为三个部分:在欧洲的马其顿王国,包括希腊及周边地区;托勒密王国,主要统辖埃及、巴勒斯坦地区和爱琴海诸岛;塞琉古王国,统辖着叙利亚、黎巴嫩、小亚细亚的部分地区、伊拉克和伊朗。

犹太人托勒密王朝的134年管辖下,泡在温情脉脉的希腊化糖水中。而随后的55年(198BC~143BC),突然被抛进了塞琉古王朝的恐怖深渊。

随着托勒密和塞琉古的两强争霸战争,巴勒斯坦地区落入到塞琉古王国手中。

公元前175年继位的安条克四世(Antiochus IV)生性残暴,热爱钱财,他那贪婪的眼睛盯上了第二圣殿。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Bust of Antiochus IV at the Altes Museum in Berlin

在对圣殿进行疯狂掠夺后,宣布犹太教非法,焚烧全部经书,禁守安息日,禁止犹太人行割礼,并强迫犹太人放弃犹太教饮食礼仪和吃不洁的猪肉。同时命令全部犹太人改信希腊宗教,并对违反这些禁令的犹太人实行严厉的迫害。

受到迫害犹太人随后揭竿而起,史称“马加比起义”(Maccabean Revolt)。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宗教迫害与为反抗宗教迫害而引发的起义。

起义由犹太祭司家族哈斯蒙尼家族领导,以少胜多,取得最后的胜利,建立起半独立性质的哈斯蒙尼王朝(The Hasmonean Dynasty)。

哈斯蒙尼王朝的建立并没有能够完全阻止希腊思想影响的深入,特别是在耶奈王之后,王朝的继任者对希腊化生活方式的追捧,以及家族内部出现的分歧,导致正在崛起的罗马人对王朝内部事务的干涉。

借着调停“二王之争”,罗马将军庞培于公元前63年率军占领耶路撒冷,犹太人的家园从此沦为罗马行省的一个组成部分。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Siege and Destruction of Jerusalem by the Romans (1850 painting by David Roberts)

庞培将巴勒斯坦设立为藩王属国,公元前37年,名为大希律的人成为藩王。导致古代以色列彻底灭国的希律王朝就这样登上了历史舞台。

大希律王(Herod the Great,37BC-4BC在位)在罗马人的庇护下实行极端的专制暴政统治。他生性多疑、手段残忍,被他处死的人不计其数,包括45位王国的贵族成员、他的妻子和自己的3个犹太血统的儿子都先后被判处死刑。

他以将犹太人当猪仔对待而臭名昭著,更是以为消除弥赛亚威胁在全国屠杀两岁以下所有男婴的血腥暴力而闻名于世。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Massacre of the Innocents, 10th century depiction. Herod on the left

然而,大希律王在位期间以色列却又是一个繁荣兴盛的时期。大兴土木,其规模超过先前任何一个时期。扩建耶路撒冷,重修圣殿,还建造了凯撒利亚城和撒马利亚城。保存至今的著名哭墙就是希律王维修圣殿时加固墙体的一部分。

在这期间,暴政和异族统治造成了犹太人社会的急剧动荡和不安,犹太社会分裂混乱的程度加剧,犹太民族内部开始出现不同的派别,有数以百计的宗教团体。“基督教”的最早雏形“拿撒勒派”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这期间,比较成气候的是撒都该派、法利赛派、艾赛尼派与奋锐党人四大宗派。

撒都该派(Sadducees):由犹太民族中祭司、贵族和富商组成的一个阶层。政治上服从罗马,生活上享有管理圣殿的特权,宗教上坚持按字面意思解释被视为成文法的托拉。

法利赛派(Pharisees):主要由当时以解经为生的文士阶层组成。是犹太民族中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拒绝接受撒都该派盲从托拉字面的意思,在尊重成文法的同时接受犹太民族的口传律法。圣殿被毁后,他们成为史书所说的拉比派。

艾赛尼派(Essenes):其成员主要来自以农民为主的社会下层人民。他们隐居偏僻的死海沿岸,建立修道社团,过清贫苦修的生活,默默等待着救世主弥赛亚的到来。他们脱离社会、脱离圣殿,严格禁欲。死海古卷便是这个宗派的文献。研究认为,“基督教”的最早雏形“拿撒勒派”与这个派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督教的不少思想亦来源于它。

奋锐党人(Zealots):由激进好战的犹太人士组成。罗马人的统治和暴政导致这一派别的出现。尽管他们在宗教观点上与法利赛派相近,但他们是弥赛亚救世主义者,相信异教统治者将被驱逐出圣地,上帝将统治犹太人。在政治斗争上崇尚武力,不断进行针对罗马统治者的武装反抗,是公元66至70年犹太起义的发动者和中坚力量。

大希律之后,罗马逐渐把犹地亚变成了罗马直接管辖的行省。行省暴政最终导致了公元66年的犹太起义,恰逢罗马荒淫无道的尼禄统治后期,这场起义又称“第一次犹太战争”。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The treasures of Jerusalem taken by the Romans (detail from the Arch of Titus)

起义迅速在以色列地全境展开。在强大的罗马军队面前,犹太起义节节败退。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罗马军队攻破,双方战斗到最后一刻,第二圣殿被焚毁殆尽,整个耶路撒冷惨遭屠城。据统计,犹太人民死难人数高达110万。第二圣殿时期到此结束。

这场战争还有一个更悲壮的结尾:近千名犹太将士及其家人在耶路撒冷失陷后,退守死海西岸的马塞达要塞,在那里坚守了三年时间。

城破后,集体自杀,壮烈牺牲。这座古堡已然成为犹太民族的象征。现在成为享誉世界的旅游景点,也是犹太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塞达的沦陷(Siege of Masada)标志着第一次犹太战争的结束和彻底失败。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Aerial view of Masada, in the Judaean Desert, with the Dead Sea in the distance

耶路撒冷的残垣断壁持续了60多年。公元129年,罗马皇帝哈德良(Hadrian)来到耶路撒冷,决定在该地修建一座异教新城Aelia Capitolina,建一座罗马神殿,并且禁止犹太人在新城居住。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The two pairs of main roads—the cardines (north-south) and decumani (east-west) Aelia Capitolina

消息引起了犹太人的愤怒,在公元132年建城的这一天,忍无可忍的犹太人在大卫王家族后裔巴尔科赫巴领导下再次起义(Bar Kokhba revolt),史称“第二次犹太战争”。

这次起义持续了3年后被镇压,对犹太民族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不仅起义者遭杀害,一些支持起义的学者也遭杀戮。约9.7万来自朱迪亚(Judea)犹太俘虏被当成奴隶贱卖。

犹太人被赶出犹地亚和耶路撒冷南部两个地区。为了防止犹太人再次反抗,禁止犹太人在圣城居住。取消犹太行省,犹太人居住地也恢复巴勒斯坦的名称。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Expulsion of the Jews from Jerusalem during the reign of Hadrian.

两次犹太战争对犹太人的打击是毁灭性的。第一次使犹太人失去了精神家园,第二次则丧失了土地家园。

以色列历史从此进入了人们通常所说的长达1800年“大流散时期”。

8. 大流散时期(Jewish diaspora)

犹太民族失去自己的家园,不得不背井离乡。流亡路线有两条:一部分向东南,到帕提亚人统辖的巴比伦地区和阿拉伯沙漠;另一部分向西,埃及和欧洲,最远的到了西班牙。当然,还是有一部分坚定的信仰者冒着杀头的危险,留在了巴勒斯坦。

其实犹太的流散可追溯到公元前733亚述王国,接着巴比伦再到罗马。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Paths of Jewish deportation

不幸的是,虔信犹太教的犹太人在中世纪的欧洲始终成为被迫害的对象。

1179年,基都教会正式颁布犹太人不得与基督教徒混居。之后1276年,英国也实施了相同法令。到14/15世纪,从西欧英法德意到南欧西葡的基督教地区,甚至到东欧的波兰立陶宛俄罗斯,都通过立法,对辖区内的犹太人强制隔离。

除了种族隔离,肆意的加征税负,还有莫须有的诬陷。最有名的诽谤是:“血祭”(只要欧洲有儿童失踪)和“投毒”(法国麻风病流行),都引起了社会的恐慌和对犹太人的公开迫害。

公元14~16世纪,追求人性的文艺复兴和反抗教会专制的宗教改革,把欧洲从黑暗的中世纪拉了出来。

然而,流散中的犹太人却依然看不到一点曙光。相反,新一轮的排犹主义越演越烈。

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还没有离开帕洛斯港,西班牙强制改宗驱逐20万犹太人,4年后葡萄牙加入驱逐的行列,大量犹太人迁往奥斯曼土耳其。

1557年,罗马教皇保罗四世公开在犹太新年烧毁《塔木德》,当场还烧死25个犹太教徒,并宣布恢复过去镇压犹太人的全部法律。欧洲犹太人开始再次迁移,据统计,有100万犹太人被迫东移,定居在波兰立陶宛土耳其俄罗斯等地区。东欧成为犹太民族的近代活动中心。

1648年,灾难突然降临到东欧犹太人世界。波兰反抗王室贵族的战争,矛头也指向了犹太人。仅两年时间,上百个犹太社区被夷为平地,10万犹太人惨死刀下。

不过,西欧的情况开始转变。启蒙运动突破教会束缚,同时也将犹太人从宗教谴责中解脱出来。公民概念出现,犹太人有机会获得公民权,不需要依赖传统的犹太社群生活,开始主动融入居住地。

19世纪以来,西欧犹太人得到的权利逐渐增加,移居北美的犹太人受到的限制更少,引发了犹太人向美国移民的浪潮。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European Jewish immigrants arriving in New York

同化程度增加的同时,反对的声音也越发激烈,这让一部分犹太人对融入的可能性产生怀疑,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下,一些犹太人产生了构建一个犹太国家的想法。19世纪末,《罗马与耶路撒冷》和《犹太国》两本书的出版正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开始。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Theodor Herzl was the founder of the Modern Zionist movement.

随着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持续移民,犹太人与当地阿伯拉人之间的冲突也逐渐增加。

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始对犹太人的迫害,约600万犹太人在二战中丧生。这场悲剧让全世界震惊,也对犹太人产生同情。1947年,联合国投票决定,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

苦难与信仰:犹太人的历史(万字长文)

UN partition plan, 1947

一年后,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但阿伯拉国家并不认同,五次中东战争接连爆发,直到现在,这块土地也不太平。

也许,只能等到真正的弥撒亚降临,才能达到弥迦先知理想中的社会:

4:1~4:3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 神的殿.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他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他必在多国的民中施行审判、为远方强盛的国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

4:1~ 4:3 In the last days the mountain of the LORD'S temple will be established as chief among the mountains; it will be raised above the hills, and peoples will stream to it.Many nations will come and say, "Come, let us go up to the mountain of the LORD, to the house of the God of Jacob. He will teach us his ways, so that we may walk in his paths." The law will go out from Zion, the word of the LORD from Jerusalem.He will judge between many peoples and will settle disputes for strong nations far and wide. They will beat their swords into plowshares and their spears into pruning hooks. Nation will not take up sword against nation, nor will they train for war anymore.

—— 《旧约: 弥迦书》Micah

这段《圣经》中最优美的文字,被联合国认同为人类共识,并镌刻在联合国的大楼上。

9. 再问一个为什么

读完本书,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犹太民族能在失去家园和被集体放逐、被迫害的漫长时代一直保持文化认同,能够延续发展至今?

很大程度上与两个事件有关:一是发生在贾布奈的变革;二是《塔木德》的成功编撰。

当第一次犹太-罗马战争爆发后,约翰兰·本·撒该(Johanan ben Zakkai)犹太拉比预言罗马大将韦斯巴芗将成为罗马帝国皇帝,成真后,约翰兰提出的惟一要求是为他保留一个名叫贾布奈的犹太学院。针对当时局势,贾布奈的犹太知识分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用来应付民族危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第一个措施是确立犹太生活的群体主义意识。

第二个措施是倡导全民教育。

第三个措施是确立希伯来语作为犹太民族“圣语”的地位。

第四个措施是确定《希伯来圣经》文本的最终内容。

第五个措施,是规范和统一了犹太教祈祷仪式的基本内容和形式框架。

无疑,贾布奈的变革对于犹太民族的留存、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塔木德》是继《圣经》之后的又一部极为重要的文化典籍,包括对全部律法的梳理和重新阐述,是涉及方方面面的集合。《塔木德》是这段历史中的犹太人的生活主宰,流散中的犹太人几乎能从中找到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

(完)

参考资料:

1. 《犹太人简史》李杰

2. 中英圣经:http://www.godcom.net/syb/

3. 犹太历史时间线索大事记: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3915966/jewish/Timeline-of-Jewish-History.htm

4. 喜马拉雅世界历史大师课:以色列|徐新

5. 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Jewish_history

6. BBC纪录片:《犹太人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Jews

举报/反馈

跟着鹏叔游世界

923获赞 672粉丝
一个有诚意有温度记录旅行点点滴滴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