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芊、丹尼尔·托莫泽伊) 9月18日下午,入围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罗马尼亚影片《不得安息的老妇人》(罗马尼亚语译名《40天之后》)在北京保利国际影院(天安门店)放映。影片结束后,罗马尼亚导演安德烈·格鲁兹尼茨基和制片人安德烈亚·杜米特雷斯库通过视频连线对现场观众的到来表示了感谢,并与中国观众分享了创作的心得体会,就影片中的主题和细节等问题展开了饶有生趣的对话。
《不得安息的老妇人》映后交流会
该片聚焦生活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子中的两位老人埃米尔和蒂蒂之间的友谊,同时探讨至今仍存在于罗马尼亚部分农村的关于鬼神的习俗。故事开始于埃米尔的妻子斯马兰达去世40天后的追悼会,好友蒂蒂似乎对她的死深有感触,由于埃米尔不相信鬼神,不尊重当地的葬礼仪式,而蒂蒂却认为这些行为使得斯马兰达的灵魂开始困扰他,他自己感觉身体状况越来越糟,剩下的日子屈指可数。埃米尔想让蒂蒂振作起来,于是违背他的意愿帮助他,然而一切似乎无济于事,垂暮之年的老人已接近生命的尾声了。
本片是罗马尼亚导演安德烈·格鲁兹尼茨基的第四部长片,于2021年4月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随后在罗马尼亚电影节全国首映,并于近日入围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的主竞赛单元。
《不得安息的老妇人》观影现场
北京电影学院张小迪老师观影后向记者表示:“这个片子不是惯常的叙事方式,而是一种断章式的视听语言,讲述了某种程度上的一个寓言化的故事。与我们以往所看的幽灵片或者带有神秘意象的片子不同,这部影片中并不能找到明显的悬疑和戏剧化的东西,而是通过日常化的表达来体现,而这种方式很可能是一种探讨新欧盟遮蔽下的的老欧洲、老巴尔干地区的寓言表达。这部电影和我国古代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写的《相见欢》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用这首词的意境可能会比较有意思地诠释这个影片。”
北京电影学院张小迪老师接受记者采访
现场问答环节
观众:影片除了想表达两位老人的友谊,还想传递出什么样的信息?
导演:除了聚焦两位老人历久弥坚的友谊,我还希望人们应该关注到老年人的生活,特别是生活在偏远地区的老人们,现代社会几乎抛弃了他们,他们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都要面临着如何看待死亡。
观众:剧本的创作是源于一些真实的人物或事件么?
导演:除了反映一些社会问题,我们的创作灵感也来源于身边的一些朋友。我有一个关系非常好的诗人朋友,他的母亲90岁了,但是有着旺盛的精力,她总是能给身边的人带来能量,远远超出了她自身年龄的限制。她给了我灵感,于是我创作了一个行动积极、超越年龄限制的角色——埃米尔。另一方面,我被村子里的一些传统习俗所吸引,即使在今天,在罗马尼亚南部,这些习俗也仍然受到尊重和延续,那里的人们依然相信死后有灵魂的存在。另外,我们还讲述了一个几年前发生在阿尔杰什县农村搬迁鹳巢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这些都是影片剧本的源泉。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老人,埃米尔充满活力,不信鬼神,喜欢抗争,骑挎斗摩托;而蒂蒂选择舒适,遵守习俗,安于垂暮,坐上轮椅。尽管他们的世界观如此不同,他们的友谊依旧,这是部关于接受和宽容的影片。
罗马尼亚导演安德烈·格鲁兹尼茨基(右)和制片人安德烈亚·杜米特雷斯库(左)视频连线回答现场观众提问
观众:听说您曾经给罗马尼亚国宝级电影大师卢奇安·平蒂列做过助理导演,能谈谈他对您的影响么?
导演:是的,和平蒂列导演的合作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卢奇安·平蒂列可以说就是我的第二所学校,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比如怎么和演员更好的配合,怎么运用长镜头,这些都对我很有帮助。
观众:影片中有3处都出现了一位拉小提琴的老者,能够感觉出他演奏的乐曲并不完美,是不是用这种有瑕疵的音乐来烘托老年人的情感?
导演:其实剧本中本没有设计这个拉小提琴的人物,我是在拍摄现场看到他的,我很喜欢他,决定把他放进影片中,想用他的音乐来标志着时间的流逝和事件的发展。是的,他的乐曲并不完美,但事实上没有什么是完美的,生活不完美,艺术不完美,我们想通过乐曲来表达人们在逐渐变老,但也憧憬着重拾青春。事实上这个小提琴演奏者本身也是电影中的一个演员,在电影刚开始的时候,牧师布置悼念仪式时,他是牧师的一个助手。
举报/反馈

国际在线

1047万获赞 238.6万粉丝
国际在线_读懂国际 点赞中国
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