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主席转战陕北期间,有一张照片特别出名,那就是毛主席敞着外衣,骑在一匹白色的马上,在陕北的山路上行进。

图 毛主席转战陕北时骑着小青马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7年春天,当时的条件特别艰苦,有时候连物资供应都很困难,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依然决定留在陕北,从容的指挥着全国各个战场上的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极大地鼓舞了各解放区军民的斗志。

虽然拍照片的人现在已不可考,但是,通过这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环境有多苦,而从照片上每个人的精神面貌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同艰苦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那种必胜的决心。

在这张照片上,我们看到除了斗志昂扬的战士之外,还注意到了毛主席骑着的这匹白马。

这匹白马非常不一般,可以说在最困难的岁月里,一直是它陪伴的毛主席。

这匹白马学名叫骢,懂马经的人都说这样的马叫青马。

图 毛主席转战陕北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哪里有汽车,毛主席的出行基本全靠步行和骑马。

在艰苦的长征途中,毛主席曾有过一匹小黄马,这匹小黄马为当时毛主席的出行真是尽了最大的力。

遗憾的是,这匹小黄马陪着毛主席经过长征到达延安后就死了。为此毛主席十分痛心,在毛主席看来,这匹马是对革命有功的,毛主席还为它流下了眼泪。

这匹小黄马死后,毛主席特别指示:一不准剥皮,二不准吃肉,三不准拔毛尾,要完整地埋掉。

小黄马死了,但毛主席不能没有代步工具,为此有关部门为了能给毛主席找一匹好马,跑了不少地方,但最终都没有结果。

毛主席没有马的事情被当地回民兄弟知道了,于是他们专门送来了两匹马,一匹小青马,一匹小红马。

最终毛主席选择了小青马,而那匹小红马送给了周恩来。

毛主席选择的这匹小青马,就是日后转战陕北时毛主席骑的那匹。

这匹小青马有毛主席的马夫老侯喂养,老侯非常用心,把这匹小青马喂得膘肥体壮。

但是小青马也有它的缺点,就是个头太小,有一次贺龙骑着他的爱马乌龙驹来到延安。

贺龙的这匹马,浑身乌青,两耳坚挺,野气十足,十分彪悍。

当贺龙骑着这匹马去见毛主席的时候,看到毛主席的那匹小青马,他感觉这匹矮小的马与毛主席的身份不配,就将自己这匹野性十足的乌龙驹送给了毛主席。

但是,毛主席虽喜欢马,却不喜欢烈性十足的马,他婉拒了贺龙的好意,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舍不得赶走那匹小青马。

但是,贺龙还是将他的爱马留给了毛主席,贺龙怕毛主席不骑,还又专门送来了一头骡子。

图 贺龙

但是毛主席骑惯了小青马,对贺龙送来的大青马兴趣不大,而江青却非常喜欢大青马,于是毛主席就把大青马让给了江青骑。

因为贺龙送的马匹,江青还和毛主席的警卫排长阎长林闹了一场矛盾。

原来,当贺龙把大青马和那匹骡子送过来之后,江青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毛主席,但是毛主席听后兴趣不大,只表示有时间了回去看看。

刚工作完的毛主席走出窑洞看到这匹马的时候,他也被这匹彪悍的马给吸引了,他惊喜地看着这匹马说:“这么好呀,一定很厉害吧?”

而旁边的阎长林则告诉毛主席,这匹马跑得很快,可以在毛主席上山的时候骑。

但毛主席表示,他骑马的技术不好,骑不了它。

而江青则表示说,平时可以将这匹马保存着,等到上山时或行军时,可以和小青马替换着骑。

但毛主席依然表示不骑,他反而对贺龙送来的那匹骡子挺感兴趣,他表示这匹骡子倒是可以和小青马换着骑。

于是,他让阎长林先试着骑了一圈,阎长林骑后表示,跑得很稳,可以让毛主席骑。

而江青也顺势骑着大青马跑了一圈,她也表示这匹马毛主席可以骑,跑得也很稳。

江青还表示,这匹马平时可以由她骑,等到上山的时候真有毛主席骑。

但毛主席对骑大青马还是没有多大的兴趣,他表示,胆大的骑龙骑虎,胆小的骑猫骑兔。他胆子不大不小,就骑骡子。

就这样,江青骑了大青马,毛主席则收下了骡子。

图 江青骑马照

而就在毛主席转战陕北抢渡五女河未果,返回白云山的路上,江青突然叫来阎长林,原来她是要批评警卫班的勤务员,将吃饭的菜桶子挂在了那头骡子身上,竟把那头骡子磨去了一大片毛,并以此批评警卫班懒。

江青作为协理员,这是她份内的工作,如果按工作来说她没有错,但这一次她确实是错了。

因为这头骡子被贺龙送过来的时候臀部就没有毛,是江青没有调查清楚。

江青以此事来说明警卫班的战士们懒,这让阎长林接受不了,听到江青这么说,他的倔脾气也上来了,便和江青争论了起来,但碍于是从身边路过的战士很多,阎长林也很快收住了话,转身离开了。

战士们不拿菜桶子是事实,那都是为了照顾毛主席,因为他们背着冲锋枪再拿菜桶子不方便,并且有时候他们还要抬担架。

但此时江青也起了脾气,本来作为协理员就是想处理好这件事情,没想到阎长林这么倔,最后江青表示,延长林领导的这些警务员太骄傲了,有缺点说不得。

最后阎长林直接表示,他实在不愿意在江青的领导下工作,请求把他调走。

江青见阎长林这样说,气得直哭,然后直接转身走了。

阎长林见江青走了,他也只好回到毛主席那里去,当他走到毛主席的屋前时,看到毛主席正在靠着墙看地图,而江青在炕上哭。

阎长林看到这样的情景,他估计毛主席已经知道了他们之间的争吵,便没有走过去。

图 毛主席与阎长林

阎长林本来在新四军工作,1946年3月被部队选送到延安学习。

当他报道的时候才知道,他这次学习是中央社会部为即将成立的联合政府准备干部而开办的训练班,共有两个班,一个是参谋班,一个是秘书班,而阎长林被分到了参谋班学习。

到学习班结束后,届时如果联合政府能够成立,他们这些接受过训练的干部,将有可能随中央首长去联合政府工作。

但正当学习班结束的时候,接连有很多人开始找阎长林谈话,谈话的内容是想让他留在延安做保卫工作。

阎长林已经在战斗部队七八年了,他早已和战士们摸爬滚打惯了,而对于延安的和平环境还真有点不习惯,因此他的意见是,还是让他回战斗部队。

但最终,经组织研究,还是决定调查到毛主席身边做保卫工作,职务是警卫排长。

这个决定让阎长林大感意外,因为他们在战斗部队,很少有机会能见到毛主席,战士们就经常说,要是能见到毛主席,就是明天在战场上牺牲了也值了。

阎长林做梦也没想到,他竟然能到毛主席身边去工作,去保卫毛主席,这让他太激动了。

但同时他又大感不安,因为他参军后一直在战斗部队,他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很好地胜任这项工作。再说他也不知道毛主席是什么样的脾气。

但是当真正见到毛主席的时候,他才发现,毛主席说话很平易近人,见到阎长林后,毛主席和他谈了很多,问他是哪里人?在部队里担任什么工作?问他愿不愿意到他身边来?

阎长林都一一作答,直到后来阎长林写《回忆录》再次提起和毛主席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时,他依然记忆犹新,他说那一天他太高兴了,第一次看见毛主席,还和毛主席说了那么多话,第一次乘汽车,第一次来到杨家岭、枣园,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兴奋而亲切。

图 陕北时期的毛主席

毛主席对身边的警卫员都非常的好,真的都像亲人一样,而自己的爱人和自己的警卫员都是自己的身边人,当二者出现矛盾时,其实在毛主席的心里是很难处理的。

这天晚上,毛主席要去上厕所,由于天太黑,阎长林就准备给毛主席打手电,但毛主席没有同意。

在从厕所回来的路上,毛主席突然停住脚步,对阎长林说,让他跟他的领导说一说,再调换一个勤务员过来。

此时的阎长林已经明白,毛主席已经知道,因为勤务员将菜筒子挂在骡子上,而导致的他和江青之间争吵的这件事。

毛主席说再调换一个勤务员,其实就已经说明了这件事他已经知道了,并且给出的这个处理方法,就是要调和阎长林与江青之间的关系,这或许是毛主席能想出的最好的办法。

毛主席的勤务员调换了,但是贺龙送的那匹大青马他再也没有骑过,他只骑原来的那匹小青马。

直到后来马来西亚森美兰华侨送给他一辆救护车,他才很少骑那匹小青马。

但是到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延安,毛主席开始转战陕北,这个时候汽车已经派不上用场了,而小青马的作用又凸显了出来,在这一时期,小青马又成了毛主席惟一的交通工具。

也就是这匹不怎么高大的老马,驮着毛主席转战陕北,指挥了西北战场的伟大胜利。

在转战陕北的途中,毛主席对这匹小青马特别的爱怜,有一次小青马的马掌掉了,为了避免磨坏马蹄,毛主席就下马坚持步行。要是遇上路不好走的时候,毛主席也从不骑这匹小青马,仍是坚持不行。

就这样,在陕北转战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小青马一直陪在毛主席的身边,直到渡过黄河。

在渡过黄河后,毛主席对他的马夫侯登科说:“谢谢你啦!咱们在陕北转战一年多,全靠你喂马。今天,我们要坐汽车了,你不能和我们一起去,你要随机关一起行军。你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就骑上这匹老青马走吧!”

至此,这匹小青马也就离开了毛主席。

图 毛主席进北平

进到北平后,毛主席骑的那匹小青马也来到了北京,放在了北京香山养了起来。

毛主席也并没有忘记这匹青马,有一天,毛主席问叶子龙:“转战陕北时我骑的那匹马为打胡宗南立下了大功,是不是也带进城了?”

叶子龙说:“在香山喂养。”

当时在香山农场有九匹这样的马,都是中央领导同志,包括朱德、刘少奇等曾经骑过的马和骡子,这些马后来都被送到北戴河去饲养了。

对于这些骡马毛主席有过批示,不让宰杀、不让吃掉,死后要埋葬。

并且这些牲口每个月还都有工资,每匹一个月60元作为饲料费,这60元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基本上顶一个工薪家庭,一个月甚至一个多月的工资。

据当时的饲养员韩天吉回忆:“那些牲口都有花名册,按花名册每月发工资的。他们的待遇很高,有功啊!常常给毛主席的那匹马喂喂馒头,喂玉米面窝窝头,我们吃剩下的就给它。”

1964年8月,毛主席还在北戴河时骑了一会儿那匹青马,这大概也是他与年老的战马最后一次相逢了。

图 1964年8月,毛主席在北戴河最后一次骑青马

1966年后,毛主席的这匹青马被送到了动物园饲养。

1969年,这匹战功卓著的,曾经驮着毛主席指挥作战的功勋战马,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毛主席在进城后,在问及这匹小青马的情况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对革命有贡献的,我们都不能忘记他们。”

这应该是对这匹小青马最好的评价。

举报/反馈

晓记读史

306万获赞 15.7万粉丝
专注历史细节描写,写历史人物,看微观历史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