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主题为“双循环视角下的南北差距扩大问题”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在线召开,与会学者围绕当前我国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以及新发展格局下的改革建议展开了讨论。
着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北方省份增长放缓、全国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北经济发展逐渐拉开差距,并在近十年来持续扩大。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表示,从2013年一季度开始,我国南方省份的经济总体增长速度开始超过北方,这主要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在整个经济实力和国家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的过程中出现的。因此,从改革力度和开放程度上来探寻成因,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种现象,这也是不同地区应变和求变能力的一种差异反应。未来,北方经济经过调整仍有可能赶上南方。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进一步说明,当前南北方区域差距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不能把新发展格局下区域协调发展出现的新特点简单归于南北差距问题。正是因为有南方的发展,北方才有了发展条件。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四个方面实现南北优势互补:一是区域合理布局;二是鼓励各地方发挥各自优势,在深化改革开放与结构调整方面下功夫;三是国家在区域布局和相关政策上给予支持;四是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构建南北区域协调新格局
如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南北差距扩大问题既是国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北方地区发展的不充分问题。
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对于北方经济重新融入南方大循环是一个新的机遇。在刘晓光看来,要构建统筹国内国际、协调南方北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就要在考虑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引入南北维度。未来十年,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来重振北方经济。同时,北方地区也要加强全国性及区域性城市群、都市圈建设,加快培育北方经济新增长极,更大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从而提高对投资和人口的吸引力,提高创新转化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史育龙认为,研究中国区域发展问题,需要多维度、多层次的精准观察,才能得出精准结论。当前,南北差距不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产生根本性负面影响,因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畅通无阻,而经济循环需要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在这个过程中,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是畅通全国大循环的重要基础。
迟福林表示,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南北差距不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意味着市场互补性在增加,北方独特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可以在南北经济圈中发挥独特作用。总的来说,新发展格局为南北发展均提供了机遇,要在差距当中促进协调发展。
“以南带北”推动经济发展
面对新一轮南北差距扩大问题,中央近几年先后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对于当前解决南北差距扩大的问题,迟福林认为,要考虑两个特定背景,一是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二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求和趋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在国家协调指导支持下,通过“以南带北”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具体来说,要以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区域产业供应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为重点;北方地区和东北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调整优化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国家支持下形成“以南带北”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将北方的土地、资源、技术、劳动力等优势与南方的资本、科技创新能力相结合,实现南北之间的产业和经济互补。
史育龙建议,要强调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以构建“一带一路”为抓手,提升北方地区的开放水平,用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好一批内陆经济试验区;协调南北区域发展,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看来,环渤海区域建设和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振兴整个北方经济的“牛鼻子”。他建议,在高度重视北京经济中心建设的同时,将环渤海区域建设重新提到国家战略层面。若能如此,将对实现东北地区振兴大有裨益。
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