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兴趣,人们对它的理解偏差,可能会造成人们与之无缘。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困惑:“我喜欢吃美食、看美剧、睡觉,这是不是兴趣?”
你是否也有以上的困惑和疑虑呢?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兴趣吗?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一个人去认识事物、探索事物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习和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简单来说,兴趣是一个起点,推动人们继续认识和探索事物。
从兴趣的概念可以看出,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因认识而深化,兴趣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个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强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比如睡觉、吃美食是生理需求,是身体内在不平衡时提出的需求,一旦满足需求就消失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表面层面,还不能称之为兴趣。
什么情况下才是兴趣?如果你睡觉时,研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更好地入睡并且睡眠质量高,并对房间的光线、床的软硬度、枕头的高低、床的朝向、躺姿等参数进行研究,这时就指向了兴趣。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后可以做睡眠体验师、高品质床的设计师等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困惑:“我打游戏能沉浸其中,欲罢不能,这是不是兴趣?”
这要看打游戏是能量消耗过程还是增长过程,如果是一边打游戏一边内疚不已,消耗能量,就不是兴趣。游戏,作为网络产品,其设计一定是要满足人们好奇心和成就感等人性,才算是一款好产品,但如果只是沉浸其中,时间久了,就不只是在玩游戏,而是“被游戏玩”。如果你能沉浸其中研究这个游戏为何吸引人,游戏的环节设置是怎样的,有没有什么漏洞和破解的方法,那就是兴趣了。
兴趣是推动一个人认识和探究事物的动力,如果只是单纯地欲罢不能,不能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事物,感到能量被消耗,那就是诱惑,而不是兴趣。真正的兴趣是激发探究动力、增长能量、促进能力提升,指向未来的。
兴趣能够使我们长期投入一件事情,是我们内在动力的源泉和快乐的加油站,无论能力高低、无论外界评价如何,仍然乐此不疲,享受其中。如果一个高中生在学科选择中能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科目,内心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自己全心投入,将兴趣发展为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当人们全神贯注地从事某项活动或某项工作时,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是最强烈的。米哈里将这种状态描述为心流(flow),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感受一下:似乎你处在一条河流当中,什么都不必做,只有水流的作用力推着你向前,一切的现象都那么顺其自然。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活动,从中可以享受到米哈里所提出的这种幸福感和满足感。有的人是在工作中获取,有的人是在阅读中享受,有的人是在当众发表演讲中体验到幸福,有的人是看笔尖流淌出色彩而感到心满意足……
在心流的状态下,你不会担忧自己的表现是不是足够好,也不会操心这样做会有谁给你颁奖或者发小红花,更不会考虑这个事情的投资回报是什么,也不会害怕别人会怎么看待你……而只是全然地投入其中,倾力享受,感受发自内心的快乐,无论这项活动对我们体力的要求如何,对智力的挑战如何,对耐心的考验如何,你完全都不用关心,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调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去尽情享受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沉醉其中。
具体来说,兴趣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在生活当中,经常会有人说:“我没有做过这个,所以我没有兴趣。”高考填报志愿时,如果问考生:“你对什么感兴趣?”有很多人会说:“我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似乎没有什么兴趣。”这是一个让父母和老师感到尴尬的状况,缺乏兴趣方向,就难以选择符合志向的专业,于是,只能“蒙”着来,或者“随大流”。
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对自己过往经历的梳理和总结。另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探索,缺乏了解,限制了许多人对未来的想象,关闭了很多可能感兴趣的专业或者工作。一个人的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经过各种尝试、练习及意志力的挑战,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有位班主任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例子,她曾经教过一个艺术班,当时班上的学生算不上喜欢艺术,只是文化课成绩不好,想走一条更容易的路。所以,这些孩子对以后具体读什么专业,做什么职业都很迷糊,很迷茫,学习起来也没什么动力。
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老师在教完莎士比亚戏剧后,给学生们放了一段《奥赛罗》的视频,里面不仅有精彩的芭蕾舞剧,还介绍了舞剧是如何编导而成的,有什么精彩的构思。没想到,这一次的视频体验触动了其中一位艺术生,她知道了“编导”这一职业,并对这一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现了这一情况后,这位老师给她介绍了有关编导方面的老师,使她对这一领域里有更多的了解。最后,这位学生真的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的编导专业,在大学期间作为交换生到加拿大学习,并凭自己的实力独立编排了一场加拿大华人春晚,现在自己开了一间小有名气的工作室。
这位老师说:“给孩子们多点探索,可以打开他们梦想的视野。”
正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一样,人更倾向于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类型,特别是在外界环境限制较小时,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比如,喜欢动手操作的人,在专业选择时更倾向于选择工科类的专业。如果能早早帮助孩子探索兴趣,进而明确兴趣的大致方向,在高中选科,高考志愿填报,甚至进入大学,乃至将来择业的时候,选择都会变得更加容易。
小冲是高一的学生,对计算机有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大部分用来玩电脑。可是父母觉得这样太影响学习了,于是便把家里电脑的鼠标拔掉,以为这样就可以阻止孩子玩电脑。小冲却研究出了不需要鼠标也能进行各种操作的玩转电脑的方式。
随着自己的深入研究,对电脑越发感兴趣,进而通过各种渠道自己学习相关的技术,也加入了相关的群体和圈子。看到小冲的学习劲头,父母的态度也从禁止转为鼓励和正面引导,帮助小冲找老师,参加专业培训。后来,小冲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报考了计算机专业,并在大二就开始和校友创业,现担任一家公司的技术总监。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一个人对某一专业有兴趣时,枯燥的学习也会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无穷。
比如,做物理实验,因为有兴趣,有的人可以两天两夜,甚至几天几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急切地希望发现所要探索的现象。
兴趣可以调动身心的全部精力,让人以敏锐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深刻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投入学习,从而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