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化工学院2021级本科新生举办主题班会、迎新现场
走遍7000余亩森林般校园、尝遍30多家食堂的美味,丰富课外阅读、锻造专业技能、继续学业深造……9月5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21级本科新生举办主题班会,化学2101班36名学生围绕“大学规划”畅谈青春梦想。年龄稍长的90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唐从辉以老师和大哥哥的身份,现场寄语:理想大一点、学风好一点、锻炼勤一点,只争朝夕,未来的化学大家非你们莫属。
43位“海归”站在讲台上
“砥德砺行、格物致新”。
刚整修的化学与化工学院墙壁上,镌刻的院训彰显底蕴。教师介绍栏里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散发着蓬勃力量。
华中大化学与化工学院源于1953年的化学教研室,1983年成立化学系,2008年成立学院。
近5年,学院完成双一流学科建设一期任务,获批国家化学基础学科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2.0,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化学)专业,入选华中大“三全育人”示范院系。
跨越式业绩背后,有一支堪称豪华的教师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米耀荣和英国皇家学会院士Andrew Cooper三位院士坐镇,引进43位海外留学人才,专任教师从60多人发展至100余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湖北省级各类人才40人。
院长朱锦涛教授介绍,43位“海归”都是80后,还有一位90后。他们年富力强,视野开阔,与学生容易打成一片,是年轻学子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这些海归博士博后,都是要站讲台的,我们初衷就是用学术大师培养拔尖学生。”主管教学的副院长龚跃法教授介绍,学院探索出有特色的“一制三化”学生培养模式——导师制、小班化、国际化和个性化,为学生量身定制成才计划,致力于把学生培养为化学家、行业大师。
导师团带着学生快速成长
新学期第一课,院长、书记、退休教授和青年教师齐上阵,共同主讲专业导论课。
2019级拔尖班学生张文博仍清晰记得第一课的情景,退休教授杨亚江老师围绕“化学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主题,分享了他与化学的故事。
杨老师在讲台默默耕耘20多年,精心地培桃育李,令张文博很有触动。化学专业不是张文博的第一志愿,入学时她感到迷茫,专业导论课让她对化学产生了信心。
“128”计划又让张文博爱上化学。“128”,即一位教师党员与2名学生党员共同帮扶8名新生,给予学生思想指导、学业和生活帮助。“我从2位学姐身上看到榜样的力量、专业的前景。”张文博说,在老师和学姐的带动下,她一改此前有点“飘飘然”的学习态度,变得更踏实,近期目标是读研。
学院为拔尖学生配备学业和科研导师,全方位帮助学生成长。2018级拔尖班陈奕君的导师是唐翔鹰教授。师生是湖南老乡,关系处得像朋友。在唐教授的指导下,陈奕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入选省级项目,今年5月顺利通过评审,“仅项目综述,唐老师就指导我写了几千字,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严谨。”前不久,陈奕君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这是唐老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心目中的科研圣殿,要继续朝着成为化学家的方向前进。”
朱锦涛教授介绍,学院以校内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为依托,确保学生一年级进实验室观摩学习,二年级进课题组进行科研训练,三年级进科研团队从事项目研究,四年级毕业论文结合重点科研项目开展。近五年来,学生参加科研项目749项,发表论文30篇,申请发明专利14项,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奖20余项、省部级奖50项。
让学生紧跟学术大家学术前沿
“以前以为学化学毕业后只能进厂当个技术员,现在觉得学化学大有可为。”入学一年,2020级拔尖班沈乐在学院的组织下走访了不少科研院所、企业,刷新了以往对化学专业的认知。
党委副书记聂红波介绍,2017年学院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北京理化技术研究所联合成立“吴学周精英班”“化学菁英班”,聘请中科院名师担任班主任,定期到学院开办学术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紧跟学术大家探讨学术前沿。还与湖北人福医药集团、武汉有机实业集团等共建实训基地,让学生深入了解业界急需。
学院坚持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办学,共建中英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中澳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中美液晶化学与物理研究中心、中韩聚合物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建设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举办双边学生学术年会,开展短期游学和假期交流,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组织学生出国出境游学,学校和学院承担三分之二费用,学生自担三分之一。”2019年,学院共投入80万元组织59名本科生出国出境游学。“为学生的学术交流和学业进步,花再多钱都值得,全院上下已形成共识。”龚跃法教授介绍,近3年来,学院共资助193名优秀学生前往哈佛大学等海外境外高校学习交流,选拔资助13名校级特优生前往海外知名教授课题组参与科研训练。
把学生推上学术的前台
成立于2016年秋,被师生们戏称为“猫”的本科生化学学术团队(Chemical Academic Team,简称CAT),为本科生提供了活跃的学术平台和锻炼舞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018级拔尖班陈奕君是第四任“猫”团队负责人,2020年秋,他领衔请来了中科院理化所吴骊珠院士作学术报告。陈奕君称,从发出邀请、接待安排、会场布置到现场主持,都由同学们独立完成,报告会座无虚席,不少其他学院的同学也来旁听,大家收获满满。
“新冠肺炎病毒如何感染人体、防护措施有哪些、疫苗企业怎样生产……”2020级拔尖班曾焱青正在策划最新一期的《说化》期刊,预计9月中旬出版,刊印400余份在学院免费分发。曾焱青介绍,《说化》期刊共8个版面,由学生们自己采写,老师把关,包括“导师课题组”“走近企业”“化学前沿”“化学与生活”等栏目,目前已出版10期。
“猫”团队还带着同学走进课题组、成立线上线下答疑坊、组织“Shall we talk”师生交流。团队成立以来,学生自主邀请院士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开办讲座25次、邀请老师和学霸开展线下答疑150余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刘赵昊旻)
举报/反馈

湖北日报

3217万获赞 298.8万粉丝
湖北权威新闻发布平台!有速度,更有深度
湖北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