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21-2022年采暖季钢铁行业错峰限产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限产通知》)。根据该《限产通知》,基本确定了今年重点地区及周边地区的限产方案,备受关注的粗钢产量压减方案也在该文件中有重要体现。
编辑 搜图
编辑 搜图
编辑 搜图
编辑 搜图
编辑 搜图
详读此次《限产通知》,与往年例行发布的秋冬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攻坚方案,有较大不同。国家首次提出秋冬季对钢铁等重点行业实施限产最早可以追溯至2016年,且近些年所有的国家层面出台的京津冀等重点地区的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方案大部分时候每年的叫法都不一样,涉及到的内容也不仅限于钢铁行业。此次发布的《限产通知》是专门针对秋冬季钢铁行业发布的限产方案,为国内首次。 小编与往年的相关文件做了详细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下表:
编辑 搜图
采暖季停、限产可以被看作是以月为单位的中长期行为,而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则是以天为单位的短期行为。 在采暖季限产30%的情况下,如果出现重污染天气,地方政府还可以在限产30%的基础上,临时采取更进一步的控制措施。 京津冀区域环境容量难以支撑目前该区域内的钢铁产能,只要雾霾一天不走,限产政策就会一直持续下去,甚至还会有更严厉的政策出台,引导京津冀地区的钢铁产能退出,直至环境质量好转。 限产政策对后期钢市有何影响? 1关于钢材市场
业内最关心的可能还是钢材及上下游市场。宏观经济分析,钢铁行业与宏观经济直接挂钩,下半年宏观经济预期不会比上半年更好,但是国家不会任由经济形势下滑,任何时候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毕竟关系到就业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正是这种预期和现实的差距,钢铁的需求才有了空间。 总的来说,钢铁需求下半年不会差,甚至可能比上半年更好。但是产量和上半年相比,来个急刹车是肯定的。钢价上天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在国家对大宗商品价格的调控下,钢价上天又是不可能的。接下来的“金九银十”就是一次十分关键的压力测试,也就是钢价的上限。
2关于铁矿石市场
普氏62%进口铁矿石价格从5月12日最高233.10美元/吨,跌至9月3日的145.05美元/吨附近,在经历了一番所谓的“大跌”之后,最近又企稳了。不过,从各方数据来看,所有的基本面均不支持铁矿石价格的回升,价格回跌只是时间的问题。随着后续钢厂“真限产”,需求肯定会真下降,而且也不会出现此前分析师常说的“结构性短缺“而导致的高品位铁矿石价格被拉高的情况,因为要“真限产”,不是限产能。 根据《中国冶金报》预测,今年下半年铁矿石进口量将减少1.5亿吨以上?!这个可能性小编认为是有的。7月份的铁矿石进口量仅为8850万吨,同比下降21.4%,接下来的几个月铁矿石进口量只会更少。2020年下半年,铁矿石进口量约6.23亿吨,如果按照同比降速计算,铁矿石下半年进口量将下降1.3亿吨以上。因此,铁矿石价格下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至于何时是底,小编认为——今年年底之前,没有底
总体来看,对于环保限产政策市场应理性对待,尤其是在北方需求客观减少的现状下,钢厂供给减量仅仅是对冲需求的减少,对钢价产生支撑或者小涨助力的作用,但从未来北方市场将面临被动冬储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宜过渡炒作、盲目拉涨。
信息参考/凌波微观,今日钢铁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