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山西省知名富二代,22岁就继承家业,登上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19位,2008年还成为当地最年轻首富;

他在父亲去世后,临危受命担起责任,不仅守住了父亲留下的家业,还大刀阔斧改革,带领企业一路高歌猛进;

他长得不英俊,甚至还有点其貌不扬,却高调花5000万风光迎娶美女明星……

这样的剧本任谁拿着都是一手好牌,但偏偏在他手里不到十年时间,就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败光百亿家产不说,自己还成了失信人,更惨的是用以拍卖抵债的22亿资产,四度流拍后依然无人问津。

他,就是车晓前夫,山西前首富,李兆会。

李兆会的父亲李海仓,年轻时白手起家创办了山西海鑫钢铁集团,一跃带领它成为山西第二大钢铁企业,而他自己也被人称为“民营钢铁大王”,身家高达几十亿,2002年还在《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位列第27名。

2003年1月,这名白手起家、财力惊人的企业家因为与好友的个人恩怨,在办公室遭到枪击身亡,儿子李兆会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几乎被推着坐到了家族企业继承人的位置上,这一年李兆会不过也才22岁。

这一年,李兆会被迫中断了海外的求学生涯,尚未从父亲去世的悲痛中缓过神来,就连夜从澳大利亚飞回家乡,继承了父亲留下来的海鑫钢铁集团,开始了他的企业家生涯。

对于这位临危受命的富二代,外界对于他能否具有一定程度的经商能力,成功地守住父亲留下来的产业,抱有强烈的质疑态度。

从李兆会被迫开始接管公司起,就有不少讽刺的声音传出,说他不过是一个只会挥霍的草包,是扶不起的阿斗。

父亲出色的官商才能对于年轻的李兆会而言,都是珠玉在前。临危受命,不被外界看好,同样又面临着企业内部无数发展问题,李兆会22岁时面临的局面,不论怎样看,都是内忧外患。

这位被外界评价为不中用的“太子爷”的年轻人,能不能守住父亲留下来的“钢铁王国”,这是当时外界最大的疑问。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初来乍到的太子爷,一接手家族企业海鑫集团,也烧起了大火,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为了稳固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在爷爷李春元的帮助下,李兆会首先将公司元老、海鑫集团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辛存海踢出了公司高级管理层团队,将其调至太原办事处。

接着,他又开始对公司内部亲戚关系进行了整顿,将与自己亲近的六叔李文杰调至身边,送上公司高级管理层的位置,然后又利用海天水泥场,将五叔排挤出管理层。

就这样,刚上任根基不稳的李兆会通过一顿猛如虎的人事调动,将公司高层核心管理团队来了个大换血,稳固住了自己当家人位置的同时也将海鑫集团的实权牢牢地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当然,这一套将信任的亲戚全部笼络到自己身边的操作,也是被很多人视为是“富二代夺权的典范”,但是这种唯亲是用的作风,也为后来海鑫的溃败与没落埋下了祸根。

夺回实权,稳固了地位之后,李兆会开始把自己在澳大利亚学到的企业管理知识,应用到公司的实际管理中。

于是,他的大型并购之路开启,先是以6亿元获得了民生银行的股权,这也成为了民生银行最高的股权转让价格,接着又以6000万的价格,收购了华冠科技21.25%的股权……

在他的带领下,2003年海鑫集团总产值超过50亿元,而这一年,也成为海鑫集团发展最为迅速的一年。

2005年,钢铁行业在全国发展不景气,钢铁供过于求,钢铁价格连续下跌的情况下,李兆会仍然带领着海鑫集团实现了4亿的净利润。

到了2006年,李兆会又带着大把资金进驻股市,在他的大手笔投资下,很快就赚到了20多个亿,加上海鑫集团本身的业务。

这一年,在中国富豪榜400名富豪中李兆会位列第56名,成为年龄最小的富豪,紧接着他又凭着在股市的眼光,到了2008年,李兆会一跃成为山西省最年轻首富。

随着成绩不断累加,外界对于这位当初不被看好的富二代的评价也渐渐开始扭转,有人称他为“最强富二代”,说他临危受命,20岁出头,大兴多元化经营,将父亲留下的传统产业,摇身一变,成为闪耀着年轻人锐意进取,大胆开拓的新海鑫。

当然,除了不断地并购、投资、在企业内部搞大改革,李兆会在风光之时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他与娱乐圈知名女演员车晓的恋情。

车晓是著名演员王丽云与车晓彤的爱女,她与李兆会的机缘巧合源于娱乐圈一哥成龙的介绍。

车晓人美气质好,容貌放在娱乐圈也数一数二,李兆会很是欣赏这位知性美女的风采,听闻成龙与这位美女私交甚好,就托成龙介绍二人认识。

就这样,车晓与李兆会在一次饭局上相识了。李兆会离开后,成龙询问车晓对这位年轻的首富有何看法,车晓高情商回答:“长相嘛,没看得太清楚,但是感觉很有风度。”

一来二去,两个人很快就建立了恋爱关系,尽管外界对于两人走到一起的原因众说纷纭,比如无非是一个图钱,一个图色。

但是只要两人有意,别人的言论又算什么呢?于是经过短暂的相恋后,两人决定走进婚姻的殿堂。

年轻首富与美艳明星的婚礼,规模声势当然不可小觑。李兆会专门从北京请来了最专业的婚庆公司,将小县城装扮得无比热闹,张灯结彩,程度堪比过年;豪车、宾客云集,公司中将近900人都来见证了这位年轻老板的婚礼,并且每个人都获得了500元的红包。

据传,这场婚礼前前后后花费将近5000万。

这样豪华的婚礼,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离婚的结局,李兆会与车晓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不到两年就结束了。

离婚后,“车晓索要3亿元离婚费”的传闻频频传出,事实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样的消息却让当初婚宴上风光无限的李兆会略显狼狈。

因为离婚后的李兆会,在事业上明显走起了下坡路,同时他一系列的负面信息也随之流出,套现山西证券四千万,涉嫌违规接受调查,紧接着造假、失信等一系列问题也被曝出。

自此,这位曾经的首富,再也没了往日的风光,口碑也急转直下。

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富豪,究竟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呢?仔细梳理李兆会接手海鑫的一系列举措,就能窥见一二了。

从被迫成为当家人起,这位年轻人在22岁后的人生里也注定比同龄人要经历得多,在夺权中步步为营,在并购中大刀阔斧,在结婚时风光无限,这些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李兆会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全都经历了一遍。

如果把人生比作爬山,那么这样的李兆会显然已经登顶,但爬得越快跌倒的速度也越快。

很快李兆会的跌倒就来了,就在李兆会与车晓离婚的2012年那一年里,海鑫集团一口气裁掉了公司1000多名员工,而他最信赖的小叔也在此刻提出离职。

苦苦支撑的海鑫集团,终于在2014年3月19日被迫全面停产,从这个时候开始,伴随着富豪李兆会的,不再是一掷千金的新闻,而是他终日与法院、债务相关的消息。

到了2015年9月,海鑫集团彻底退出市场,卖身给了建龙钢铁集团。自此,一代神话从此落幕,曾经的百亿企业就这样被李兆会“败光”了。

海鑫集团的故事完结了,但李兆会的故事还在继续。

2017年,李兆会因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限制其出境;2018年,李兆会本人陷入总计2.16亿元的追偿权纠纷案,被列为失信人;2020年,海鑫集团五家公司价值22.2亿的843笔应收款项拍卖,在经过四度流拍,依然无人问津……

从2003年接手海鑫集团,再到2018年海鑫四分五裂股份被不断收购,再到去年的抵债资产无人问津,李兆会本人也从最年轻的富二代,一夜之间变成人们口中的“老赖”,甚至不得不变卖私人飞机还债,千差万别的人生际遇,很难不让人唏嘘。

一时之间,靠着大胆动作赢来的口碑,随着海鑫集团的不断瓦解,加之他自己本人负面消息缠身的状况,李兆会似乎又成为了富不过三代的败家子的代名词。

不过十年的时间,将父亲留下的125亿资产全部“败光”,李兆会究竟做错了什么?

首先,是他任人唯亲的错误管理方式,家族式的企业经营模式早就已经不适应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父亲李海仓在世时,一手建立起来的高效管理团队,随着李兆会的“夺权”土崩瓦解。

不仅如此,李兆会接手海鑫钢铁集团时,正是我国钢铁集团发展的黄金阶段,忙于公司内斗的李兆会醉心于夺权,使得海鑫错过了发展的最佳阶段。

其次,李兆会作为年轻的企业家,雄心壮志的他看到了钢铁行业发展的有限性,大搞投资本没错,错就错在他重视资本的同时,忽视了实业的重要性,将家族资产转移全部搞投资,本就是风险极大的选择。

最后,英雄的成败,离不开时势。海鑫的没落是整个钢铁行业在时代发展洪流中疲态渐露的缩影,李兆会是人们口中的“败家子”不假,但这几分败局还真的是有几分不是他个人能够造成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生际遇总是免不了起承转合。身处时代洪流的我们,身不由己却也更应该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波澜壮阔的人生带来多一分的笃定。

举报/反馈

时小慢慢

41.2万获赞 3.8万粉丝
专注讲解人物不为人知的故事。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