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服,亦称元服、头衣,是古人头部的装饰物件。头部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部位,在古代头部装饰不仅有着保暖和装饰的作用,更是别等威、显贵贱的重要标志,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中国古代男女都是蓄长发的,男子又要经常抛头露面,所以头部装饰不仅对于女子很有必要,它更是男子的“头等大事”。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着严格的冠服制度,对男子的首服都做出了符合时代需求的规定。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古代男子的首服。

1.冕

冕是级别最高的首服,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冠式,与冕服、赤舄、佩绶、玉圭等搭配穿戴,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参加祭祀典礼活动时的标配。

相传冕制起源于黄帝,周代以后,冕冠的基本样式一直被后代所沿用,唐代有过改制,清朝主导剃发易服后,冕冠也随之消失。

冕冠

2.弁(biàn)

弁在周代仅次于冕的一种比较尊贵的冠,为祭祀时士和乐人所戴,同时也是士行冠礼和举行婚礼所用的礼冠。

以赤黑色布做的叫爵弁,是文冠;以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爵弁自宋后已经不再使用,皮弁一直沿用到明朝。

皮弁

3.冠

冠是先秦时期成年贵族男子最重要的一种头饰,主要用来束发,也是贵族身份的一种标志,当冠而不冠者即为“非礼”。

汉代以后,冠成为区分等级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先后出现过多种不同形制的冠,如冕冠、长冠、委貌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鹖()冠、建华冠、方山冠、术士冠、 笼冠、梁冠等等,主要用于各种正式庄重的场合,配相应的礼服或公服穿戴。

部分冠的形制

官员在平时居家时可以戴一种小冠,多为皮制,形如手状,正束在发髻上。此种小冠在朝礼宾客时可被普遍戴用,文官、学士也经常戴用。我们在影视作品里见到过很多男子戴这种小冠。

小冠

4.帻(zé)

帻是古代普通男子戴的头巾。先秦时期男子成年后,有身份的士(古代文化人)加冠,没有身份的庶人就只能裹巾。秦汉时期庶人所戴帻多为黑色或青色,所以秦代称老百姓为黔首,汉代称奴仆为苍头。

由于帻有压发作用,所以身份高贵的人也可以戴帻,不过还需要在帻上加冠。魏晋时期许多士大夫不拘礼法纷纷戴巾,如诸葛亮所创的纶巾(又称诸葛巾)就曾非常流行,后来干脆被视作儒将的专门装束。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词句。

唐宋以后文人士大夫普遍戴巾,如宋代文人平时喜爱戴造型高而方正的巾帽,身穿宽博的衣衫,以为高雅,宋人称为“高装巾子”,并且常以著名的文人名字命名,如“东坡巾”,“程子巾”等。

历史上巾帻有很多种,如诸葛巾、幅巾、网巾、方山巾、折角巾、东坡巾、仙桃巾等。

部分巾帻形制

5.幞(fú)头

幞头是由巾兑变而来。汉代男子为了方便劳作,用一块巾布从后脑向前把发髻捆住,在前额打结,使巾布两角翘在前额作自然的装饰,称为络头、帕头、陌头或帩头。汉乐府诗《陌上桑》有“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之句。

北周时将两角置于脑后打结,并以青黑色的纱罗为材料,故称“乌纱”(乌纱帽即由此而来)。

幞头因脱戴方便、富有变化、华贵活泼而深受社会各阶层欢迎,很快成为百官士庶的常服。唐代以后幞头造型不断变化,有软脚、翘脚、直脚、交脚、朝天、顺风幞头,甚至还出现了两个角可以随时装卸的展角幞头。

各种幞头

关于展脚幞头,还有个很有趣的传说。据说它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发明的。赵匡胤是武将出身,手下有一帮出生入死的兄弟。等到赵匡胤做了皇帝,兄弟们也个个加官晋爵。不过,这些平时随便惯了的兄弟们,没能从过去的角色中迅速转换过来,上朝时没规矩,经常交头接耳。赵匡胤很不爽,却又碍于情面,不好发作。于是,他设计出这种新型官帽,在乌纱帽的后面加了一对又硬又平的长翅,每边都伸出去半米。在大臣们看来,这帽子简直就是个怪物,稍微一动就晃晃悠悠,既不好看又不方便。戴上它,别说交头接耳,就是想挨近点,都有被啪啪打脸的风险。从此,朝堂上再也没有不守规矩的现象了。

展脚幞头

6.帽

帽也是古代一种重要的头衣,在冠冕出现之前就有了。冠服制度形成后,官吏在非正式场合,如居家或闲处时可以戴用,庶人与无爵位者也常戴用,其形制不拘一格。

7.清代首服

清代男子首服分为两种,一是凉帽,二是暖帽,顶戴和花翎则是清代官帽上的重要装饰。

顶戴花翎也是区别官阶高低的重要标志。所谓顶戴,是指官帽上的顶珠,官员品级不同,顶珠所用宝石的质地和颜色也不同。在顶珠下有翎管,质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 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

我们在影视作品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皇帝要罢免某个官员,就下令摘去他的顶戴花翎。摘去顶戴花翎,就意味着他丢掉了官职,沦为平头百姓了。

举报/反馈

史普

1523获赞 525粉丝
文海拾贝,史苑杂谈,知识分享。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