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草,是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是隶书演进到草书阶段相应派生出来的一种书体。章草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东晋卫铄《笔阵图》一文,所谓“飘扬洒落如章草”。
陆机 《平复帖》
从草书发展史讲,章草大体上形成于西汉宣、元之间,兴盛于东汉、三国及西晋。当时,它既是一种小学“识字”,也是一种章草标准字体。到了东晋以后,新体草书,以及行书、楷书走向全面成熟,隶书及章草也随之而被取代了。当时为区分新旧草书,人们将新体称为“今草”,鉴于旧体草书法度严谨,有章可循,就称之为“章草”。
张芝《秋凉平善帖》
章草之美
形扁字独,波磔突出的隶之美
隶书是由篆书蜕变而来,而章草则是由隶书蜕变而来,章草即隶书的草写。隶变是以“简省笔划、划圆为方、划转为折”为其特征的。在隶变过程中,形体由长而方,又由方而略扁。章草继承了隶书的形体扁平、字字独立的特点。同时,在笔画上章草又强化了波磔,突出了隶书最显着的特点“蚕头雁尾”。
所谓波磔,实际上就是指后来楷书中的撇和捺。在永字八法中,“捺”也称作“磔”。之所以称为磔,是说其书写要有“一波三折”之势,运笔要铺毫缓进,出锋处收紧且要沉着含蓄。“波”,是指其左行笔画,要势如曲波,八法中称“撇”。波磔之美,体现在其左右开张,笔势飞动,犹如鸟之双翼,姿态优美,是隶书美重要的表现形式。
所谓蚕头雁尾,是对隶书主笔(带捺脚的横画)最形象化的比喻。起笔时,入笔藏锋逆转,造成一种蚕头之形,腰部稍细;收笔时,顿笔下按,向右上方翘起,形如雁尾。其笔画上平下曲,最具有隶书的特征,也是写好隶书的关键一笔。
王羲之《豹奴帖》
旁融博采,形端体俊的楷之美
汉隶在“草化”过程中,也渐启“楷化”之路。前者扬弃汉隶之规矩,志在追求书写速度;后者则紧挽汉隶之特点,进一步追求形体端庄的严整之美。其间在”双化”过程中,草楷相交相融,又产生了行书。
楷化也就是将张扬的隶之波磔削减逐步变为楷之撇捺,并有了侧(点)、啄(短撇)、趯(直钩)等楷书笔画,同时隶书“似八字势”(汉隶“八分”之称缘于此)的字型得以改观,结体上也更趋端严方整俊美。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楷书已开始定型,钟繇即为其奠基者。后王羲之进一步发展,日趋成熟。
皇象《急就章》
古朴庄穆,静中寓动的意象之美
章草以汉隶为根基,突出隶之波磔,上追篆之圆转,旁借楷之法式,开创草之流便,这样它就以崭新的面目展现于世人。它兼收并蓄,将波磔美,曲线美,端庄美,流动美,融会贯通为一体,形成了章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
章草艺术的魅力体现在矛盾的和谐统一之中。隶书之波磔,笔画左右开张,有飞动之势;篆书之弧环,线条圆柔挺劲,有内裹之姿;草之连属,笔势流动缭绕,有连绵之意;楷之法式,结构方正端秀,有整肃之规。章草之美正是在这种“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局面下体现出来的。
在章草中,简约的笔画为其在字内的流动拓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它追古开今,纳隶涵篆,方圆兼用,草化楷写;它笔画虽有牵连,但使转自有法度,在笔画连属运行中,横、捺、点间作波磔,重按缓出,时时调节着笔墨的节奏速度;它字字独立,如星如珠,行笔疾速中蕴含迟涩,时断时续,时快时慢,气息连绵不断。整个篇章自有一种古朴庄穆、沉着痛快、纵横自然之象,如同一曲美妙的古典音乐萦绕于耳边。在灿如星河的书法历史长廊中,章草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众书家。
索靖《出师颂》
章草经典之作,为西汉黄门令史游书写的《急就章》,是西汉元帝时命令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流传至今最早的《急就章》写本传为皇象书,虽屡经传摹而失其初貌,然其”规模简古,气象沉远”,”波磔之间梗概尚存”,仍见史游旧法。而史游所书《急就章》真迹却于世无存。
现将皇象《急就章》部分分享于此,供大家欣赏:
举报/反馈

齐鲁壹点

4152万获赞 221.2万粉丝
初心不忘,一纸风行齐鲁;智趋未来,用心连接用户
齐鲁晚报旗下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