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东京奥运会已经赛程过半,在为奥运健儿加油助威的同时不难发现,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已经悄然潜入我们的生活,也为本届奥运营造了满满的“未来感”。在机器人文化浓厚的日本,甚至奥运吉祥物也被设计成了机器人的形象。我们整理了一些在本次东京奥运会上亮相的前沿科技,一起动手揭开人工智能“黑科技”的神秘面纱吧!
东京是地球上人口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本次奥运期间无人驾驶汽车的施行,无疑是一大创举。如具有L4自动驾驶级别的e-Palette无人驾驶小巴,作为奥运村内的循环巴士,负责接送奥运会相关人员;同样具备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丰田Concept-i,是奥运圣火传递的列队车和马拉松比赛的先导车。
得益于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模型领域的最新研究,由驱动的无人驾驶汽车主要聚焦于如何利用LiDAR、视频对象跟踪和传感器数据支持计算机视觉。这些技术能帮助汽车在从A点驶向B点的过程中拥有“视觉”和“思考”的能力。
本次奥运会首次使用了人工智能面部识别系统,主要用于识别包括运动员、志愿者、媒体、工作人员等众多奥运会现场参与者。可以做到即使有多个人快速通过,也能顺利地自动完成照片比对和认证。由于疫情、夏季气温等客观因素,以人脸识别技术加快身份验证和进场速度,就显得更加重要。
人脸识别系统是通过测量人脸上各个关键点之间的距离,生成专属于个人的独特代码。机器并没有办法分辨人脸,但数据可以让机器做到。人工智能需要大量标记的人脸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并不断优化得到一个偏见更小、更可靠的人脸识别系统。数据标注中的人脸关键点标注就是为人脸识别AI贡献训练数据的方式,而这也属于图像标注的范畴。
据悉,松下公司开发了一个具备语音翻译功能的小型终端设备,翻译语言可达10余种。在翻译机的演示中有这样有趣的一幕:一名外国男子在体育场弄丢钱包之后,搭载面部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发现了该男子,志愿者通过使用挂在脖子上的项坠式多语种语音翻译机与该男子进行了对话,最终成功帮助他找到了钱包。
语言是沟通的基础,也是构建AI的关键要素。无论是聊天机器人还是虚拟助手,我们都能通过与某种形式的AI沟通来达成目的。自然语言处理(简称NLP)是AI的一个重要领域,目的是教会机器如何理解和解释人类语言。NLP是文本标注、语音识别等众多AI应用的基础,让模型可以理解人类并作出恰当的回应,这在许多行业中都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