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个教育培训行业的至暗时刻真的来了!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

针对性极强!改革力度极大!

“双减”意见具体说了什么?哪些和学生家长息息相关?

“双减”虽然名为减负,但其实是一整套关于中小学教育短视化、功利化、资本化的解决方案。原文很长,共有30条具体的细则,研读之后,整理了以下几项和我们孩子息息相关的内容,家长必读:

1.学科类培训机构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以及寒暑假进行补课——仅凭此项就断绝了校外培训机构80%-90%的营业基础;

2.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已上市的公司禁止从事学科类培训——从市场上叫停教育资本化,此条一出,“好未来”、“新东方”等传统教培企业面临转型;

3.各地都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校外机构,已审批机构转为非盈利性机构——堵死大门,不得新增;

4.禁止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不良工具或方法,全面排查线上培训机构——从严审批作业帮、小猿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违背教学规律的不良方法。

5.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缓解教育“内卷”的低龄化趋势,学龄前孩子该怎么培养,家长们要重新考虑。

6.教育培训企业不得在媒体或学校内变相打广告——封堵路径,减少传播、贩卖升学焦虑,缓解家长们的焦虑情绪;

7.禁止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严禁聘请境外外籍人士——打击教育的阶级分化,留学、游学等风口进一步收窄;

以上七条内容都是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乱象所做出的“重拳出击”,可以说,这个政策一旦落实,整个学科类培训机构将彻底凉凉。

一方面是整顿校外培训市场的无序发展,另一方面《”双减“意见》也对孩子在校园内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具体要求,让孩子的学习回归校园

8.确保小学1-2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3-6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这条基本沿袭了最近几年对中小学生作业减负的要求;

9.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仅减负学生,还要减负我们家长,把孩子的作业问题交给学校和老师承担;

10.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联系前段时间北京等地出台的“暑假托管服务”政策,以后孩子课后的大部分时间将由学校组织安排,解决那些“带娃难”家长的燃眉之急;11.课后服务时间教师不得授新课,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意在监督教师利用个人资源赚取利润,确保学校对每个学生的教育公平。

“灭校外培训虚火,还教育生态清风”

通读《“双减”政策全文》,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从“严”管理的教育改革动向,让如今苦于教育“内卷”久已的家庭,看到了破解养娃焦虑的曙光。

在此之前的很多年,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寒暑假,我们的孩子不是在补课,就是在去补课的路上。

这种现象产生的背后,是良莠不齐的校外培训机构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们一方面贩卖教育焦虑,蚕食本该属于孩子的童年时光,让“鸡娃教育”“教育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另一方面又不断的抬高补课培训的平均价格,让普通家庭掏空腰包,“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屡见不鲜。

孩子和家长被裹挟在如此教育环境中,被补课透支了身体,丧失了成长的动能。更重要的是,教育再这么搞下去,只想着资本逐利,已经严重偏离了教育公平的初衷。一度传导到生育和养育的环节,对人口均衡发展的国家大计产生负面影响!

在这张中国总和生育率趋势统计图中,我国的新婚人口生育率已低于美国,并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我们常说,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强国,从来不是以分数强来强国,而是包括了思想品德、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等各种素质在内的全面发展。

因此,中小学教育正需要一针强心剂,给烈火烹油的教培市场降温冷却,让冠以“义务”二字的教育回归本真。灭了校外培训的“虚火”,下一步就是还教育生态以清风。

我们看到《”双减“意见》中已经明显把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作为明确方向。以前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各个学校减负,但孩子不仅没轻松,还产生了”校内减负,校外加负“的畸形现象。

这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义务教育的“三点半”效应,尤其是小学孩子放学那么早,家长要么身处“接孩子和正常上班”的两难境地,要么陷入“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习”的囚徒困境恐惧,于是最后只能便宜了各种“托管班”、“辅导班”。

平心而论,在学校里开展课后服务,实在是一记良策,因为学生能有老师教,而且是国家认可的公校老师,这样家长就能够不再担心“孩子没地方去”,不再为“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习”发愁。

“双减”只是开始,未来养娃还有这些大趋势

在微博评论下,我看到了很多家长纷纷担忧教育行业的“游戏规则”要变了,对未来孩子的发展教育甚是迷茫。

我们习惯从个人经验去看待教育,不如从国家政策导向去理解教育的改革方向,其实教育的政策导向,无非有三个出发点:

1.减少普通家庭的教育负担(短期目标)

2.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中期目标)3.实现更公平的教育资源(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这里按下不表。中期目标方面,每个国家推动教育事业的一大宗旨就是要培养适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国家要想跳出“中等国家收入陷阱”,就必须在高端制造业上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军工、半导体、人工智能、5G等行业。

而这些高端制造业不仅需要有研发能力的技术人员,更需要大量经过培训的技工。负责培养技工的就是中职高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界对职业学校都是偏废的,家长们的潜意识里也是认为——孩子将来一定要读大学才有好出路,读中职高职肯定不行。

然而事实却是,现在读了大学也不一定有好工作,大概率要参与到社会的“内卷”大军中。

在这份“部分双一流学校近四年本科生就业率”统计表中,大部分学校的本科生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985、211的学校如此,普通院校形式更为严峻。

好在,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近两年高校的一系列裁撤、合并、专业淘汰优化等改革都在向以培养专业化技术性人才为导向,在这次《“双减”政策》红头文件中,对教培市场一通“无差别”打击,但唯独没有提及职业教育培训

可见,未来会有跟多的教育政策向中职、高职院校倾斜。最近许多教育界人士都在预测,中国未来的教育升学体系将学习”德国模式”,所谓德国模式,就是变选拔为分流,消除职校与文化学校的就业差距,给学生充分的选择余地,杜绝“一考定终身”的现象。

(德国教育的分流模式)

毕竟,只要中高考的竞争还是这么激烈,升学压力就难以缓解。关于德国教育的模式,小杨老师之前写过一篇《新东方被捅刀:校外辅导班彻底黄了?孩子还要上培训班吗?》,里面有专门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参考。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公平。近些年,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办了很多天价幼儿园、贵族中学、民办幼儿园······这些民办教育虽然收费高昂,一年下来学费远高于公办学校,但依然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一些中产阶层的家庭对此趋之若鹜。

原因何在,这些民办教育提供了比公校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如师资、课程、素质教育、课后服务等,家长们钱花下去,换来的是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本质上是教育的不公平!

在《“双减”意见》中,我留意到一条:

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这项政策的目的不言而喻,只有让普通家庭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免费的高质量资源,才能使教育走向真正的公平!

至此,我不由得联想到自己上学的那个年代,曾经孩子的教育并不依赖补课,只要掌握好学习方法,备几本优质的教辅图书,自己加以练习,也能够考出好成绩。这次的双减如果实施,很可能孩子的成绩提优要回归原来的这种方法。

少花钱给孩子上课,多花点钱给孩子买书看,对孩子的教育启蒙效果,一定不比读这个班或那个班差!

教育的改革不在一朝一夕,但方向和态度我们必须时刻清醒。

把握新时代的脉搏,助力孩子的全面发展。谨以此文,与诸位家长共勉!

举报/反馈

人文札记

1万获赞 871粉丝
行在路上,心向自由。
情感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