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南北朝中,北朝的英雄因为有统一天下的理想,但是大多功未成身已死,这种英雄就是刑天英雄的本色。但是南朝英雄也有一统天下志向但是拼尽全力无法功成的人,他们中的翘楚,就有白袍陈庆之。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自幼跟随梁武帝萧衍,是萧衍信任的文臣。在南北朝时代还没有文武分家,一直有出将入相的传统。于是文臣陈庆之在跟随萧衍征服天下的时候升任武职,成为萧衍麾下一员大将,掌控一支有实力有战力的军队。
北魏自从魏孝文帝拓跋宏南下入主洛阳后便开始全面汉化,因此背离了北魏开国的骑马射猎与农桑并重的政策,开始偏向农桑,因而成为原来汉魏时期的世家大族。因此原本在北方的军镇鲜卑旧族感受到自己被朝廷放弃,心生不满。而此时北魏并没有因为迁都而改变自己北方有敌人的事实,北方柔然大军时不时骚扰北魏边境。这些北方军士一方面保家卫国以生命奉献国家,一方面待遇与日剧下甚至军饷都难以收到,因而群起叛乱。
此时,兴起于鲜卑旧族的尔朱荣带领军队平定这些北方军士。此时北魏北方还有流民叛乱,尔朱荣以平定流民叛乱为饵,将北方军士全部吸纳于自己军队中。尔朱荣趁机平叛流民,并且将流民吸纳军中,成为北方最大势力。
南朝南梁皇帝萧衍是开国皇帝,毕竟还有一些雄心,虽然国内政治腐败,信佛导致风气偏软,国力偏弱,但萧衍还是借助北魏内乱时,加封从北魏投降过来的北魏皇室北海王元颢为魏王,命令东宫直阁将军陈庆之护送元颢北还。萧衍打的主意是:元颢是北魏宗室,也是南梁封的王爵。这样一旦元颢成为北魏正统,就是南梁平定天下的管辖魏王管辖地区,南梁就有机会恢复天下。
可是南梁势力太弱了,陈庆之带领了几百人护送元颢,一路上招募兵勇才不过七千人。此时北魏面临着南北作战的困境,北面是尔朱荣在平叛,南面是陈庆之在北伐。北魏朝廷一致认为,先北后南,于是对于陈庆之不管不顾。
所以谁都没想到陈庆之爆发的恐怖战斗力。虽然陈庆之是文臣出身,不能射箭,不能挥舞兵器,但是他命令他的将士全部身穿白袍,成为战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陈庆之对于兵士极好,所以兵士对于他极为信任。陈庆之一路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快军队直达虎牢关,兵锋直指洛阳。
一时间天下震动,北魏皇帝元子攸仓皇北逃,陈庆之趁机收拢魏兵成为本队军士。此时元颢已经称帝,是北魏境内又一个皇帝,很多官兵纷纷投降陈庆之。陈庆之带领的军队除了本家七千精锐之外,还有十余万北魏军士,一起攻向洛阳。此时陈庆之的军队兵锋极盛,在护送元颢在洛阳登基之后,将攻打洛阳的军队纷纷击败。洛阳城内童谣传唱: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世人无不敬畏陈庆之的兵威。
此时的陈庆之,身份却有些微妙。陈庆之是南梁萧衍麾下大将,属于南梁系统。可是此时陈庆之护送的元颢的势力也已经崛起,兵力数十万,比陈庆之麾下七千梁兵有碾压态势。而且因为元颢称帝,官职比陈庆之高,陈庆之很多时候优秀的建议得不到元颢的重视。
而此时,已经平定北方的尔朱荣所代表的另一支北魏军队已经集结整顿兵力六十万,意欲南下。元颢没有通知陈庆之,派兵对抗尔朱荣前锋部队,大败而归。自此,元颢不再关心战事,整日在宫殿内饮酒作乐,一时间洛阳的风气极为萎靡。
陈庆之知道这样不行,派人向萧衍求助。萧衍也知道此时北面战事危急,急忙准备接应陈庆之。奈何南朝国力衰微,风气弥软,在南梁军力集结的时候,北方战事已开。
尔朱荣大军已经到了洛阳城北面,隔黄河对峙元颢的军队。陈庆之率领七千白袍军苦战三天,多次击败北魏军队,无奈兵力衰微,不得已退兵。而在陈庆之抵抗尔朱荣的时候,元颢竟然想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和陈庆之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尔朱荣见奈何不了陈庆之,便发兵乘木筏渡过黄河,偷袭元颢。元灏大败,元颢所能依仗的手下十余万军队作鸟兽散,被北魏军队一举攻克洛阳。陈庆之无奈退兵,元颢本人逃跑中被抓。
陈庆之知道此次作战已经面对北魏主力,在没有援军的时候,不能硬拼。但是奈何孤军深入太久,战线太长,陈庆之未能将白袍军带回南朝。只有陈庆之本人化妆成僧人,逃回南朝,被萧衍大加封赏。
陈庆之回到南梁之后,一直身穿北方的衣服,有人问他为何,他回答道:“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陈庆之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身边没有其他势力,他一直是梁武帝萧衍的势力。萧衍又是一个长寿的皇帝,所以陈庆之死于萧衍任内,萧衍追认陈庆之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谥号“武”。
陈庆之若是仅仅北伐,他是没有资格认作“刑天英雄”的。北伐在中国古代是很难实现的,大多数人都无疾而终。在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也主张北伐,但是没什么作用,所以当时北伐人员不能称作刑天英雄。
但是陈庆之不一样,他能称作刑天英雄,主要原因是文化认同。虽然中国今天也有地域歧视的现象,但是根本上还是一个中国,文化是统一的。但是在南北朝,随着衣冠南渡,南朝对北朝一直是文化歧视,到了北魏武帝时期依然如此,北魏皇帝拓跋焘自称戎狄,真是可笑。国家是一个国家,文化是一个文化,地域间有差异,但是求同存异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特点。南朝陈庆之能认清这一点,十分可贵。
刑天英雄,出身草莽,心怀天下,纵使身死,但依然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种精神传唱世间。陈庆之虽然勇猛,但是这不是他能够纳入“刑天英雄”原因,他是刑天英雄的主要原因是他希望南北一统,天下安定。陈庆之出身寒门,但是心怀天下,希望能够以自己的努力平定天下。
陈庆之的壮志未酬归罪于两个原因,一是对于南梁政府的忠诚,一是对于元颢政府的忠诚。但是天无二主,有两个皇帝,就会有政令无法服从的情况。陈庆之做到了对两个政权的忠诚,奈何七千白袍军战死沙场,成为夜空繁星下的一颗,殊为可惜。
经验要吸纳,功绩要传唱。总之,陈庆之是古代刑天英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