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7月31日)的全球开源技术峰会(以下简称“GOTC”)深圳站中,华为公司战略与产业发展副总裁肖然指出,目前全球化已进入4.0时代,华为认为开放和合作可能是更好地面对全球化4.0的唯一出路。
据肖然描述,全球化1.0的贸易内容是矿产等大宗商品,关键驱动技术是蒸汽船、铁路、电报等。全球化4.0时代的贸易内容则是数字化的服务、内容,关键驱动技术是数字技术,如5G、云、IoT、AI、自动驾驶等。肖然认为,开源是一个面向新的时代非常有效的手段。
腾讯开源联盟主席兼TARS基金会董事会主席单致豪表示,目前,华为、百度和阿里都有开源项目,腾讯也是十多家国际开源基金会成员。
浪潮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晖说:“开源,我认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最后是需要文化的重塑和支撑。但时不我待,国家有这样的机会。”
7月31日,GOTC深圳站中,肖然指出,全球化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790年到1870年,主题是全球化资源利用,贸易内容主要是矿产等大宗商品,关键成功因素是技术、自然资源和海上航线控制权,而关键驱动技术则是蒸汽船、铁路、电报。
第二个阶段是1945年开启的,主题是全球化产品销售,贸易内容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关键成功要素除了技术之外还有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关键驱动技术是电话、航空、汽车、电子。
第三个阶段始于1990年,主题是全球化生产分工,贸易内容主要是零部件、半成品,关键成功要素是技术和全球标准,关键驱动技术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
第四个阶段就是现在,主题是全球化数字服务,它的贸易内容主要是数字化的服务、内容,关键成功要素是技术、网络和数据主权,关键驱动技术是数字技术,包括5G、云、IoT、AI、自动驾驶、AR、VR、量子计算等。
肖然指出,由于全球化4.0时代贸易内容和技术的根本变化,也会导致更多不确定性,包括很多逆全球化的声音和一些行为,这几年都越来越突出。在这个趋势下,到底是封闭还是合作,现在有不同的观点。“从华为来看,我们认为开放和合作可能是更好地面对全球化4.0的唯一出路。”肖然说。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安宇飞 摄
为什么华为会选择“开放和合作”?肖然表示,华为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是受益于全球化的,不论是全球的市场还是全球的供应链整合,都使华为充分受益于这样一个过程。因此,华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秉持的是共建、共享、共赢的机制。
那要如何进行“开放和合作”呢?肖然指出,开源是面向新时代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开源,指源代码公开,是一种软件发布模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这种模式已成主流。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大健表示,只要超过一千行代码的软件,99%都使用了开源的组件,离开开源,整个软件世界就寸步难行。
肖然表示,华为是比较早参与到国际开源活动中的中国公司,2000年就开始使用开源,那时更多是拿来主义。到了2008年华为发现,需要更多地贡献,才能更好地使用开源。2008年华为成立了开源能力中心,也建立了可信开源管理流程,同时开始鼓励大家积极回馈上游。2010年,华为加入了Linux基金会和Apache软件基金会,2012年加入了OpenStack基金会,2014年开源正式变为华为战略的一部分。
据了解,此前华为已经把鸿蒙系统最核心的基础架构的部分全部捐赠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除华为外,也有许多国内公司及时布局开源领域。单致豪表示,华为是第一批迈入国际开源组织的,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很好。百度有很多在基金会里面的开源项目,阿里目前也有很多人力投入,有它的开源项目。腾讯一直在迈入国际化开源的浪潮中,是十多家国际开源基金会的成员,也是国内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创始成员。
张晖表示,开源是一种必然的行为,现在在新兴领域内,开源已经成为构建生态的默认选择。
不过张晖也指出,即使是默认选择,要走起来也是非常大的挑战。张晖说:“我个人始终认为开源是一个情怀的事情,是一个贵族才干的事情,而三代才培养一个贵族,我们现在培养到了富二代,还没有到富三代。但是我们真的等到培养了三代的贵族才发展开源吗?可能这个时间又不给我们。”
张晖认为,总体来说开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最后需要文化的重塑和支撑,但时不我待,国家有这种机会。“我认为我们面临着一个伟大的时代,也希望能够借助开源做出伟大的事业来。”张晖说。
每日经济新闻